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5(1 / 2)

加入书签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太子既然想要登基,必定先要铲除威胁,二皇子是第一个,可太子未竟全功,只是把敌人从明处转到了暗处,反而更难对付。这样一来,太子必须迅速扑灭一方势力,否则定是三面夹击之态。现在皇帝驾崩,太子攻打幽州也就不需有什么借口遮掩,而派牛进达来幽州,正是最大的障眼法

顾少卿心思极快,想的异常深远,却是越想越心惊,不自觉额头已然冒出了冷汗。他转过头,干涩的对范柏舟道:“范老,咱们上了大当牛将军定然是毫不知情的,而真正的知情人,怕是正要带兵进攻幽州”

“什么”饶是范柏舟这样沉稳之人,都不禁晃了下禁止子,倒吸了冷气道:“怎么会”

顾少卿艰难的点点头,道:“快去告知燕王,回军瀛州唉,希望还来得及”他怅然的坐了下来,给自己斟了杯酒。嗯顾少卿皱了下眉头,诧异地朝杯中看了看,这酒,怎么竟有几分酸涩

李沐风得到这消息时,已经晚了。关中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瀛州,一路势如破竹。河间一役,燕军大败,瀛州都督孙朗死战殉城,刺史吕融临危受命,率部众死守高阳。此城地处瀛州北部,紧邻莫州,依照吕融的意图,想凭这道防线据敌于国门之外。然而此时的莫州也已经岌岌可危,几座主城勉强组成了防线,城外的大片土地已经无力控制。这使得高阳城深深陷入敌控区域,孤立无援,就像一座风浪中的孤岛。城破,似乎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短短几日,吕融好像老了十岁,皱纹一夜间爬上了额头,发根也有了几星斑白。面对眼下情形,他想得很多,能做的却少,手中无兵,一切都是空谈。而外面的敌军也并不打算放过这座孤城,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根卡在喉咙中的鱼刺,必须将其拔除。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一名士兵慌乱的进来禀报:“大人,敌军攻又城了,比上次还要人多,围城的怕有好几万”

“慌什么”吕融镇定得很,冷然道:“下次再信口开河,我定你个谎报军情,斩立决”

“是”那士兵茫然的看着这位大人,结结巴巴的解释道:“我我当真看得人多”

“多再多也超不出一万人去”吕融的判断是有根据的,关中军打的是闪击战,要的就是让幽州措手不及,如何肯把时间浪费在自己这小小的城池上一时打不下来,也可以先绕过去,等到大局已定,要收拾自己还不容易

“走,我亲自上城头压阵”吕融一拍桌案,站起身来,刚要抬步,却猛一回身,将廊柱上的一把长剑抽出鞘,明晃晃的举在手中。“哪个要敢临阵脱逃,我便用这把剑斩了他”

吕融手中擎着剑,心头却泛着异样滋味。这是他第一次拿剑,即便是武风极盛的初唐,他依旧认为士人比武将来的高贵,然而今天,他却被迫扮演着自己从来不屑的角色了。

可这把剑当真沉重,他心中想着,原来武士的剑竟有这样的重法外面是一万敌军,照他的说法,似乎不足为惧。可吕融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门面话罢了,敌兵一万,可自己呢三千不到这高阳城又是破烂不堪,城墙低矮,何以据敌

喊杀声震天动地,阳光都被扬起的战云遮蔽,天空一片浑黄。光线被弥漫的尘烟散射开去,使得高阳的暮春时节竟是如此燥热。

不时有流矢自空中划过,甚至有一次,一只长箭险些刺穿吕融的身体,却无巧不巧的钉在他横在胸前的长剑上。吕融呆了呆,低头看了看手中剑,眼中射出异样神采。他突然将长剑一举,高喝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无数飞矢自他身侧掠过,竟无一射中。

手中官兵见看似手无缚又鸟之力的刺史如此刚勇,心头先是一惭,继而一股锐气自胸中涌起,人人奋力争前,终于杀退了这一波进攻。

“大人您不能呆在这里了”几名亲兵死命将吕融拉下城头,吕融也没反抗,木然被他们扯下阵地,只是盯着手中长剑发楞。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吕融喃喃自语,一汪热泪汩汩自眼角淌下。这两句话是当日在河间,都督孙朗与城携亡时所说,此刻的吕融终于明白了孙朗那是的心境。

“大人”一名士兵跑来,躬身道:“城内有个人要见您,说是让您过去一趟。”

“不见”吕融正伤心,又觉那人说话狂傲无理,这小小高阳有什么人能令他一个刺史亲自拜见

那士兵犹豫了一下,又道:“是个契丹人。”

“契丹人”吕融一愣,挥袖道:“那也不见”

那士兵应了一声,转身刚要离去,却听吕融道:“等等是几个人”

“一个人,是个汉子。”士兵想了想,又补充道:“又高又壮,还秃着头。”

“他想见我,会有什么事情”吕融皱了下眉,道:“你带他过来”

“这”那士兵迟疑了一下,并没立刻应命。吕融明白他的心思,无奈地摇摇头道:“我又没让你一个人,多带些人,让他过来”

那士兵一听,立刻点头应了,转身朝远处跑去。

吕融心头诧异,这高阳远离北部,怎么有契丹人出没,还点了名要见我

时候不大,一群士兵围着一名壮汉拉拉扯扯走了过来。显然,那汉子并不把这群军士放在眼里,高昂着头,直要把眼睛高过头顶。

那士兵朝吕融道:“大人,人带来了。”吕融点点头,却听那汉子咧嘴一笑,道:“要不是老子有事,谁还怕了你们”说着话,把目光投向吕融,道:“你就是这城里最大的官了”

吕融一皱眉,心道这蛮子好没礼貌,却有得出一个结论,原来这契丹人并不认识自己,也没指名点姓要见他吕融。他勉强点了点头,道:“我是本州刺史,你找本官何事”

那光头汉子道:“我家小姐要见你,你跟我来”说罢转身就要走。周围士兵哗的将他围了,汉子一瞪眼,回头看着吕融。

吕融一边琢磨他的话,一边打量他。莫非,他哪个官家小姐家里用的契丹奴仆可契丹民风骠悍,断没给人做仆人的道理。若不是那样,又是谁能驱使这条大汉呢看着汉子身上犹带着几条刚刚结疤的刀伤,越发拿不定此人身份。

想到这里,他朝士兵挥挥手,给这汉子让开一条出路。那大汉也不说话,迈步走在前面,吕融在身后跟随,随之而去的还有一大群卫兵。

高阳城也不大,转了几转,汉子进了一条小巷。吕融跟了进去,见巷子尽头隐约还站了几个人,他迟疑了一下,稍稍放缓了步伐,和后面的士兵走到了一处。

待走近了些,吕融又是一愣。算上刚才的汉子,对面一共七个人,里面还有两名女子。看身上装束,竟全是汉人,不知为何这契丹人会同他们搅在一起。

站在前头的女子大约双十年华,俏丽端正,一双秀眉十分浓密,又显几分英武。她身形较一般女子略高,一身黑色武士服,外面罩了件大红披风,更显得英姿飒爽,气度不凡。只是嘴角衔着一丝冷淡的笑意,看似不好说话。

另一女子在她身后探出头来,年纪明显幼小。她容颜甚为秀美,一双大眼睛眨来眨去,忽闪出无限风情,惹人怜爱。

吕融拿不定她们的身份,迟疑着问道:“我便是瀛州都督吕融,可是你们找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