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8(2 / 2)

加入书签

“的确不是等闲之辈。”李铮深表赞同:“此人谋略,不输于公达先生你更重要的是,此人擅于隐藏,心思阴沉毒辣,做事往往做绝,不留一线生机”

“竟有这样的人”荀攸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道:“如此这般,的确适合做暗地里的工作,不过此若真如主公所评价的这样,想必要收复此人,并非易事。”

李铮微微点头:“这人滑头的很,近年来又没冒头,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但我知道,最近他肯定会现身,让情报系统多加注意”

“主公说的人”荀攸一边听着李铮的话,一边思考了片刻,忽然道:“是否是贾诩贾文和”

“咦公达先生也知道此人”李铮不由心下一奇。

“果然是贾文和”荀攸或是想到了什么,顿了顿,眉头一挑道:“主公未出过凉州,所言者定是凉州人,而此人正是凉州武威人士,汉阳名士阎忠曾赞此人有良、平之奇,与主公所言略略相符。虽然攸没与之打过交道,但也有些耳闻。没想到主公对他的评价,竟然这般高,看来果真名不虚传”

荀攸作为颍川荀氏新一代的杰出者之一,自然有自己的傲气。虽然修养了得,不会平白无故看不惯任何人,但李铮在他面前,将贾诩与之相提并论,让荀攸有些不爽。

不是不爽李铮,而是暗暗与贾诩有了较量的意思。

李铮看的明白,却并没说什么,道:“言归正传,现下既然不知周林下落,任凭白狼张山二人在草原上乱闯也不是个事,公达先生有何建议”

荀攸心思一收,转念便道:“那匈奴使者,想来还未曾走出白水川,何不尾随其后”

李铮闻言,却道:“公达先生何出此言现下已经过了三天,他们轻装简从,依着正常速度,应该出了白水川范围才是。”

“呵呵”荀攸不由呵呵笑了起来:“主公,白水川的莫大变化,不信吸引不到他们的目光攸以为,这队匈奴人,一定会偷偷摸摸逗留白水川属下在他们离开之时,早早就嘱托了遣送他们来草场的兵卒,让兵卒们进入白水川之后,就各回兵营,不必理会匈奴人的动静原本只是想吓一吓这些蛮夷”

“哈哈哈公达先生果然有先见之明”

“碰巧而已,主公谬赞。”

第六十九章 周林脱险

荀攸退下之后,李铮跪坐无语。

眼下这一连串发生的事,让李铮体会到了自己底蕴的不足。战骑系统的确是逆天的存在,但毕竟只是死物,做任何事,都离不开人。

以人为本,才是王道。人才,才是李铮最需要的。

不过这急不来,荀攸能进入他的团队,那是特殊例子,已经让他很满足了。他现在的势力,也算不小,但却在边塞,少有人知。名望也仍显不够,在这时代,名望太过要紧,若是名望隆重,闻达于天下,必然有贤士蜂拥来投。

所以增强自身的名望,也是重中之重。

想到荀攸制定的战略,李铮不由微微一笑,震慑董卓,削弱韩遂,不也是增强名望的一种方式吗

看来,荀攸早就看的明白,心里清楚,并在为此默默准备。

心里掠过此中种种,李铮沉寂下来,淡淡的孤独感,又涌上心头。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接近两年时间,手底下也算家大业大,连荀攸这样的大能,都被他软硬兼施,收入了麾下。

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李铮仍然觉得很孤独。

那种与世界有着隔膜的感觉,让他的感情,都变得有些冷淡了。

就比如眼下发生的事,周林被羁押,有性命之危,但李铮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他。这其中虽然有自己本身的性格在作怪,但也关乎于感情的淡漠。

早先得知这消息的时候,心里还很愤怒,但才不过几天,却很难找到那种愤怒和不爽,甚至于周林在他心中的影像,都变得有些淡了。

说是淡漠,可能还算褒义,李铮自己都觉得,似乎有些凉薄了。

“这还是我吗”

默默的自问。

李铮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又想起傅燮的面容,李铮的心里,才渐渐有些热乎。

“唉”

叹了口气,李铮闭上了眼睛。

他要自由,喜欢高高在上,但却不想太上忘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却是要哈哈大笑着,与人一同分享这种自由和快乐,不是一个人,冷冷的看着沧海横流。

良久,李铮缓缓起身,走出了书房。

“小翠,小柳”

话音一落,俩出落得愈发水灵的丫头,兴冲冲的到了李铮面前。

“老爷。”

“呃”李铮忽然觉得,老爷这个称呼,似乎不太好,于是笑道:“叫我少爷,老爷听起来还以为我有多老呢。”

俩丫头吐了吐舌头,一副可爱的模样,连忙笑嘻嘻的叫了声少爷。

拧了拧俩丫头红润的脸蛋,李铮笑道:“陪少爷我出去走走。”

俩丫头面露惊奇,接着一喜,连忙左右簇拥着李铮,往屋外走去。

她们跟着李铮,做李铮的丫鬟,都已经一年多了。虽然平时李铮很温和,一点也不计较她们有时的无礼,但总觉得李铮与她们之间有一条隔膜。

作为最亲近的丫鬟,她们有时候会感到委屈。

走在平坦的石路上,两旁尽是茂密幽绿的茅蓿,耳中听着草丛里的虫鸣,眼睛看着环绕在身旁,叽叽喳喳个不停的俏丽小丫头,李铮的心情,是格外的明朗。

她们说着草场中的一切人和事,有趣的,没趣的,令人懊恼的,零零总总,很多连李铮都完全不知道的小事。

但却让李铮,与这个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草场,融为了一体。

说起来也好笑,草场从无到有,从区区数十人,到现在的庞大规模,李铮除了掌舵,其实真正竟然还不如随便一个家奴更了解自己的草场。

摇了摇头,李铮看着这俩欢快的如同起舞的蝴蝶一样的丫头,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整整花了半天,李铮在俩丫头的带领下,好像一个游客一样,将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