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3(2 / 2)
“这样一来,高建功家的宅基地不就紧巴了吗”
“你们没有到建功家去过吗建功家也盖了三间正屋,但他家的正屋比一般人家的正屋要小一些。”
如果高建树不说的话,同志们是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情的。
“建国的奶奶不忍心让建功家吃亏,就把自留地让了两分给建功家,这不就扯平了吗建国他奶奶是不会占任何人的便宜的。”
高建功说高建国的奶奶是“活菩萨”,一点也不为过。
“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行善积德的人,竟然会不得善终,老人家过世的时候,是九十岁,如果不是遇到这样的祸事,活上百岁也没有问题,你们没有看见,九十岁的人,身子骨硬朗的很,烧锅做饭,针线活,不输给六七十岁的老太太。”
郑峰一行离开高建树家的时候,时间是十点一刻。
高建树很有礼貌地将同志们送到路口。
接下来,郑峰准备去找高马氏和两外两位老太太了解情况。
四个人走到高马氏家院门口的时候。老人正蹲在柴堆旁抽麦秸,眼下正是烧中饭的时间。
“大娘,做饭呢”
“是啊是烧中饭的时候了。”老人抱起一些麦秸走进了院门。
郑峰跟了进去。
老人本来以为郑峰一行是路过她家的院门口,高常禄家不是在后村的西头吗
老人看同志们已经进了院门,便停住了脚步:“你们找我有事”
“大娘,我们想跟您谈谈。”
“找我谈谈”
“对。”
“行,同住们请到堂屋坐。”老人将四个人往堂屋引。
“大娘,您烧您的饭,两不误。”
“这如何使得,厨房里面乱得很,油烟味很重的。”
“没事。”
老人犹豫了一会,然后从堂屋搬来三条长板凳,放在灶膛边。
几个人坐了下来。
老人将一篮子刚洗干净的山芋倒进里面的大锅里面,用葫芦瓢从水缸里面舀了大半锅水水漫过了山芋,最后将锅盖盖上。
老人又从碗橱里面拿出一个钵子,从一口小缸里面抓了四把玉米面,放在钵子里面。一切准备完毕之后,才坐到灶膛里面开始烧火。
一家人的中午饭就是玉米山芋稀饭。
“公安同志,你们问吧”柴禾已经点着,火光映红了老人苍老的脸,老人的额头上丘壑纵横。
“大娘,昨天中午,您和另外两位大娘在井边的谈话,我们听见了。”
“我们谈什么了”
第七十三章 神情凝重
“你们谈的是案子的事情。”
“我们也就是随便说说。”
“在高刘村,除了刘长海、刘茂生两家和高建国家有积怨以外,还有没有人家和高建国家有矛盾呢”
“没有,除了您刚才提到的这两家,我想不出第三家来。”
“有没有另外的人家和高建国家有矛盾,而高家人却一点都不知道呢”
“这要问高家人了,如果有,他们应该能想起来,在咱们农村,确实有你说的这种情况,但外人是没法知道的,外人只能看见放在桌面上的事情。”
“大娘,你们平时在一起唠嗑,有没有人提到过这件事情呢”
大家不要小看了那些闲来无事,凑在一起聊天唠嗑的大娘和媳妇,他们的舌头可是过滤所有信息的筛子,甭管是什么样的事情,都逃不出他们的舌头。
“除了刘长海、刘茂生和建国家那档子事情,再没有其它说道了。”
“你们平时都在一起唠些啥”
“逮着什么就唠什么。张家长李家短,都是一些陈谷子烂芝麻。没有一个准。”
“昨天中午,你们三位老人在一起说话的时候,是谁说可能有人家和高建国家有嫌隙,但高家人可能还不知道呢”
“是高建发他娘。”
“高建发家住在什么地方”
“建发她娘也只是随便说说,当不得真的。”
“大娘,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高建国家的两场火和狐狸大仙毫无关系,失火的时候,您也参加救火了,当时的情形有多惨,您是最清楚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我们不把这件事情整明白,那就是老天爷不开眼老天爷不开眼,就是咱们高刘村的乡亲们不开眼,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把这个案子查一个水落石出。您是村子里面的老人,您也说过高建国奶奶在世的时候,对乡亲们不薄,我们不提照顾好她的后人的事情,最起码要把这件事情弄一个清清楚楚。”
“我老婆子也不是一个糊涂人,如果老姐姐家这两把火真是什么人放的,那咱村子里面的人很难过安生的日子。行我跟你们说,建发家住在村东头第五家和刘福贵隔着一家,门口有一棵歪脖子桑树,我索性把另一个人也告诉你们吧”
郑峰的话起作用了。
“很好,老人家,我们谢谢您。”
“另一个人是高常才的老婆,就是刘福贵家西边一家就是路口那一家。”
高马氏的神情突然变的凝重起来这是一种在正能量支撑下所产生的的情绪。
“大娘,谢谢您。”
“谢啥你们也不容易,事情过去了两年多,你大局长亲自来查这个案子,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再不配合你们的调查,那真是不开眼了。”
“大娘,您如果想起什么,请随时找我们。”
“行。你们可以多问问建发她娘,她平时和乡亲们说话最多,对各家的情况很熟,连哪家放什么屁都清楚。”老人开始积极思考问题,这是郑峰所希望的。
第七十四章 重要信息
老人的话虽然粗陋了一点,但她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高建发的母亲和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