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3(1 / 2)

加入书签

明君”

“若不是呢要找一个千秋适用的法子。”李沐风立刻顶了回去。

顾少卿颓然道:“确实没有办法,少卿才尽了,愿殿下有以教我。”口气甚是诚恳。

“说到法子,具体的我也没有,不过”李沐风突然话锋一转,问道:“少卿,你种过果树没有”

“种果树”顾少卿一愣,就连一直支着耳朵听着的林凡也不禁“恩”了一声,显然谁也没想到李沐风怎么突然提到这个。

顾少卿疑惑的回答:“这个,少卿没种过。”确实,他毕竟富家子弟,虽说游历多年,却那里种过树

“那也应该大概知道些吧。”李沐风淡淡道:“少卿,你可是一直拿了把剪子在枝叶上修修剪剪呐。”

顾少卿听明白了,燕王这是在暗喻治国之道,他没有说话,静静的听着下文。

李沐风接着道:“有一颗桃树,我想让它长出杏来,你这把剪子,该怎么用阿”

顾少卿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他想了想,道:“少卿没有办法。”

李沐风一笑,道:“那我给你个镐呢”

顾少卿眼前一亮,似乎被李沐风一下点开了一条向上的路,拨开原来荆棘,后面居然还有一条宽广的大道。

“刨了”顾少卿喃喃道:“连根给它刨了,在这土地上,再种上杏”

旁听的林凡浑身有些不自在,他有一种说不出感觉,似乎燕王,顾少卿,还有这整个屋子,都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中。他不禁接口问道:“这地这地是什么呢”

“这地”李沐风目光深遂,仿佛藏了无限的秘密,他用一种格外低沉的声调说道:“这地就是千万黎民阿”

编者按:本文中的有些诗歌取于唐诗,请大家不要误会是笔者所为。

还有,上次有朋友说李承乾喝酒说的两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那是白居易所作,年代不对。这个在下承认,不过倒不是在下疏忽了,而是觉得十分切合,不用可惜。呵呵,也就不必深究了吧。

另:这一章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假,很可能会说:“看,又一个打算套用现代制度的。”但是我觉得这其实十分真实,主人公来自现代,他的思想必然有高出时代的地方,否则才不真实。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儿,但是他肯定能想得到,说得出。主人公换作你我,想必也能说出这番道理吧。

第一部雾笼长安 第十七章 来使

“但是这地肯定能长出杏来吗”顾少卿并不知道李沐风用杏树具体在比什么,但是他能隐约把握一个大的块面,一个自己甚至前辈先哲们都没有触及过的方向。只是,真的能够行的通

“是啊这土地,能够长出杏来吗”李沐风在瞬间有些茫然了,他轻声的问着自己。在这年代,把权力交给人民,真的可行吗他不太肯定,但他知道,这将是一个他日后必须面对的问题,他也有信心面对这一挑战。

“能。一定能”他抬起头,坚定的目光透过雕花的木棱投向了远方,似乎看到了并不遥远的未来。顷刻间,他脸上迷茫的神色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是一种自信洋溢的神采。这一刻,他感到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却忘记了他曾经对李陵说过的话:就算能获知一切,也未必能引导它们走向希望的方向。

或许,为了此刻的自信,他在将来终会付出代价。不过,这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顾少卿在低头思索,林凡听得呆呆出神,李沐风正在脑子中勾画着宏伟的蓝图,一时间厅中一阵静默,没有半点声音。

顾少卿忽然笑了一声,在这寂静的气氛中显得格外突兀。李沐风讶然道:“少卿何顾发笑”

顾少卿四下看了看,目光最终定在了李沐风身上。他声音低沉的问道:“殿下一切说的很好。只是殿下怎么以为自己有实施的机会”

林凡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他惶然看着顾少卿,这句话含义很深,深的他都不敢往下想。

李沐风的眼睛忽然精光闪现,死死盯住顾少卿,顾少卿却毫不回避,一双眸子平静如水,迎上了李沐风的目光。

良久,李沐风问道:“少卿怎么以为我没有机会”声音却带着丝丝寒气。

“这是只有皇帝才能做的事情”顾少卿毫不在意,轻轻一笑道:“只是太子登基名正言顺,二皇子手握军权尾大不掉,而殿下有何依凭”

李沐风没有回答,声音冰寒的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有夺嫡之心不怕我打你个蛊惑之罪”挂在嘴边的“少卿”也变成了“你”,显然已经动了杀机。

顾少卿笑了几声,突然嘎然而止,沉声道:“若是少卿看错了,殿下尽可取了我这对眼睛去”

李沐风木无表情的看着他,顾少卿却不动声色。两人静静的对视,良久无言。

林凡却觉得厅里忽然变得很热,一会儿工夫已然汗流浃背。就算燕王向来仁厚,他也觉得自己今天实在是听了太多不该听的话,只是没燕王的命令,他也不敢起身出去。

一声愉悦的笑声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压抑,李沐风笑道:“少卿果然乃无双国士,有胆有识,且不知少卿何以教我”

顾少卿似乎早已料到如此情景,对这番态度变化却是宠辱不惊,神色如常。他拱拱手道:“殿下若想决胜庙算,怕是难矣。但殿下坐拥幽州之地,已然有了极大的资本。”

李沐风淡淡道:“幽州之地苦寒,又与突厥,契丹,奚这三个异族接壤,算什么资本”

顾少卿一笑,道:“怕是殿下言之不实。幽州山峦相环,其间平原广阔,虽有苦寒之地,却算是少数了。且民风骠悍,非关中可比。而这三个异族若用之得当,可倚之为凭。此间关节,殿下怕是早就清楚了。”顾少卿就是幽州范阳人,自然对那里的风土人情熟悉得很,况且李沐风在幽州广施仁政,对异族安抚得当,顾少卿早就上了心了。

李沐风沉默了半晌,叹道:“知我者,少卿也。”心中却是凛然,这顾少卿看事情真是入木三分,心思这般缜密想到这里,他目光复杂的看了顾少卿一眼。

顾少卿却似没有察觉,只是微微一笑。

李沐风忽然站起身来,好似有什么事情犹豫不决,在厅中踱起了步子。他踱了两步,突然下定决心般对顾少卿道:“少卿,你怎就肯定我在这庙算上没有筹码”

林凡也随即站了起来,不敢在燕王面前独坐。顾少卿却依旧坐的安稳,想了想,道:“少卿只是就常理推之,殿下乃非常人,想来必有安排。”

李沐风笑道:“少卿终于也有了不知道的事情”他轻轻走到顾少卿身边,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顾少卿面色一变,凛然道:“此事关系重大,这殿下不必和我说的”

李沐风的看着他,目光中透露着毫无掩饰的坦诚,他诚恳地说道:“此后少卿便是我的臂膀,没有什么不该知道的事情。”

顾少卿面露感激之色,起身拜倒,口中道:“顾少卿感殿下知遇之恩,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沐风伸手一拦,顾少卿只觉一股沛然柔和的力量将自己托起,再也拜不下去了。李沐风拍拍他的肩膀,点点头没有说话。顾少卿感到一种亲切之情油然而生,也是点点头。两人都明白,此刻再也不必多说什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