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8(2 / 2)
就比如说,看到一座山造型奇特,象是一只巨大的雄鹰展翅欲飞,那么,他们就会把这一座山叫座雄鹰展翅。
这样的山势,在形势派的风水先生眼中,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也就是说,形势派,主要是用直观的形象也理解风水宝地与普通地方的区别。
要是照这样的说法,在形势派眼中,所有的风景名胜都自然是风水宝地了。根本不用看,一定是风水宝地。
因为所有的风景名胜的地方,都是湖光山色,风景如画,自然是风水宝地了。
高阳之前,也研究了各派的风水学说。感觉形象派风水学说,很容易让人接受。可又感觉太形而上学了。太注重表面现象,忽视本质的东西。
而理气派,又好象太抽象了。完全把风水学理念化,固定于九宫格之中。让九宫格来演绎天地的变化无常。
所以,理气派的理论太过抽象,一时是让普通人无法接受。高阳一直觉得,这两种风水理论,虽然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可又有些针锋相对,针尖对麦芒的意思。
其他,看风水就应该把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不能太直观地看地表的形态,但也不能完全相信九宫图的抽象理论。
我们应该吸收这两派风水理论之中的精华东西,去除一些糟粕的东西。然后,用两者都涵盖的方式去看风水。
高阳一直也在琢磨要怎么样能看好风水。真正看大地的气象。他就是吸取这两派风水理论的长处,然后想要创立自己独特的风水理论。
可要创立一个风水理论,谈何容易,这须要长期的社会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才现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论。
高阳现在站在断桥之上,他突然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要创立自己的风水理论。
虽然他感觉自己这个想法有些可笑。想想,当今的风水师。那一个算得上的宗师级别的风水师。所有的风水大师,也只不过是跟着古人的路走罢了。
可高阳是一个认准了方位,就一定要做成功的人。他知道要创立一个新的风水理论。须要很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但是他想,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只要肯努力,就没有做不成功的事。
想完了这些事情,高阳就想从西湖开始,用自己的理论来看看西湖的风水。
高阳现在走下断桥。然后一直往前走。本来,他想要在苏堤中间,也差不多是西湖的中心位置。来进行西湖的风水数据测量。
可是当时人太多,高阳感觉不很方便。
因为,要测量一个地方的风水方位,一定要在人不太多的地方。人太多。人的气象。还有人的脚步声,都会影响到罗盘的准确性。
高阳一看,这里不行。在这里很难测出西湖的准确风水数据。
于是高阳走过苏堤来到对面一片小树林之中,这里环境比较安静。他看到在前面清波门的小树林之中,有一个亭子,看上去古朴别致,很是好看,于是就走了过去。他抬头一看。上面写着“清照亭”三个字。
“啊,这就是纪念李清照的清照亭呀我好象早就听说过了。可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呀”高阳走到亭子里,在里面看了一会。感觉这个亭子建的很好,站在亭子里,不但可以看到西湖的全貌,还可以看到后面孤山环绕,真是一个不错的观景点。
看着这个亭子叫清照亭,高阳还真就想到了历史上的大才女李清照了。
想她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可以和男人比肩的才女。只可惜生不逢时,她生活时代,正是宋朝历史上最屈辱黑暗的时代。
那发生在一千年前的靖康之难,不但是宋朝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而李清照就生活在大宋江山分崩离析的时代。她的一生都在躲避着战争的阴云。最后在西湖边了却一生。
古人有句话叫国家不幸诗家幸。李清照可能就是这样的幸运之人吧正是因为她生活在大宋最黑暗的时代,所以,她才成了大宋历史上最耀眼的文学之星。
“中原父老望旌旗,杜鹃啼血泪秭归。过眼西湖无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这一首诗无疑是对李清照的最高褒奖了。把一个小词女,同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相提并论,还有什么样的赞美之词,能胜过这一首催人泪下的诗句呢
高阳虽然对文学没有什么兴趣,可是此情此景,也让他有些诗情画意了。
“哎,古人都这么赞美李清照,我也吟一首赞美李清照的诗吧”高阳坐在清照亭里,想了一会,就轻轻地吟道:“谁把杭州做汴州,醉生梦死忘国忧。可恨西湖无情物,牵动词女万古愁。”
高阳只所以这样写,当然也是从那一首南宋爱国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之中演化过来的了。这一首诗,我们都耳熟能详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真把杭州做汴州。”主要是讽刺南宋统治阶级,不想光复中原,只是想临安杭州苟且偷生醉生梦死。
高阳吟过了诗,也把思绪从古代又拉回到了现代。
现在高阳坐到清照亭之中,他从衣兜里拿出玉罗盘,开始看看西湖的风水方位。
这个地方,虽然不是西湖的中心位置,可是要把西湖周边的几座山也加入其中的话,就可以算是中心了。
高阳把玉罗盘放到清照亭之中的一个石桌之上。然后等到天池的磁针不在转动时,他看了一下西湖的方位。
西湖坐酉山卯向,周天九十度。三面是山, 一面是水,方位上属于正方位。也就是西湖方位和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属于东西方位。
西湖之所以叫西湖,正是因为,她的坐山是西的原因吧从风水角度来看,西湖还真的是一块风水佳地。
高阳看好了方位,又把罗盘收了起来。他又来到了苏堤之上。现在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