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36(2 / 2)

加入书签

第一个坛子里面倒出来的是金器,一共是是二十七件,最值得一提的是一枚金印和一尊金佛。金印的上面是一个乌龟,金印的下面雕刻着三个字,是篆字。李云帆只认得左下角一个字,很像是一个“王”字。金佛的造型是一个光头眯眼,大肚深脐的坐佛。高度在九公分左右。还有两样东西必须交代一下,在二十一件金器之中,有两样东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两样东西分别是一个金耳环和一支手镯,这个金耳环和金手镯和管立秋送给老婆邹胜美的金耳环和金手镯正好是一对。很多事情都一一照应上了。

第二个坛子里面倒出来的是玉石,一共是十九件,手镯,挂坠,玉佩,扳指,应有尽有,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个玉如玉和一尊立佛。

第一百三十六章 案子终于突破

玉如玉通体白如羊脂,应该属于和田玉中最名贵,最难得的那一种;玉佛是一尊千手观音佛,高度也是九公分左右,和金佛佛放在一起,一般高矮。

笔者要特别强调一下,金印、金佛和玉佛是分别放在一个非常精致的匣子里面的。

把赃物藏在灶膛下面,亏张福海父子能想的出来。

李云帆和卞一鸣又检查了中间灶膛。

中间灶膛的下面也有一个暗洞,洞里面藏着一些大件东西。

卞一鸣将东西一一取出。

第一件拿出来的东西是一个小口大肚青花瓷瓶,高在四十三公分左右,瓶口直径在十公分左右,瓶身最大直径在三十公分左右;第二件拿出来的也是一个小口大肚青花瓷瓶,和第一个青花瓷瓶是一对。

第三个是一个深绿色的葫芦形的玉瓶,瓶口直径在三公分左右,瓶身两个突出的部分的直径分别在六公分左右和九公分左右。

第四个拿出来的是长方形的铜匣子,铜匣子长约三十公分左右,宽约十八公分左右,高约二十公分左右,一条凸起的黄龙缠绕住了整个匣体,龙头的位置在匣盖的中部,即使不是专业的考古专家,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铜匣子是皇家物件,在铜匣子的某些地方,隐隐约约的有些铜锈。灶膛天天烧火做饭,暗洞里面可始终保持干燥。

李云帆打开铜匣子,铜匣子里面有两块黄颜色的绸缎,绸缎上绣着云形图案,李云帆揭开绸缎,原来是两块绸缎,下面有两个格子,两个格子里面放置的分别是一把玉壶和一把金壶,两把壶的周身雕刻着飞龙的图案。在两把壶的底部各托着一块绸缎。

第五件东西也是一个铜匣子,这个铜匣子比第一个铜匣子的做工还要精美,八个角上有一些镂空的图案,匣体上雕刻的是凤凰,李云帆数了一下,在匣体的每一面包括铜匣子的盖子上,都有一只凤凰。

李云帆打开铜匣子的盖子,里面同样覆盖着两块绸缎,掀开绸缎,下面也是两个格子,两个格子里面分别放着一只无盖的金香炉和一只有盖子的金香炉。无盖的金香炉是用来烧香拜佛的,有盖子的金香炉是用来的熏香的。

接下来,李云帆和卞一鸣又拿起外面最小一口铁锅,扒开灶膛上面的灰烬,下面只有泥土,没有青砖和石块,第三个灶膛下面没有藏东西。

十点三十五分,李云帆一行结束了搜查工作。

同志们离开张东旭家的时候,大黑还没有回来,这个家伙大概是被禁锢的太久了,逮到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它肯定要好好耍一耍。大黑什么时候回来,这跟同志们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在离开张东旭家之前,同志们将所有的锁都锁上了。

这次的搜查进行非常的成功,既搜到了东西,又没有惊动村子里面的人。同志们离开张东旭家的时候,村民们还没有收工,所以,没有人知道张东旭家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东旭即将落网

找到了证据就锁定了凶手,至此,“70。4。3”灭门惨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距离案子真相大白的时候已经不远了。

现在,就等张东旭父子进入罗网了。

回到祠堂之后,李云帆立即打电话给郑峰,这么好的消息,应该在第一时间告诉郑峰。在电话的那一头,郑峰非常激动,非常兴奋。他让李云帆转告大家:他安排好局里的工作以后,立即赶到连云县张家堡来。

当然,李云帆打电话给郑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请郑峰出面,再把汪教授请到张家堡来,同志们从张东旭家搜到的赃物还要请汪教授鉴定一下呢如果能确定它们就是南唐宫中物件,那么,同志们的手上不就又多一个证据了吗

下午一点钟左右,李云帆和卞一鸣在辜大爷家的院门口等到郑峰和汪教授。郑峰和辜大爷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和汪教授随两个人走进了祠堂。

汪教授对所有的赃物进行了一一鉴定,除了一对青花瓷和一只玉瓶以外,其它物件都是南唐时期的遗物。

汪教授还特别强调:赃物中一部分金器和同志们从管立秋老婆手上拿来的三件金首饰,无论在造型,图案,还是在做工上,都具有南唐金饰品的特点。

汪教授的结论对同志们来讲非常重要:它至少证明了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管立秋送给老婆邹胜美的三件金首饰确实是他在凤凰岭上捡到或者找到的。管立秋不但不是“70。4。3”灭门惨案的凶手,相反,他提供的情况为同志们侦破案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管立秋老婆那三件金首饰,如果没有管立秋提供的关于张东旭的情况,同志们不一定能将注意力投放到张东旭父子的身上。

第二,同志们从张东旭家搜到的东西,充分证明张东旭父子俩就是“70。4。3”灭门惨案的凶手,至于关景儒、柴二得和霍金柱的死,要等撬开张东旭父子的嘴巴才能得出结论。

下午两点多钟,张东旭和二嘎子推着独轮车出现在大埂上。

一直站在祠堂门口的曹云清看到张东旭的身影之后,跑进李云帆和卞一鸣的房间,大家都坐在房间里面和郑峰、汪教授说话。

“李局长,张东旭推着独轮车回来了。”

李云帆蓦地站起身:“谭晓飞,把枪准备好,王萍,把手铐拿给我。郑峰,你和汪教授在这里静候佳音。”

大家都做好了抓捕张东旭的准备。

枪是必须要带的,张东旭会武功。

两三分钟以后,祠堂的东边传来车轱辘的声音。不一会,两辆独轮车依次从祠堂的大门口经过。二嘎子在前,张东旭在后,独轮车上码放着六袋化肥,化肥袋上搭着一件外衣,张东旭的身上只穿了一件短袖汗衫,汗衫的后面印着“工农兵”三个字。

一分钟以后,李云帆一行走出祠堂的大门,朝村子走去。刚走没有多远,迎面遇到了张队长。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黑突然出现

“李局长,我让张东旭把化肥推到社场去了。”

“行,我们就在社场抓捕张东旭。”

社场就在三岔路口社场在三岔路口的南边,一共是六间房子,西边三间是囤积粮食的地方,东边三间房子是牛棚。

张队长手上拿着一串钥匙,同志们跟在张队长的后面。

张队长突然停了下来,并退后两步。

李云帆定睛一看,原来是张东旭先停了下来。

大家迅速闪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