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75(1 / 2)

加入书签

到之处,血流成河,兵锋所指,无人可抗,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杨康叹气道:“欧阳公子所言不错。当今之世,确实以蒙古人最强,而且铁木真厉兵秣马,念念不忘南下,父皇每次与本王谈及此事,总是夜不能寐啊”

欧阳克眼珠一转。问道:“然则太子殿下,似乎已有了对策”

杨康一笑,道:“欧阳公子果然聪明,本王却是有了一个想法,只是这个想法要实现,还得仰仗诸位之力”

这回不仅是欧阳克。连彭连虎、梁子翁等人也都纷纷动容了,他们只是一介江湖草莽,难道还能有这样大的能耐,改变大金国的国运么

欧阳克问道:“却不知殿下这个想法,究竟是什么”

杨康没有回答,而是道:“先前本王所问的问题,乃是天下各国的实力。欧阳公子说蒙古人最强,当然没错。只是,这个问题毕竟还没有答完。欧阳公子认为。我大金与南朝,又是孰强孰弱”

“这”欧阳克皱眉,犹豫道:“金宋互为敌国,已有百年。期间两国交战无数,总是金国胜多败少,当年靖康之战,更是俘虏南朝二帝”

“呵呵。”杨康却是淡笑了一声,道:“欧阳公子不必顾及本王的面子。大金往日对南朝来说。是上国。可是今时今日,却又大不相同啦。”

“十多年前。南朝开启北伐之战,半月之间,掠地数千里,这等战力,比起蒙古人丝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后来十万北伐军。更是打到了中都城下,我父皇临危受命,不得不求救于蒙古人,完颜彝将军,就是那次求援的使者。”杨康这句话已经毫无遮掩。连“调兵”都不说了,直接说是“求救”。

“可是后来的情况呢,本王相信不但欧阳公子知道,在座的各位,应该也都知道。”

“铁木真七万铁骑,固然是阻挡住了南朝北伐军的兵锋,但是也折损了三万余人,和南朝北伐军,可说是两败俱伤,甚至铁木真的伤亡,还更惨重一些。”

话说到这里,不但欧阳克明白,就连彭连虎,也都听出了杨康的话中之意。

“太子殿下是觉得,南朝的军力,比我们大金更强么”

杨康苦笑道:“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便是如此。我大金虽在北伐之战后,苦练了新军,新军的战斗力,也的确是比往日大有进步。”

“但是,去年草原一战,面对如狼似虎的蒙古人,却是不堪一击而南朝呢,十余年前,他们新操练的北伐军,却是丝毫不逊色于蒙古铁骑呢这两下一比较,谁强谁弱,难道还不是很明显么”

众人闻言,都沉默了下来,杨康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因为都是事实。

杨康的声音再次响起:“近一年来,无论是本王,还是我父皇,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南朝的新军,会比我们大金的新军强上这么多同样是经过了辛苦训练,为什么效果相差会那么大”

欧阳克忽然道:“这当然是训练方法的原因了。同样一个人,练十年庄稼把式,与练十年九阴真经,那效果当然是天差地别。”

杨康点头道:“欧阳公子说的不错,本王和我父皇,也都是这个想法。”

梁子翁道:“太子殿下,莫非是要我们去捉几名南朝将领过来,逼问练兵之法”

众人闻言,都有一种恍然之感,均觉得梁子翁此言不差。

谁知杨康却是摇头失笑道:“我们就算得到了南朝的练兵之法,也顶多练出一支不下于北伐军的强军,无论如何,也超不过南朝,自然也超不过蒙古,那又有什么用”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大奇,若不学习南朝的练兵之法,难道学习蒙古的练兵之法么蒙古人从小生长在马背上,天然的骁勇,可不是训练出来的

杨康道:“自然是有更胜过南朝北伐军的练兵之法,本王才会舍弃北伐军练兵之法不要。有珠玉在前,又岂能去取瓦砾”

众人听杨康将北伐军队的练兵之法比作瓦砾,更是惊奇,都好奇那所谓的珠玉又是什么竟然能比北伐军的练兵之法更强

杨康道:“这个珠玉,自然还是在南朝的地盘上,只是南朝君臣,都没有重视罢了。”

见众人一副不解之色,杨康继续道:“诸位可知,宋朝开国至今,最杰出的大将是谁”

这个问题,当今世上,恐怕无人不知,梁子翁脱口而出道:“当然是岳飞了”

“不错,正是岳飞”杨康笑着点头。

欧阳克神色一动,道:“那道殿下知道,那岳飞还遗留了什么练兵之法不成”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客至

杨康一笑,道:“欧阳公子猜的不错。父皇和本王查阅了许多史料,有些还是当年南朝软弱之时,他们的官员送过来的。”

“从那些史料之中,本王得知,当年岳飞惨死风波亭中,临死之前,曾遗留下了一部兵书,里面记载了岳飞练兵打仗的毕生心得,甚至可能,还有背嵬军的训练之法”

背嵬军的训练之法

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那样逆天的东西,居然还在世上

当年朱仙镇中,背嵬军以五百之数破金兵十万而且破的还是金兀术时代的强悍金兵那样震古烁今的战绩,委实令人可畏可怖

如果能得到这支军队的训练之法,那大金也许就真的能和灭国无数的成吉思汗一争高下了,打败南朝,更是不在话下

“太子殿下,请问这部兵书现在何处”众人纷纷问道。

杨康一笑,众人纷纷醒悟,自知有些孟浪了,这样的机密,杨康自然不会轻易说出来。

杨康却道:“此事还须仰仗诸位之力,这部兵书的所在,虽然机密,但诸位都是本王信得过的人,自然不须隐瞒。”

众人闻言,都觉得心中一暖。

就连欧阳克,也暗暗觉得这位太子殿下用人不疑,颇有人主的气魄。

“这部兵书,被藏在南朝临安皇宫中的翠微亭之中,这是本王从众多史料之中,推测而得的,纵有偏差,也不会太大。但具体是在哪一处,还须我们到了临安皇宫之后,再仔细寻找。”

众人都是点头。而后纷纷道:“定为太子殿下夺得此书”要是能帮杨康夺得这部兵书,那必然是奇功一件,到时封侯拜将,都不是不可能的。

杨康当然满脸都是笑意。

欧阳克忽然问道:“殿下,在下却还有一个疑问。”

“欧阳公子但说无妨。”杨康笑道。

欧阳克道:“十余年前,南朝北伐大胜之后。便即还都汴梁,临安皇宫之中,只怕有许多物什,都被搬到了汴京皇宫了吧那岳武穆的遗书,会不会也”

此言一出,众人都纷纷有些担忧。

杨康却是笑道:“这一点,本王也考虑到了。但是大可不必担忧。因为这部兵书一直是被藏在极其隐蔽的地方,而且当年岳飞是蒙冤而死,他的遗物。谁也不敢泄露。所以南朝之中,应该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