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52(2 / 2)

加入书签

“还有还有一件红颜色的罩褂,一件的确良衬衫,一个胸罩,一条平角裤头,还有一双布鞋,一双布袜。”

“就这些东西吗你想仔细了。”

“还还有一个发卡,颜色是红的。”

在谢迎华回忆的同时,杨树理和漆阳平又捞上来一只鞋子。准确地说,是一只鞋底,是农村妇女一针一线納出来的那种布鞋底,鞋帮已经腐烂的差不多了。当郑峰用芦柴桩触碰鞋帮的时候,鞋帮和泡在水里面的草纸差不多。

郑峰手上的芦柴桩在触碰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个硬物。

郑峰用手拨开腐烂的鞋帮的时候,下面露出一个暗红色的蝴蝶状的东西。

李云帆将暗红色蝴蝶状的东西拿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个发卡。

郑峰望着谢迎华道:“就是这个发卡吗”

“就是这个发卡。”谢迎华低声道,“我把发卡放在一只鞋子里。”

不一会,漆阳平又捞上来一件的确良衬衫,的确良是化纤产品,不大容易降解,所以,还没有腐烂,只是衣服原来的颜色已经看不出来了。

“谢迎华,的确良衬衫是什么颜色”

“是白颜色,胸前绣着几朵红花。”

郑峰将衣服理顺,放在地上,胸前果然绣着几朵花,但已经变成黑花了。

紧接着,杨树理又摸上来一只布鞋,在腐烂成泥的鞋帮上摽着一个暗红色的纽扣。

经谢迎华辨认,这个暗红色的纽扣是红色罩褂上面的纽扣。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东西,其它东西都不见了踪影,或者说都变成了我们在前面看到的那些残片。

卞一鸣对打捞现场和打捞上来的衣物进行一一拍照之后,东西被装进一个蛇皮口袋,按照办案程序来讲,这些东西是应该让死者的亲人过目的,但郑峰省略了这个程序,那夏家人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打击只要能确定死者的身份,有些程序能免则免。活着的人还有未来的日子要打发呢。

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志们离开沙河 蔡俊生照常摆渡

九点钟左右,打捞工作转移到了龙尾湾的出口处,经谢迎华的指点,他扔铁锹的地点在半圆直径的中心点既龙尾湾和大沙河的交汇处。

五条船在这里围成一个圈,杨树理和漆阳平互相检查了一下皮衣的领口处,这里是用一根皮筋系在脖子上的。这一次要潜入几米深的水下,所以,皮衣不能进一点水。

河对岸人声鼎沸。

两个人互相检查完毕之后,跳下船,慢慢潜入水中。每隔两分钟,两个人上来一次,如此反复,两个在水中呆了将近半个小时,由于水域面积很大,再加上谢迎华对位置不是很确定,所以,两个人将搜寻的范围不断扩大。

河对岸的人越积越多,好在一月份正是农闲期间,地里面也没有多少活可做,生产队的干部索性让大家在河堤上看个够。

河岸边一下子停了十几条船,他们都是打这里经过的,遇到这样的西洋景,干脆停下来看看热闹。

十点钟左右,漆阳平窜出水面,和他一起窜出水面的还有一把铁锹。

姚大海将船划了过去。

郑峰从漆阳平的手上接过铁锹。铁锹柄上全是淤泥,闻上去,还有一点淤泥的味道。

郑峰将铁锹头放在水中洗了洗,淤泥洗净,露出来的是铁锈。

至此,“72。3。27”失踪案也成功告破。两个案子历时七天。

在春节之前,经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宣判,“72。3。16”案的凶手赵一儒被判处十八年有期徒刑,“72。3。27”案的凶手谢迎华被判处死刑,两个人都表示认罪伏法,春节过后,经省最该人民法院核准,谢迎华被执行死刑。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并非乏善可陈,召开公判大会就是一个不错的创举,当然,这个创举还是受了封建社会秋后问斩在菜市口杀人始终套路的影响,一九七四年的春天三月十五日,这是一个赶集的日子,公判大会在沙河镇举行。这一天,沙河镇来了很多人。公判大会在沙河镇小学举行。

