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00(1 / 2)

加入书签

城的生活很不错。

“清扬,你变黑了,我可真的是没有想到啊。”

“淮斗兄,这次真的是对不起你了,让你陪着我跳火坑啊。”

“不要这样说,这一路上我仔细观察过了,山西境内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看样子流寇肆掠,很是厉害,可延安府境内很是祥和,到处都有生气,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结果一路走来,情况都很好啊,你可真的是厉害,不到一年的时间啊,这么大的变化,我不过是沾你的光,还要感谢你啊。”

“千万不要感谢我,等你知道延安府面临的情况,怕是要骂死我了。”

郑勋睿没有啰嗦,径直开始介绍延安府面临的情况,他没有任何的隐瞒,说的非常直接,若是其他人到延安府来,他不会说的如此的详细。

听完了情况,杨廷枢的脸色有些发白。

“清扬,依照你的说法,这岂不是死路一条吗,能够维持到春节之后,还有几个月怎么办,难不成伸手找朝廷要救济啊。”

“救济不可能有了,你也别抱幻想了,吴甡大人给的五万石粮食,就是全年的救济,多的根本没有。”

“那岂不是不能够维持下去了,要是真的没有办法了,那就只有清理一部分的流民了,总比让延安府彻底乱了要好啊。”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到最后一刻,万万不要实施的,办法我来想,不能够让你刚到延安府,就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我给你说这么多,只是让你知道实际的情况,办法我已经有了,就看这几个月的效果了,要是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那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清扬,我已经上任了,应该要履职的,不能够看着你忙碌,这样,我找到爷爷想想办法,南直隶应该是能够支持一些的,至少拿出来一些粮食问题不是很大。”

“嗯,这个想法不错,只要是粮食,能够讨到多少是多少,吴甡大人调拨的五万石粮食,我全部都留给你了,不过玉蜀黍和甘薯,我全部都要带走,府衙的粮食,我一颗都不会带走的,全部都留给你,这些粮食,维持到来年的正月,没有一点问题的,接下来的缺口,我们共同来想办法。”

杨廷枢点点头。

“清扬,你到陕西也有一年时间了,应该要将家眷接过来了,老是一个人在这边,生活无人照顾啊。”

“我也想啊,可目前不行啊,条件不成熟,你到延安府来,条件已经很不错了,去岁我来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艰苦啊,看见的百姓,脸色都是木然的,和活死人差不多,那个时候我等于是调到冰窟里面去了,现在的情况好了很多,只要坚持下去,不出两年的时间,延绥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清扬,我就知道你会照顾我的。”

“不要太乐观了,这大半年的时间,就是关键时刻,要是能够熬过来,前途一片光明,要是不能够熬过去,你我都准备灰溜溜的回到京城去。”

接下来,郑勋睿详细介绍了延安府州县的官吏,马祝葵、孙启萌、刘世杰、李攀龙都官员都是不错的,只是主动思考的能力差了一些,能力最强的是鄜州知州黄辉旭,其次就是绥德州知州罗昌洛和葭州知州李长顺了,毕竟是进士,学识还是强很多的。

至于说巡检司的情况,郑勋睿也详细介绍了,肤施县巡检司军士的素质是不错的,遇见紧急情况了,能够很好的应对,此外就是清涧县巡检司的力量很是不错,李攀龙五月被朝廷正式任命为清涧县知县以后,狠抓了巡检司的建设,让军士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

按照郑勋睿的安排,延安府重点防御的分为三块,神木和府谷为一块,保留了守备衙门,清涧为一块,负责葭州、绥德、米脂和吴堡等地的协调防御,肤施县为一块,负责协调其他的地方,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开销。

杨廷枢到来之后,这样的防御整形会做出一些调整,神木和府谷一块的防御将要撤销,榆林卫可以直接负责,而且能够涵盖葭州和米脂,如此延安府境内的防御,仅仅保留两个重点,那就是清涧县和肤施县,如此能够涵盖到所有的地方。

郑勋睿和杨廷枢足谈了一天的时间,介绍了所有的情况,杨廷枢的能力也是很强的,而且知道朝廷之中的很多事情,从南直隶也能够得到帮助,应该说这些对郑勋睿和延安府都是很有利的。

翌日,郑勋睿离开了肤施县,前往榆林卫。

杨廷枢送出去了很远,包括马祝葵、孙启萌和刘世杰等人,至于说沿途的延川、清涧、绥德、米脂等地的官吏,都是全部出州城或者县城相送的,郑勋睿在延安府一年左右的时间,让这里的面貌彻底改变,诸多的官吏是心服口服的。

第一百五十三章榆林边镇

郑勋睿想到解决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互市,当然他的这个互市,和朝廷的理解有所不同,那就是互市由官府直接掌控,进行交易,暂时不准民间的互市,官府从中获取了收入之后,拿银子购买粮食,满足庆阳府、延安府和榆林镇所需要的粮食。

这是他认真思索之后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做法,和朝廷的规矩有些不符,毕竟朝廷之中的大人,对互市的建议,是让商贾操控,而且是建议彻底免掉商贸赋税的。

郑勋睿可不会这样干,他不是傻瓜,既然身为延绥巡抚,那么这里就是他说了算。

榆林卫驻扎的地方,和蒙古部落互市,有着天然的优势。

草原部落缺少粮食,缺少盐铁,多的就是黄金白银珠宝,此外郑勋睿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大胆的购买战马,手中有粮食,拿来交换,绝无问题,高价的粮食,得到了黄金白银,再从南方大规模的购买粮食。

玉蜀黍和甘薯,在草原上一定是宝贝,前来互市的蒙古部落会蜂拥而至。

蒙古遭遇了雪灾,正在深渊挣扎,这个时候的互市,就是敲竹杠的时候,郑勋睿不会客气,该出手的时候,就要出手。

郑勋睿来到延绥镇,驻扎在巡抚衙门。

郑锦宏早就打好了前站,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从米脂县进入榆林镇,郑勋睿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仿佛又进入到了一个原始的部落,或者说是一个乞丐部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