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6(1 / 2)

加入书签

题目下面的空白部分的大半,等到他把脑海中的答案写完,时间距离测试开始已经过去十几分钟了。

随后陈默翻到试卷的第一页,开启了正常答题模式,他首先分析了一下题目,经过思考之后,不一会儿就开些运笔如飞的写答案。

陈默写字的速度极快,这从他的手臂在写字时候的移动频率就能看出来。相比较他而言,一旁的李晓峰看上去就有点慢了,这家伙一边答题一边停下来思考,虽然他先开始答题,但是没过二十分钟,陈默答完的试题数就已经超过了他。

李晓峰思考起来极为认真,所以他并未察觉到这点,不过台下的同学们却对此一目了然。一些人看到陈默后发先至,已经超越了李晓峰,原本对他的不屑已经变为了震惊,大家觉得陈默要么就是在瞎写,要么就是真的很厉害,不过按照他答题时候的自信表情来看,他极有可能属于后者

跟李晓峰一起从北方天才少年班转学过来的老学员是最震惊的,他们知道李晓峰的实力,这家伙只在北方天才少年班念了一个学期,就从一个新生变成了班上的第二名,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个天才,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陈默跟半年前的李晓峰一样是个新生,现在看来他似乎要比李晓峰更加厉害难道李晓峰今天真的要栽在他手里了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晓峰跟陈默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当陈默解答完所有的试卷起身交卷的时候,李晓峰才做了所有试卷的三分之二,化学卷子的最后一题他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呢

“张老师,我的试卷做完了,请老师检查一下答案吧。”

陈默起身把试卷交给张忠州,一旁的李晓峰听到这话有些不敢相信的转头看向陈默,只见他嘴巴大张着,震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默根本懒得看他一眼,把试卷交到张老师手里之后,他就转身走下了讲台。

肖玉贤和朱元祥露出兴奋不已的笑容,还没等陈默走过来,两人就竖起大拇指表示祝贺。

陈默笑着走回原位坐下,这个时候张老师做了这样一件事:他直接把陈默的化学试卷打开,坐在椅子上仔细地看了起来,至于陈默的其他试卷,他全都放在了一旁。

李晓峰呆了一下,然后立刻抓紧时间答题,他又花了二十分钟才把试卷做完,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他没有做就交卷了。

李晓峰下台的时候低着脑袋脸色极其难看,他觉得自己丢脸算是丢大发了,今后都没脸在班上混了。

不过他的实力毕竟摆在那里,班上的同学特别是中原派的那些同学,对他还是很尊敬的,看到他下来,一些同学纷纷小声安慰他,让他不要气馁,反正结果还没出来,不到最后怎么能认输呢就算最后成绩比不过陈默,那也没关系,时间还有的是,今后好好学习,找个机会再比划一次不就行了

李晓峰得到同学们的安慰,心里好受了不少,他对鼓励自己的这些同学点头表示感谢,然后抬头看向张老师,想知道最后的结果究竟是怎样的。

此刻的张老师对教室里的嘈杂声充耳不闻,他皱着眉头仔细的盯着陈默解答的那道化学实验题看着,好半天他才起身道:“同学们先自习一下,老师去改试卷,等下回来宣布结果。”

张忠州说完话拿起所有的试卷走出了教室,他在离开的时候脚步非常快捷,那样子就跟赶着去上厕所一样。

经过这番比试之后,教室里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除了临海派的三人喜笑颜开之外,班上其他所有学员全都沉着脸打开课本自习起来。

肖玉贤和朱元祥对陈默刚才的表现赞不绝口,两人闹腾了一阵,后来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学习,两人觉得自己不能落后,于是也很认真的自习起来。

班上唯一一个没有看书的就是陈默,高中课本他早就自学过了,大学的课本他也自学完了,看到其他同学都在自习,陈默不由回想起了以前自学的那些日子。

陈默从小就很懂事,上小学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出海捕鱼。那个时候的渔船是靠人力划桨出海的,不像现在有发动机推动,所以以前每次出海都会花费很长时间,陈默记得最长的一次从出港到返港花了将近十天时间。

第97章 不要揠苗助长

感谢书友“天涯道尊”的大气2476赏鞠躬感谢投推荐票的书友鞠躬

正是由于时间非常充足,所以陈默每次出海都会在渔船上温习功课。

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温习当前学习的内容,后来把这些课本温习完了,他的兴趣就转移到了还未接触到的下一年级课本。

陈默的成绩很好,所以找老师借几本高年级的课本看看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自学完了初中的所有课程。

然后从初一开始,他逐步自学了高中课程,到了初中二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他已经自学完了大学课程。

初中、高中和大学的课本是他从陈老爹那里借来的,陈默当时对维修电视机非常感兴趣,不出海的时候他就经常跑去陈老爹那里学习相关知识。后来无意中看到陈老爹的家里有初、高中和大学课本,陈默好奇之下就问这些课本是从哪里来的,陈老爹当时很骄傲地告诉他这些课本是他儿子用过的,并且吹嘘他儿子当年念书有多么厉害,都考上大学了呢。

后来儿子毕业分配工作,陈老爹也没舍得把这些课本给扔掉,而是留在家里当做是纪念,陈默当即开口要借这些课本,陈老爹一开始不愿意借给他,他的理由很充分:“小默,你才多大啊小学还没毕业呢,要这些课本干嘛”

陈默回答说:“我现在虽然还在上小学,但以后总要上初中、高中和大学的,这些课本放着多浪费啊借给我的话还能继续发挥作用不是吗”

陈老爹一想也是,陈默的成绩非常好,要比自己儿子当年还厉害,把这些课本借给他好像也挺合适的。

于是陈默就把这些课本搞到手了,当年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都有把记笔记在课本上的习惯,这是因为当时的家庭都比较穷,过日子就已经很节俭了,哪里还有钱给孩子买笔记本记笔记

正因为如此,所以陈默在拿着这些课本自学的时候省下了不少力气,不懂的地方他有笔记可以看,实在不懂的,他只能先放着,比如说英语和化学,这两个领域没有接触过的人是很难自学的。等到他上初中之后,他才把这两个科目弄清楚。

后来他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学习的敲门,自学的速度越来越快,初三还没上呢,就已经把大学的课程也自学完了,不得不说,陈默的脑袋确实是相当变、态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