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2 / 2)
再定睛一瞧,那栅栏门上方有一块木匾,上写着三个大字长卿斋。
此时,司马晴川停下了脚步。
唐宋也停了下来,嘴里喃喃地说道,“长卿斋,看来这主人是将司马相如烙印在骨子里了。以其字取为斋名。到是颇妙”
司马晴川闻言不由得一愣,他竟然能一语点破玄机。不过,想到他给残缺上林赋填写的那三句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时的唐宋,已然猜到这长卿斋的主人是谁了。除了那司马文还能有谁呢。
这个大家族的家主,却居住在这样一个院落内,与外界隔离,没有喧嚣,没有车马声,甚至连蔬菜都是自给自足。
此情此景,到是让唐宋不由得想到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那篇名作陋室铭。
此时,一阵轻风吹来,传来清脆的树叶碰撞声,以及股股醉人的菜花香。
司马晴川正准备提醒唐宋两句应该注意的事项时,却听到了一生都难忘的声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单是这两句,已然让司马晴川叹为天人。他竟然当真出口成章,原来传言是真的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唐宋上前一步,来到一块长着青苔嫩草旁,接着朗声道,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饶是司马晴川满腹经纶,此时也是瞠目结舌。
唐宋深吸了口气,微微抬头望天,接着感慨道,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木屋内,最近颇为烦燥的司马文,听到这里,整个人已经变得精神焕发,与之前宛若两人。
内心里,已然连说了三个好字。
怪不得,早上窗前有喜鹊报喜,原来是有高人造访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支压一声,木屋的门被人从里面拉开,随即一袭青衫装的司马文面带笑意,亲自前来为这位高人打开了栅栏门。
不过,当看到心中高人的年纪后,顿时一惊。
“后生可畏啊”心里司马文喃喃地说道。
“今早老夫就听见喜鹊报喜,果然有高人造访啊。请进,快请进”司马文很是谦逊地说道。
这到是让唐宋有些不知所措了。一个大家族的家主,而且还是魔都三大家族之一的家主,竟然跟自己说请进,还称自己为高人
这说出去,只怕三岁孩童都不信。
可是,他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这也可以看出来,司马文为何能够经营如此一个庞大的经济帝国了。不骄不躁,永保初心,待人如宾。
唐宋急忙回礼,面带笑意道,“爷爷,您请您请,我不过随口胡言罢了。”
“被人叫了这么多年爷爷,今天这声爷爷,却是老夫这些年来,听得最舒心最舒畅的一声”司马文哈哈一笑道。
司马晴川闻言,不由得撇了一下嘴。敢情,我这些年都白叫您爷爷了,您老到底是谁亲爷爷啊这才跟唐宋见一面,就如此偏心,也太没有天理了吧。
司马文这番话,若是被职场旁人听到,立马会三叩九跪行大礼认他当干爷爷。这司马文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再说了,认了这么一个干爷爷,房子车子女子还用愁吗
这层意思,唐宋自然听出来了,不过,他想的却是,这个司马文好不地道啊,一见面就想占我便宜,叫你声爷爷那是出于礼貌,你丫的还登鼻子上脸了“那我就只能改称呼了,老人家,对就叫老人家”唐宋一本正经地说道。
闻言,司马晴川一惊,他竟然不领爷爷的情
就连自认为看破一切的司马文也不由得一愣啊,老人家,这是什么称呼,似乎很多年没有听到过了
“也罢,高人想怎么叫就怎么叫吧,只不过是一个称呼而矣”司马文爽朗地说道。
“当真”唐宋却再次开口说道。
闻言,司马晴川有种想掐死唐宋的冲动。你一根筋啊,写诗填赋的智商去哪儿了会说话不
“当真”司马文很久很久没有遇到这么一个有点意思的人了。这个很久他已经忘记是多少年了,三十年还是
“其实,我最想叫你老头”
“唐宋,你休要得寸进尺”司马晴川顿时就勃然大怒了,在她的心中爷爷就是神格一样的人物,从小到大,她最崇拜的人就是爷爷。而如今,一个年纪跟自己相仿的人,竟然叫自己爷爷老头,简直无法可忍。
如果司马文不在场,司马晴川一定会让人撕烂唐宋的嘴的。
“唐宋,我记住这个名字了”司马文扭头瞪了一眼自己的孙女,顿时司马晴川就闭口不言了。
这样的眼神,司马晴川印象中,上一次爷爷瞪自己那是几年前来着
木屋,木桌,木椅,木床
屋内唐宋看到的一切,都是木制品,极为平凡,就像寻常百姓家一般。只不过,如果非要说不同的话,那就是木质地面极为干净,一尘不染。
唐宋跟司马文均已落坐,而司马晴川却站在爷爷身后,一动不动。
司马文盯着唐宋道,“高人。”
“那个,您叫我名字就行。”
“好吧,唐宋,敢问师从何人啊”司马文觉得,这个唐宋出口成章,必然是有高人指点,其小小年纪已然有如此才华,那么指点他的那个老师,岂不是真正的学富五车。
唐宋笑了笑,“其实,我是自学成才。”
自学成长司马晴川凤眸微微眨了下,眼神中充满了质疑与不信。
自古文人多毛病,这一点司马文很清楚,于是便笑了笑,道,“那你上的哪所大学导师又是何人呢我虽然年长些,这有名的学校里的名师,还是认识一些的。或许,我们还真有些渊源呢。”
唐宋苦笑,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那个,其实,我大学没上完,就被学校给开除了”
闻言,司马晴川险些笑出声来。
不过,对于这番话,司马文却不信。没有上过大学没有老师指点,你当我司马文白活了这么多年啊
“唐宋,刚才大作,可有题目啊”司马文问道。
“陋室铭”
司马文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思量片刻之后,突然兴起,道,“晴川,研墨”
木桌,笔、墨、纸、砚,样样皆有。一袭旗袍装的司马晴川如同书童一般,安静地在那里研墨,手法娴熟,力道不轻不重。
将纸平铺好,凝神注视片刻后,司马文提笔蘸墨,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竟然一气呵成。
唐宋很纳闷啊,自己就有感而发地朗诵了一遍,这司马文竟然都记住了,如此年纪,这脑子竟然还这么好使
停笔之后,望着这篇陋室铭,司马文的眼神越来越诡异。
单从表达来看,它则是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
从写作技术来看,区区八十一个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流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从线索看,以惟整整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始终
想到最后,这司马文的眸子中竟然露出了一丝崇拜之色。
但下一秒,看到唐宋的年纪后,不由得疑心再起,这真的是他写的吗而且那么短的时间,几乎没有思考没有揣摩不不,这绝对不是他写的,而是那个指点他的老师。
当然了,既然对方不想明说,那司马文也不再追问,笑了笑,盯着唐宋说道,
“唐宋,能让晴川把你带到我这儿来,想必一定各法皆通。来,你来点评下老夫的字如何”
司马文一言一出,司马晴川就不得不开口了,
“爷爷,我带他来,其实是因为上林赋。”
唐宋看得清清楚楚,这司马文的表情在这一瞬间变了数变,先是惊讶随即恍悟,最后却又是惊讶。
什么情况
唐宋有点不知所措了。
第七十四章:上茶,上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