杨树理和蒋国树分别得到二百五十元的奖励,薛谢兰和憨子分别得到四百元和两百元的奖励,但这四个人都没有接受奖励,杨树理和蒋国树将钱给了汪小霞母子,他们更需要这些钱;薛秀兰和憨子将钱给了夏老师。

这里,有一件事要交代一下,一月十八号上午,郑峰一行离开了沙河镇,在离开沙河镇之前,郑峰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郑峰一行到小刘庄去看望了汪小霞母子,令人欣慰的是,汪小霞母子已经完全恢复健康;第二件,郑峰一行还到夏家堡去看望了夏老师一家人,夏老师一家留同志们吃了一顿中饭,没有酒,但在同志们看来,这是他们吃的最香的一顿饭;第三件,在去小刘庄刘茂才家之前,郑峰将自己的军大衣交给沙河旅社的王主任,请他将大衣转交给蔡俊生。说是让他在夜里面御寒。

从那天以后,走渡口的人便能看见蔡俊生的身上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军大衣。

第一章 同志们滞留水涟 进口表离奇失窃

“72。3。16”案和“72。3。27”案终结之后,郑峰一行离开了沙河镇,但却没能离开水涟县,水涟县公安局的孙局长把郑峰一行留了下来。

一九七二年冬天,水涟县百货公司南门市部曾经发生过一起被盗案即“72。12。8失窃案”。失窃的物品是四十八只进口手表,价值一万多元。县公安局派专案组介入此案,童子强和蒲森林就是专案组的成员。他们历时三个月左右,但一无所获,不久便上报到了地区公安局,郑峰对这个案子也有一点印象,但并没有把这个案子纳入视线。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郑峰和李云帆所选择的历史遗案全是命案,失窃案还不曾触碰过。既然孙局长提出来了,郑峰和李云帆商量后决定在水涟县逗留一段时间。

如此说来,这是郑峰和李云帆第一次接触失窃案,对大家来讲,这也算是一种新的挑战。

孙局长将郑峰一行安排在县委招待所,县委招待所的位置在县委和县公安局之间,而水涟县百货公司南门市部就在招待所的西边,步行只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

一月十八号中午,孙局长在招待所为郑峰一行接风,接风宴结束之后,郑峰一行在孙局长的陪同下到百货公司南门市部进行了实地问案。

按照惯例,在介入案子之前,郑峰会先仔细阅读有关卷宗,这次,郑反其道而行之。

郑峰和李云帆一向重视案发现场的环境,犯罪分子在作案之前一定会仔细研究作案现场的环境。

南门市部坐落在十字路口的西南角上,临街的是店堂,店堂的后面即南边是仓库,仓库的南边是办公区,在办公区和仓库之间即东边临街的地方有一个大门,这个大门是货车进出的,在大门右侧有一个露天停车场;停车场的北边有两间屋子,其中一间屋子的上面挂着一个木牌子:“货车班”;库房是一长条两层的砖木结构的老式楼房,下面是仓库,上面一层是看库房的人住的地方,这种设计非常好,看库房的人住在上面,库房里面一旦有什么异常,上面的人就能知道。在这个老式的古楼中间,有一个拱形的门,最高处有四米左右,宽也有四米左右,这个门除了走货车以外,也是连接办公区和门市部唯一的通道。拱门的东边有一个楼梯口,这是上楼的通道。

穿过拱门,一条砖道直通门市部的后门,砖道的东边是食堂,砖道的西边有一排南北走向的房子,这里也是库房。

郑峰和李云帆将问案的重点放在了门市部,门市部分东西两个部分,东边有大百货柜和文具柜,大百货柜在北边,文具柜在南边;西边是布柜。一个拱形的圆门将东西两个部分隔开。

陪同郑峰一行看现场的还有两个人,他们是百货公司的聂经理和门市部的周主任。

大家在大百货柜跟前呆的时间最长,因为四十八只进口表就是在大百货柜上被盗的。

顾客在店堂里面来来去去,不时朝同志们打量一下。

第二章 周主任自责不已 卞一鸣闪出大门

按照惯例,每天晚上打烊之后,手表等高档商品都是要送进库房的,但由于案发前一天下午四点钟左右,柜长高铭传父亲病重,他离开的时候又忘记关照徒弟赵小明,赵小明是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