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9(2 / 2)

加入书签

邴原大怒正欲出言,杨修接话道:“大将军佳作,我等尚未得见,无需争执,若不及破阵子,二公岂非冤枉”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

少时,书吏至,分发拓本毕,拱手告退。

众人忙不迭举书观之,一时间竟鸦雀无声。

忽邴原大呼道:“此文字字珠玑,且蕴含至理,足矣录入经史大将军真乃旷世之才也原不如多矣”

众人惊醒,闻其言,皆深然之。

杨修诵读数遍,虽自愧不如,但仍觉难以置信,遂出言道:“诸公,大将军辞赋绝世,毋庸置疑,但其前后两篇之辞风为何截然不同未免不合常理。我等何不求见大将军,当面问之一则解惑,再则求教。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闻说,亦觉怪异,遂从之。

比及马超闻报,众人已齐聚大将军府。马超无奈,只得往见。

杨修自然当先发问。

马超大怒张口便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诸公何相疑也”

众人闻说一静,继而疑心尽去,交口称赞。邴原郑重施礼道:“大将军出口便成文章原拜服”

杨修满面羞惭,拱手道:“修并非有意冒犯,请大将军恕罪”

马超示意无妨,谓之道:“德祖聪慧绝伦,世间罕有,但须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日后切记不可过于自显,否则悔之晚矣”

杨修闻言,心下不以为然,拱手称谢后,辞出。

众人见状,亦出言请辞。但仍有十数人愿留居长安,为太学教习。

本章完

本章节首发网,请记住网址o

正文 第91章 度人心马休定亲

自马超所作师说一出,治下学风大盛,百姓皆强令家中子侄就学,唯恐落于人后。本章节首发、爱、有、声、网,请记住网址o孩童中多有极其顽劣好武者,拒不入学,其等之父自然大怒,吊打之。左邻右舍得闻,忙相劝阻,一时间雍凉各地热闹非凡。。。

马超新得管宁、邴原等名士十余人,大喜之余,令李开遣人奔赴各地,往接众人家小。又下令其等皆为博士,秩八百石。众人闻说,尽皆大悦,安心讲学不提。

却说马靖每日勤练不辍,剑技渐长,马秋羡慕不已,数次央求欲学,马靖均以年幼为由喝退。

这一日,马超正于校场指导马靖练剑,忽亲军报说三公子求见。

马超闻报讶然,遂招手唤来,问之道:“秋儿何事来见为父”

马秋郑重施礼,叩首道:“父亲,孩儿亦愿学剑”

马超闻说,大笑不止,言道:“秋儿年幼,气力不足,如何习练”

马秋不服,抗声道:“孩儿自幼力大,父亲岂不知焉”

马超闻言,更是乐不可支,就指左近石锁道:“秋儿试举之。”

马秋也不答话,起身上前,大喝一声,竟高举过顶

马超见之,瞠目结舌,暗道:“这石锁怕不有五十斤上下,马秋才八岁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赋异禀”

马靖亦吃惊不小,遂插剑上前,接过石锁,掂量一番后,惊声道:“父亲秋弟勇力无双,世所罕有”

马秋闻言,大为得意,扬声道:“兄长少见多怪,若小弟拼尽全力,便是两把石锁,亦可抱起”

马超大惊抓取另一石锁叠之,令其试举,嘱咐道:“尽力便可,休得逞强”

但见马秋吸气墩身,双手抱定,怒喝一声,石锁竟离地而起

马超见其面红耳赤,忙喝道:“秋儿放下”

马秋闻之,将石锁稳稳置于地上,喘气道:“敢问父亲,孩儿可能学剑”

马超犹自难以置信,亲自上前掂量,但觉入手沉重,不下百斤心下骇然忖道:“卧槽项羽再世,李元霸前生啊”竟不自觉间,爆出后世粗口。

马靖一把揽过马秋,喜道:“秋弟力大无比,异日何人能敌”

马秋傲然道:“那是自然,鲜卑候三子齐攻,小弟一人可尽败之”

马超闻言愕然,发问道:“步度根竟有三子乎”

马靖见问,答道:“回禀父亲,鲜卑候本有二子一女,入长安后又纳汉妇,再生三子,皆改秦姓,长子现于舅父麾下,因战功卓著,得领曲长之职。次子已入大学,嫡女乃青泥隘赵将军主妇,其余三子年岁与秋弟相仿,故时常玩耍。”

马超闻说,大觉讶异,细思之下,暗惊忖道:“这个步度根很有意思啊大儿子从军,二儿子学文,三个小儿子跟马秋关系好女儿嫁的又是大将好嘛安排的一套一套的,关键你还挑不出什么毛病等我老了,难道还准备上演一出黄袍加身,抢班夺权尼玛要不是今天马靖提起,我还蒙在鼓里照这样看来,刘封、袁氏、公孙兄弟等也得防备着点不然哪一天,突然来一下,我还真不一定受得了”思及此,只觉头痛万分,遂吩咐道:“秋儿勇武,为父甚慰,自今日起,随你大兄先习练剑技,待你存孝叔父返回长安后,为父另做安排。”言毕,即遣人召李开来见,自己转身回府。

杨氏见其行色匆忙,讶然道:“夫君何事在心”

马超见问,强笑道:“方才为夫于校场习武,竟生力不从心之感,许是年岁渐长,故心甚郁郁,娘子宽心便是。”

杨氏见说,接过仆妇手中茶盏,递于马超,柔声道:“如今夫君身居高位,所部战将如云,何须亲自上阵诸般武技不练也罢。倒是听夫君提起年岁渐长,妾身忽忆起一事,不知是否当讲”

马超挥手道:“言之无妨。”

杨氏略作踌躇,面现愧色道:“父亲早亡,夫君只余兄弟三人,二位叔叔及岱弟早已成年,但至今尚未娶妻。若非夫君无意言及年齿,妾身几忘却也”

马超闻言,亦觉惭愧,叹声道:“自古长兄如父,此皆超之过也明日便托叔明办妥此事。”

杨氏闻说,假意嗔道:“叔明公惯会说亲,夫君知人善任,真乃明主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