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1 / 2)
走。
这令明教的普通教众对岳无笛越来越尊崇敬仰,而明教高层,也深刻体会到了拥有一位武功高绝的教主对明教的重要性,都渐渐心悦诚服。
这种诚服,在前任钟教主去世的那一天起,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钟承志死了,对于明教众人来说,尽管早已做好了准备,但是却仍不免悲痛。
毕竟,钟承志担任明教教主数十年,虽无大功,却是带领明教在如日中天的白驼山庄的虎视之下,得以保全,这本身也是一种功绩。
幸好,一位年少而却武功奇高,并有种种奇思妙想,总是为明教规划着种种大好蓝图的新任教主,让众人看到了明教走出西域,回到中原的大好前景,或多或少,冲淡了因钟承志的去世而带来的悲伤。
而这位新任教主,此刻却坐在光明顶总坛大厅的台阶之上,在他下面,众多明教高层一一按位次站立。
如同朝堂一般,众多明教高层,向岳无笛汇报着各种重要的教务,包括经济堂所辖各支商队在这几个月的发展状况。
总的来说,有明教弟子作为镖队护卫,经济堂下的商队,往来于西域各国和中原大地之间,一直都很安全。
这几个月之中,也为教中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尝到了甜头的明教高层,纷纷向岳无笛请求,扩大经济堂所辖商队的规模和数量,以此增大财源。
见到这种状况,岳无笛的心中颇为满意,当下就具体情况,对众属下的请求,一一作出回应。
这一场议事,从清晨一直到了日上三竿,才堪堪商议完毕。
岳无笛正要宣布结束,却见陆绝尘越众而出,抱拳道:“教主,属下有事禀报。”
岳无笛眼睛一凝,总坛和韩侂胄之间的联系就是由陆绝尘负责的,他此时有事禀报,莫非是中原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想到这里,岳无笛当即便问道:“何事”
陆绝尘道:“韩左使传来消息,说全真教主王重阳王真人已羽化飞升,各路武林人士,此刻都聚集在了终南山下,意图抢夺九阴真经。”
岳无笛心中一凛,脱口而出,道:“王重阳死了第一次还是第二次”
明教众人一阵目瞪口呆,全都吃惊地望着这位令他们又敬又畏的新任教主,表情全都僵住。
人,还有死第二次的
半晌后,还是陆绝尘反应了过来,他勉强回道:“教主,王真人是第一次死。”
“哦”岳无笛点了点头,道:“那就好。”
众人再次石化,不知说什么好。
“教主,王重阳已死,九阴真经便是无主了,我们明教要不要出手,抢夺真经”陆绝尘问道。
岳无笛沉吟片刻,还未说话,五散人中的古冠道人上前道:“教主不可,九阴真经风波太烈,一旦卷入便是后患无穷,前任钟教主早有决令,凡我明教弟子,不可争夺九阴真经。”
岳无笛脸色淡淡,看了古冠道人一眼,却没有说什么。
沙通天却上前道:“不然。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我们有岳教主在,即便是欧阳锋我们都能不惧,难道还怕九阴真经带来的麻烦吗”
说着,又向岳无笛道:“教主,属下认为,我们明教应该争夺九阴真经。”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两名惊世高手
岳无笛略微看了沙通天一眼,在明教众高层之中,沙通天算是最早和自己有一些交情的,虽然曾被自己利用,但是自从自己继承教主之位以来,沙通天是第一个真正向自己归顺的。
岳无笛抢夺万寿道藏,真正的目的显然就是九阴真经,这一点,明教众人都是心知肚明,而沙通天当然也不例外。
既然岳无笛对九阴真经有兴趣,沙通天又岂会出言阻止,他当然是极力赞成的了。
见沙通天表态,白夜和王猛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也是抱拳说道:“属下也赞成此事,黄裳抢了我教的圣火令,如若我教能将他留下的九阴真经抢来,那也算是出了一口气了。”
此言一出,满座都是骚动了起来,一时间,纷纷便有人出言赞同。
岳无笛淡淡一笑,道:“此话有理,我明教和黄裳之间,仇怨不可谓不大,我教之所以迁至这般西域绝地,全都是拜那黄裳所赐。”
“时至今日,黄裳定然已不在人世,他的遗物,也就只有一部九阴真经了,若是能将此经抢到手里,庶几可以告慰历代先教主的在天之灵了。”
“教主英明。”以四王为首,明教高层纷纷抱拳道。
就算是冷峻如冰山的石中卿,和刚才还出言反对的古冠道人,在这种情势下,也都没有再特立独行。
“好了。”岳无笛摆摆手,道:“九阴真经毕竟非同一般,武林中人人都想得到,为此不惜性命。现在王真人去世,武林中也再没有人可以镇压群雄,我想。此次风波,一定是非同小可。”
“所以,未免让我教卷入这场风波之中,本座决定,此次行动由我一人前去。本教弟子,一概不得出手争夺九阴真经。”
“教主。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明教众人惊呼,纷纷出言劝阻。
“呵呵。”岳无笛轻笑,道:“放心吧,本座若是孤身一人行动,便无人奈何得了我。”
众人一怔,这才想起他们的这位年轻教主武功高绝,断然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这才释然。
安排好明教教务之后,岳无笛只身一人。便下了光明顶。
仍旧是一身黑色薄衫,黑色披散,行走在西域大地上。
岳无笛的脚力极快,他担心去得晚了,王重阳真的死去,而九阴真经又被周伯通给带走。
一路疾驰,夙夜不停,几日几夜的工夫。岳无笛便从西域昆仑山,赶到了终南山脚下。
终南山因全真教坐落于此。本来就是繁盛之地,香客信徒,络绎不绝。
但是最近这一段时间,却是因为全真教专门下达了通告,闭门谢客,因此。这条官道上,也不再像昔日那般人满为患了。
但是也并非全然没有人,只是,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都透着古怪。
不说装束上五花八门。或是和尚,或是道士,或是满脸凶横的彪形大汉,又或是看似柔弱的青年书生。
尽管这些人三教九流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竟然都带着兵刃。
就算明面上没有背剑挎刀的,也都在腰间鼓鼓囊囊地贴身藏着武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