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5(2 / 2)

加入书签

小童送上一壶半开不开的水,里面的茶叶梗比牙签还长,简直就是柴火棒,除了树枝剩下的全是茶叶末,几乎找到不到一片完整的叶子。

茶汤的颜色跟酱油有一拼,端起这样的茶水看了一眼,陈瑶直皱眉头。

姬杰则不然,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说:“茶虽苦涩,却透着山泉水的甘冽,好茶”

韩非淡淡一笑,道:“刚才殿下说此言差矣,可否详解”

“当然”姬杰放下杯子,侃侃而谈:“韩兄说我杀了韩国三万将士,大韩跟我姬杰势不两立,是吧难道韩兄忘记了,上次三折谷一战,加上之前的几场小仗,死在我手里的韩国人也不少吧可刚过了没几天,你们韩王派去大周的使者又是怎么做的,对我那叫一个毕恭毕敬,高呼着韩国要与大周永世和平。当然,最终韩王还是撕破了脸皮,可这并不影响接下来发生的事,不是吗

世间之事,充满着不确定的因素,用一句最实在的话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利益面前,什么仇人恩人,都他妈的是浮云

大周和韩国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不就是最好的解释吗,韩王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新式武器,不但带来了无数的金银,更带来了两国和平的诚意;当他达到了目的,拿到了威力强大的武器之后,马上又对大周开战

这些事情完全发生在利益的驱使下,你可能会说韩王刚愎自用,又或者说他朝秦暮楚是个没主见的人,可是在利益面前,谁又能保证自己会一直将原则坚持下去

你韩非出身王室,对官场应该有所了解,为了利益,杀父仇人可以变成亲密的合作伙伴,难道你没见过这样的事吗”

姬杰说的很精彩,陈瑶差点儿没忍住,就要为他鼓掌了。

“华夏一家,咱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可现在呢”姬杰继续说:“天下七分,连年征战,死于非命者不计其数。就说你们韩国吧,秦人是你们的仇人,齐国和楚国也曾出兵入侵,占领你们的城池,再往上数,燕国、赵国、魏国都跟韩国打过仗,韩国内部也曾经历过政变,发生过自己人杀自己的人事,这么说来,难道全天下都是你们的仇人吗

亏你韩非也是饱读之士,不会连这点儿道理都不明白吧

韩国的仇人不是哪一个国家,而是天下四分五裂造成的,各方诸侯各凭自己的喜好管理国家,军、政、令混乱不堪,诸侯们的能力又良莠不齐,致使坐下群臣多阿谀之辈、少贤能良士,贪官污吏横行,这天下能不乱吗,百姓能安居乐业吗”

一番话,让韩非茅塞顿开,一直以来他都想不明白,自己满腹经纶可为什么得不到大王的重用呢,自己满心报复却没有机会一展才能为什么那些昏庸之辈在朝中一个个春风得意,自己却寸步难行。

现在他明白了,两个字利益,如果他在朝中站住了脚跟,那就一定会触犯到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会纷纷向韩王进谗。

“韩非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啊”韩非叹口气,猛然间抬起头,语气流利的问道:“还请昭文君赐教,难道我真的没有出头之日吗”

姬杰摆摆手,说道:“你需要的是一片洁净的空间,来一展所长话又说回来了,这不正是你法家宣扬的主题思想吗,在法的面前,任何人都一样,你要创造的也正是这样一个环境”

真正让韩非折服的,是姬杰接下来的一句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法才是法,只有一视同仁,才会受到所有人的拥护”

接下来,两人谈了秦国商鞅变法一事,在世人看来,商鞅变法是很成功的,在姬杰看来,仍不能算作一次彻底的变法。

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时的秦太子赢驷杀了人,只是判了个流放,外加处置了他的老师,连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都做不到,何谈更高的境界。

而且,赢驷做了秦王之后,马上以世族积怨为由,诛杀了商鞅。好在商鞅颁布的多条法令得以延续,才造就了今天的强秦,如果当时的变法力度能更大一些,说不定秦人早已经一统华夏了。

听完姬杰的分析,韩非站起来,对着他一揖到地,由衷的说:“韩非拜服,若昭文君不不弃,在下愿愿效犬马之劳”

“呵呵,韩兄客气了”姬杰将他搀起,笑着说:“我来此就是想要请韩兄出山祝我一臂之力的这样吧,我马上安排人过来接你前往大周”

“好”

两人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陈瑶看姬杰的时候,眼中的崇敬又多了一分。

206初见韩安

姬杰发出信号,司马家族在韩国的联络人马上赶来。

按照要求,他们将带着姬杰亲笔书信和韩非主仆,星夜赶往大周,趁着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他的计划,免得暴露身份之后韩国人将韩非控制起来。

司马家在韩国的负责人叫司马龙腾,他笑着跟姬杰说:“我已经接到了家主的来信,奉命组建特勤局。没想到第一个任务就是为君上服务,小人荣幸之至啊”

姬杰淡淡一笑,说:“这一趟辛苦你了,务必要保证把韩先生安全的送往大周”

亲笔书信上除了言明韩非到了昭城好好交代之外,还要求赵倩只好他的结巴,姬杰可不希望日后自己的法务大臣是个口吃的家伙。

本来,他还想让陈瑶跟着一起回去,可她就是不同意,非要跟着,他也只好作罢。

安排好这些,两人放心上路。

去往韩国都城新政的路还算顺利,路上姬杰详细的了解了这里的风俗和老百姓的想法,老百姓对昭文君的评价很高,也都反对三晋联盟对大周用兵。

“他国之人在本国民众当中有这么高的评价,你是第一个”陈瑶的语气中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自豪。

“呵呵,我也没有想到”姬杰笑了笑,转而叹气道:“只可惜啊,你们的韩王陛下听不进民众们的呼声,说实话,要不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攻打我大周,我会帮助你们韩国的,就像我帮燕国那样”

“是吗”陈瑶很有深意的说:“我怎么听说,你是看上了人家的长公主,才愿意出手帮忙的呢对了,那位长公主叫什么名字来着哦,想起来了,叫姬琳,听说她可是个拥有匈奴血统的大美女呢”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姬杰有些不好意思,赶紧猛夹马腹,想要跑到前面去。

陈瑶毫不示弱,她的骑术可不是盖的,姬杰根本甩不掉她。

前面便是新郑城,一座还算宏伟的城池,可惜历史上这座城多次被敌国围困,也不知道是历任韩王昏聩所致,还是这里的风水不好导致的。

城墙上还留有战争的痕迹,陈瑶介绍说:“城中百姓有十数万,韩王宫位于城中央,大臣们多住在城北,两万守城部队驻扎在城南和城西,另外城东二十里还有一处兵营,屯兵两万左右,主要负责新军训练,战时也做卫戍都城之用。”

来韩国之前,姬杰就确定了他第一个要找的人韩太子韩安。

姬杰和韩安虽然从没见过面,但两人算得上“神交”已久,赵倩原本就是要嫁给他做太子妃的,结果被姬杰抢去做了老婆,这让韩安觉得丢了面子。他遭人嘲笑,为此他大骂数次,恨不得亲手宰了姬杰。

可既然是这样,姬杰为什么还要找他呢,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非也,还是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此时的韩安并不能稳坐太子之位,他的几个兄弟为了把他赶下台,什么招儿都用了,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韩惠王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是韩惠王的政策之一,几个儿子把注意力全放在争夺太子之位上,也就没人打他王位的主意。再者说了,在争夺中更能显出一个人的能力,他也很想知道哪个儿子更适合继承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