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6(2 / 2)
远在千里之外的灵叶猛地打了一个喷嚏,他看着远处性感的比基尼女郎。两眼放光。
不过要是让灵叶真刀真枪的上阵,他却是不敢了。
灵叶已经把闷骚两个字演绎到了极致。
别墅里面。
苏文服用了妖核继续修炼,只是这次他增加的生命力只有03。
他仔细想了想,觉得应该是双修的原因,因为双修已经让他增加了03的生命力。而他在一天之内能增加的生命力也是有限的。
上午无事,苏文打电话到了江宁。
今天晚上就是盛世拍卖行拍卖三滴弱水时间,到时候不知道会引发出多大的波澜。
“苏文,江宁的局势很不对,现在聚集到江宁的修炼者很多,不少修炼者甚至都想打聚宝斋的主意了。”
“该死”
“聚宝斋里面的宝物太多,而又没有强大的武力,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觊觎。”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也知道我现在的羽翼未成。”
“嗯,所以我就暂时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托庇在盛世拍卖行下面。”
“什么意思”
“我让人散播了消息,说聚宝斋其实是盛世拍卖行背后的势力支持的。”
“你还真够坑的,盛世拍卖行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么”
“他们如果还想从聚宝斋获得宝物,那就不得不接下来。一直到了现在,盛世拍卖行都没有发表任何的声明,这对于别人来讲,无异于默认了传言。”
“好吧,你行。”
唐宗嘿嘿一笑:“今晚的拍卖是重头戏,不知道多少势力会抢破脑袋,可惜你是看不到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何为道
苏文挂了电话,手里拿起了一本英语字典。
支线任务2让他在一个月学会三门语言,并且还要能翻译华夏的名篇道德经,这个任务难度不可谓不大。
系统没有要求具体学习哪三种语言,那他自然要挑三种最容易学的了。
首先,那肯定是英语。
不管怎么说,苏文也是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大学的时候还过了英语六级。不过他那点英语水平,也就能勉强和别人进行简单对话,要说翻译什么道德经,那就不用想了。
经过最近几天的学习,凭着强大的记忆力,苏文差不多已经把一本十厘米厚的英语字典背会了。
闲着也是无事。
苏文决定最后温习一下,然后就试着翻译一下道德经。
南都市的中心花园。
许多老年人正在晒着太阳,苏文抱着一本英语字典坐在木椅上面。
几个小朋友在那里踢毽子,现在还玩这个的小孩已经不多了。
“叔叔,你能帮我把毽子取下来么”
苏文抬头:“小朋友,什么毽子”
那小孩指了指一棵早已经没有枝叶的杨柳。
苏文看去,发现上面确实有一个鸡毛做的毽子,而在树下面正站着几个小朋友以及一个老人。
老人朝着苏文微微一笑:“我这身子骨不行了,不然就不麻烦你了。”
苏文笑着站了起来:“不麻烦,一点小忙。”
只是到了树下,苏文估计了一下,以他的身高还是差了两米多。
老人想了想道:“用不用去找根竹竿”
苏文从地下捡起一颗石子,摇了摇头:“不用,这个就行。”
老人看了看苏文手里的石子。也就只有花生那么大小,要是想用这么大的石子把毽子打下来,其中的难度可是不小。
几个小孩略显期待的看着苏文。
“看好了。”
苏文握着石子,轻轻地一弹,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了毽子。
啪
毽子落下来,周围先是静悄悄的。随后几个小朋友欢呼了起来。
“叔叔好厉害”
“叔叔太棒了”
苏文笑了笑,朝着老人示意了一下:“我要去那边看书了,你看着他们些,别让他们掉到河里去了。”
老人点了点头。
苏文看了一会的书,老人却是坐到了他的身边。
“小伙子,你不是本地人吧”
“嗯,暂时住在这附近。”
苏文合住了字典,他仔细看了看老人,发现老人穿的很是考究。而在老人的手里,正拿着三本泛黄的书籍。
最上面的一本似乎是易经。
老人发现苏文有些好奇他看的书,笑了笑道:“闲着无事,研究一下国学。”
摊开三本书。
易经下面放的是黄帝内经,而最下面赫然是道德经。
苏文还想着要翻译一下道德经,但是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已经很难,何况是翻译成为英语。
老人一看就是那种对道德经研究很深的人,苏文觉得自己很有必要请教一下。
“老人家。您对这道德经了解多少”
老人一怔,有些自傲道:“我研究了三十年。虽然不敢说登堂入室,但也不是泛泛之辈。
“真的”
“小伙子,你难道还要考教我一下。”
苏文摇了摇头:“我只是对道德经感到好奇,所以才有此一问,不知道老人家能不能把道德经给我看一下”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
苏文接过道德经,匆匆的翻了一下。虽然觉得有些晦涩难懂,但是也强行记在了脑海之中。
二十分钟光之后,苏文把道德经还给了老人。
“有什么感觉”
“博大精深。”
老人也是郑重的点了点头:“道德经的作者相传为老子,而老子是什么人,那可是超凡入圣之人。对于华夏的文学爱好者来讲。最难理解的三篇典籍里面,道德经当为榜首。”
苏文愕然,他又看了看老人手里的另外两本典籍,也就是易经和黄帝内经,难道另外最难理解的两本典籍也在这了。
老人没有给苏文解释,而是自顾自的沉吟道:“道德经第一章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只是这第一章,其中的深意已经足够探寻几十年之久,每当读到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