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0(2 / 2)

加入书签

洛宁已十分了解,在他眼中,将如今的语文课本拆开了,除了基础的识字,极少数的古典诗歌欣赏之外,几乎所有的课文,都是意在教育。

比如说那篇伟大的国王陛下,就是用小故事的形式,严扣主题。

美丽鹰扬这篇课文,文如其名,不必多说。

卢克王砍树这篇课文以年幼的国王陛下小时候拿斧子砍了王宫的樱桃树,然后勇于向老国王承认错误这个故事,生动地教育人们要诚实,虽然洛宁知道王宫里从来就特么没有过樱桃树。

将相和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一个故事,说的是文臣武将从最初的隔阂,到后来冰释前嫌共同为保卫鹰扬而出力的故事,改编的。

宰相吃墨水,讲的是以前的某位名声很好的宰相,小时候读书太专心,把墨水误吃了的故事。嗯,虽然洛宁知道这也是编的。

最让洛宁觉得心思复杂的一篇课文叫做神国,这也是所有课文中,唯一一篇涉及宗教的课文,说来奇怪,本来以宗教在王国中的重要性,洛宁本以为课文里得有小一半是宗教故事,结果后来发现,所有的课文,只要涉及宗教,都会被陛下要求修改删除,到最后,导致所有的课文里只有这一篇幸存。

这篇课文讲的是老国王去世之后进入了神国,受到创世大神的接见,然后写了老国王在神国上往下看,整片大陆一片模糊,只有一只雄鹰振翅欲飞

这篇故事是张迅自己拍脑袋编的,灵感来源于某个流传度非常非常广的“常识”:据说人类宇航员在太空上回望地球,高楼大厦都看不见,共和国的万里长城却清晰可见云云

嗯,这个故事在国内一度流传极广,至于是不是真的他也不知道,反正愿意相信的话也没关系,不信也成。

总之,所有经过张迅审查拍板的课文几乎都有各自的教育意义。

他在制定这些课文的时候,颇为满足了自己的某种特殊心理。

“课文几乎没什么问题了,不过我昨天又有了个灵感,琢磨着再增加一篇课文。”张迅忽然说道。

洛宁眨了眨眼,道:“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正文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民的好宰相

自古君心难测,所以洛宁问出这句话的时候着实有些紧张。

然而接下来张迅的话却让他迷茫了。

“是这样的,准备加一篇课文,就叫人民的好宰相”

“人民的好宰相”洛宁完全跟不上国王陛下的脑回路。

张迅却很兴致盎然地说道:“这篇课文,主要就是通过几个小故事串联的形式,来讲述我们的宰相,也就是李维斯伯爵辛苦工作,为王国勤恳负责的事迹,比如说伯爵平常生活相对于其余大臣便相对简朴,就可以从这点上编个故事出来,还有,再弄一个熬夜工作的小故事,比如说有人偶然发现,在夜里,宰相大人依然在勤苦地点着灯在批改文件,明明才是中年,就累出了白发之类的,或者累晕了,吐血了之类的等等,哦最好还要有个体贴下属这种,类似的小故事。”

洛宁完全搞不懂这是要干啥,他心中揣摩,以他对国王陛下的了解,在塑造正面形象这件事上国王是一贯谨慎的,就算是想要塑造人物,为啥不以国王自己为原型为啥要把这个形象安到宰相李维斯头上,虽然说李维斯工作的确努力认真,朝中上下有目共睹,但是也不至于到了那种夸张的程度,至于简朴,那只是相对于浪费奢侈的贵族而言的,最起码李维斯的生活质量比洛宁这个知名学者好太多了。

所以,他实在搞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然而张迅也没有任何要解释的意思,他只能领命而去。

等洛宁走了,张迅眯着眼嘿嘿直笑。

这篇课文的主要灵感来自于某位伟人,同时也吸取了其余别的经典故事的精髓,其实,要不是宰相身体挺硬朗,他甚至想弄一篇十里长街送宰相的课文出来。

目的么,自然是塑造一个好的官员模范出来。

这里有数层考虑。

比如说正在计划中的建党,未来组建的党派中的人必然要从政当官,这里的官就需要和旧时代的贵族式官员有一个明显的区分,而什么样才是标准的,党需要的官员形象呢,不能凭空让大家想象,必须给一个生动的例子出来,于是他选择了李维斯。

只要将李维斯整个形象塑造好了,就可以为以后的党派出身官员做一个样子了,树立一个标准,同时宰相这个官职也足够高,足够重,分量够足。

另外,这样一个辛勤工作的形象其实是在暗暗地为他需要的新式官员下定义,如果说的清楚明白些,便是“人民公仆。”

嗯,准确来说,应该是“国王公仆”,既然是为官员下定义,自然是不能以国王为原型,他需要让人民知道,一个合格的官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却不会用任何东西来约束国王自己。

另外,这也是在用另外一种形式嘉奖李维斯,这两年宰相可谓忠心耿耿,鹰扬的国运增长,李维斯功不可没,他的官职也足够高了,张迅又不准备再封新的大贵族,所以就想出来这样一个方式来嘉奖李维斯,只要这个形象写入课本,就相当于给了宰相一大块护身符,具体效用相信以李维斯的智慧定能琢磨明白。

安排好这方面的事物,张迅又找人询问了下关于北境护送雷神之锤的队伍的行程,据悉已经进入鹰扬国境。

在外交方面,吴老对他的影响比较大,每次过去探望老爷子,都能得到新的教诲。

正所谓外交无小事,尤其是对于北境这一个颇有实力同时又没有明确立场的王国而言,更要慎重,第一要务是拉拢,假如拉拢不成,最起码也要保持友好邻邦的关系,不要将其推到敌人阵营。

鹰扬军部经常开展战争假设,西境与南境都有与鹰扬开战的可能,这样的情况下,稳住北境王就至关重要,否则一旦对方也参与攻击,介时腹背受敌,才真的要命。

正因为此事重大,所以能看到北境人松口,将雷神之锤送过来,这让他颇为自得,觉得真的是个明智的决定。

放下这件事,又开始书写与东境的信函,女王那边最近信件往来频繁。

上次他十分疑惑为何女王面对粮食问题不想方设法阻拦自己,反而却隐隐有续约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