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80(2 / 2)

加入书签

东方系统软件公司最畅销的产品莫过于east-dos操作▼系统。在之前的1984年,整个系列各个版本的east-dos系统的全年总销量,首次超过了1000万份,占整个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的85%以上,为公司带来了高达数亿美元的利润。

所以东方系统软件公司的最核心业务,自然是对east-dos系统的后续开发,以及不久前刚刚启动的新一代图形操作系统的开发项目。它之所以参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电脑化升级项目的招标。更多的是应了艾康公司的邀请。

东方研究院、东方系统软件公司、艾康电脑三家公司的联盟,牢牢把控了个人电脑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连ibm这样的计算机巨头也无法动摇分毫。

当然,新加坡证交所这套自动化交易系统。本身的开发费用就高达800万美元,对东方系统软件公司来说也是一道异常美味的甜点。而且这套系统一旦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运行良好,东方系统软件公司后续还可以把它销售给全球其他的交易所。

实际上李轩早在去年就有过提议,想让东方集团为合并后的香港联合交易所开发一套电脑交易系统。但合并最大主体之一,远东交易所的主席李福照对此反应比较冷淡,所以李轩的这个提议最终搁置下来,不了了之了。现在反而让更有进取精神的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拔得了头筹。

但是因为东方系统软件公司最近刚刚启动了下一代图形操作系统的研发工作,这将会是公司接下来几十年继续统治操作系统市场的最重要基石。所以东方系统软件公司把大量的精兵强将都抽调去了新项目组,一时间人员有些吃紧。

而新加坡证交所的项目履约期只有两年。实际上真正用于大规模开发的时间,估计只有一年半甚至更短,剩余的时间要用来后期的运行调试。所以如果为了这个新项目大规模招人,一旦一年多后这个项目完结,这批新员工后续的安排又是一件麻烦事。

而这个时候突然出现的顾锦鸿,完美的解决了东方系统软件公司的难题。以外包公司的名义招聘新人,即使项目完成后需要进行裁员,也与东方系统软件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顾锦鸿在与李轩在咖啡馆偶遇的一个月之后。他成立的鸿途科技公司,就与东方系统软件公司达成了劳务派遣协议。而鸿途科技公司首批派遣到东方系统软件公司工作的员工就达到了50人,都是刚刚从人才市场上招聘的。

这些人虽然是与鸿图科技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根据它与东方系统软件公司达成的协议。这些员工进入东方系统软件公司上班后,他们在被退回之前,所有的管理权都由东方系统软件公司全权负责。

就连这些新员工面试时的招聘官。其实也是由东方系统软件公司派过来的。而顾锦鸿的公司虽然名义上一下子膨胀到了五十多人,但实际上真正在公司里办公的却只有他自己和负责接电话和收发信件的前台小姑娘。

虽然公司看上去和刚成立时没什么两样。但顾锦鸿在风投市场受到的待遇却已经发生了千差万别的待遇。他刚刚与东方系统软件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就立刻有几家消息灵通的风投公司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对他的公司进行注资。

“李经理,非常感谢联合资本对我的欣赏,但我觉得鸿图科技现在还没展现出它应有的价值!实际上在与东方系统软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后,公司近期的发展并不缺资金!所以我更愿意等鸿图科技进一步获得成长之后,在与给为投资人来谈融资的事情!”顾锦鸿抿了一口咖啡,慢悠悠的说道。

坐在顾锦鸿对面的男子,是一家名叫联合资本的风投公司的副总裁。而两人谈话的地点,正是当初顾锦鸿与李轩巧遇的那家咖啡馆。只不过顾锦鸿这次没有选择外面厅堂的雅座,而是专门订了一个小包厢。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的待遇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初的无人问津,成了现在的香馍馍。这位李经理已经是他在三天之内,面谈的第五拨有意对他的公司进行注资的投资客。

“顾先生,我们联合资本是真心实意的想为鸿图科技接下来的发展助上一臂之力。100万港币换取鸿图科技20%的股权,这已经是我能给出的最大底线!而且我们可以保证未来不干预公司的决策,只做一个单纯的财务投资者!”这位李经理盯着顾锦鸿的眼睛,咬了咬牙给出最后的报价。

“李经理。说实话我并没有做好出让股权的准备,但我也知晓了您的诚意!要不这样。您给我几天思考的时间,我在三天之后给你最终的答复。”顾锦鸿依旧没有松口。

东方系统软件与鸿图科技签署的劳务派遣合作协议。等于给顾锦鸿进行了背书,让他的皮包公司在风险资本严重的价值倍增。实际上鸿图科技公司的财务状况远没有顾锦鸿说的那么好,东方软件公司的第一笔劳务费要等到下个月才会打入鸿图科技的账户,而顾锦鸿手中的现金已经所剩无几。

但在与风险资本谈判时,他依旧必须装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来尽可能的太高自己的身价。联合资本给出的融资100万港币换取新公司20%股权的条件,已经算是非常优厚了。

顾锦鸿投到新公司中的钱总共还不到20万港币,也就是说他的身价,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翻了20倍。当然。除非等到公司被收购或者完成上市,否则这种估值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联合资本的这位李经理没能得到令他满意的答复,只能无可奈何的离开。又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幸运小子,这是他离开咖啡馆之前对顾锦鸿的评价,而这个评价其实一点没错。

对顾锦鸿来说,遇上李轩带给他的最大机遇,是让他有了一个被东方集团的大佬们慎重对待的机会。否则东方系统软件公司就算缺人,最后也只会选择自行招聘,而不会去尝试他提出的现在这种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

当然。现在这种劳务派遣模式,对顾锦鸿和他的鸿图科技来说也只是权宜之计罢了。他现在与东方系统软件公司的合作,更像是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了一个挂名的皮包公司。顾锦鸿和公司首批招聘的50名软件工程师,唯一的交集就只剩给他们工资卡里打工资了。

这绝不是顾锦鸿想要的。他真正想要的是通过接手大公司的软件外包项目,来逐渐积累自身的技术,最后成长为有开发能力的大型软件公司。

当然。这绝不是一个轻易就能实现的目标,毕竟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把核心技术交给外人来完成。但顾锦鸿现在至少向着自己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而他接下来就准备借助风险资本的力量,真正把自己公司的骨架给搭起来。

而除了意外冒出来合作的东方系统软件公司之外。顾锦鸿其实也一直没有放弃与东方游戏公司那边保持联络。东方游戏公司立项的新游戏,很可能成为鸿图科技真正接手的第一个技术外包项目。

全球的游戏产业因为东方游戏公司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