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3(1 / 2)
拔的,若是我行我素,对谁都不在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那你就不要做官。
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是巡抚衙门的知事,主要负责的事宜是上传下达,收集和整理省府州县的诸多文书奏折,整理分类之后,承奏给巡抚大人。
要说知事这个职位,本是没有多大权力的,可要是知事得到了上官的注意,那就不一样了,省府州县的文书很多,除开是特别紧急的文书,其余的就不好说了,上官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一份文书都仔细的阅读,是不是仔细看文书,就得益于知事如何的整理了,让上官感觉到文书重要,那自然是要看的。
偏偏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的身份不一样,他们是郑勋睿的姐夫。
不仅仅是巡抚衙门的官吏,就连徐望华都很是注意,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整理的文书,全部要送到徐望华这里,由徐望华再一次的整理,一般情况下,徐望华都是按照两人整理的文书来处理的,提出处理意见之后,呈报给郑勋睿,特别紧急的文书才会亲自处理。
这就让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的身份水涨船高。
身份不一样了,意味着收入也大大的提升了。
三司、府州县衙门,送来文书的时候,首先都要找到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美言一番、送上一些礼仪之后,期盼事情得到很好的处理,特别是那些恳求得到钱粮救济的文书,要知道这些文书若是能够直接送到巡抚大人的手里,很可能就得到了更多的救济钱粮。
这人都是容易膨胀的,特别是手中有了权力之后,而且这种权力很是关键。
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原来根本没有受过什么挫折,他们的家同样在江宁县谷里镇,家境还算是不错,从小就是读书,很少关心其他的事情,好几次的府试没有能够通过,遭受了一些磨砺,可这样的磨砺,是每个读书人几乎都经历过的,说起来根本不算什么的,后来得到郑勋睿的举荐,到国子监去读书,更是每日里都在国子监,闲暇的时候到京城周遭转转,没有真正了解百姓的疾苦。
两人的性格差不多,不算是那种很专注和刻苦的人,做事情得过且过,没有太大的志向,因为读书不是很出色,自然也没有收到特别多的关注,包括在国子监都是这样。
骤然得到关注,这让两人有些飘飘然的感觉了,这种得到重视的滋味是不一样的,尽管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身边说好话的人多了,兜里的银子多了,被吹捧的时间多了,若是没有自控力,是很难抑制住自我膨胀的。
两个月之后,清理冤狱的事宜接近了尾声,该处理的官吏基本都处理了,刑部的敕书也来了,那些犯事的官吏,大部分都是流放充军,这样的处罚是非常厉害的,没有特殊的关系,几乎就没有什么活路了,要知道漫长的流放路程之后,就算是到达目的地,遭受的也是非人的待遇,很多遭受流放处罚的官吏,因为难以忍受,选择了自尽。
巡抚衙门的主要精力,放到了救济流民的方面,如此情况之下,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的事情多起来了,很多时候,就算是到了夜里,两人还要整理繁多的文书。
不过两人的境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接受的礼仪开始多起来,兜里有银子了。
每日里休沐的时候,两人都是选择在外面的酒楼去吃饭,毕竟酒楼的饭菜,比巡抚衙门的饭菜要好一些,当然仅仅是依靠俸禄,两人是不可能到酒楼去吃饭喝酒的。
陪着两人到酒楼去吃饭喝酒的官吏也渐渐多起来了,熟悉之后,相互之间的交谈也慢慢变得多了,一些官场上的规则,以及敛财的手段,在吃饭喝酒的过程之中,渐渐的就说出来了,也让两人的见识大不一样了。
这样的转变,赵单羽和梁兴力是高兴的,当初他们来到陕西的时候,可没有想到这样的待遇,他们的想法是能够留在京城,只要郑勋睿给文震孟说了,将他们留在京城就是小事一桩了,尽管说在京城做事情,享受不到什么好的待遇,但京城的条件很好,可他们偏偏来到了陕西巡抚衙门。
到了这个时候,两人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妹夫郑勋睿是陕西巡抚,他们就收到了众多官吏的追捧,办什么事情都是方便的,都是能够得到支持的,所以说当初文震孟让他们两人到陕西来,其实是为他们考虑的。
想明白了这一层,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的工作热情骤然提升起来,晚上加班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当然他们这个加班,是能够得到不少报酬的。
安心下来之后,两人的想法也出现了变化,毕竟家眷没有在身边,加上他们特殊的身份,让他们不敢在青楼胡作非为,吃好喝好之后,精力总是要发泄出去的,若是这样的时间长了,两人也是难以控制的。
可就算是受到了诸多官吏的追捧,赵单羽和梁兴力也不敢直接在郑勋睿的面前提出来这样的要求,按照朝廷的规矩,他们只是从八品的官员,没有资格携带家眷,所以说想着达到目的,还要从其他的方面着手。
第二百三十四章诱惑
吏部的敕书终于到了,出任西安府知府的,是户部主事史可法。
这个任命,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但在郑勋睿的预料之中,因为他向吏部举荐了史可法。
史可法曾经是西安府衙的推官,崇祯五年末的时候,时任巡抚的吴甡举荐,让其出任了户部的主事,两年多时间过去,史可法没有得到提拔,估计在户部的表现也就是一般,这个时候郑勋睿举荐其出任西安府知府,不管怎么说,从品阶上面是大大提升了一步,从六品的主事提拔为正四品的知府。
史可法熟悉西安府衙的情况,出任知府能够很快开始理事,再说史可法有着很不错的优点,那就是公正清明,缺点也明显,就是优柔寡断,大事情上面往往不能够痛下决心,这方面郑勋睿无所谓,他需要的是一个清正廉明的知府,不需要一个独断专行的知府。
史可法到西安府城上任的时候,郑勋睿专门找到其谈话,说到了西安府城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史可法非常吃惊,想不到西安府衙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要知道他当年在这里的时候,问题虽然有,但不是很突出,远不到如今的程度。
史可法上任之后,很快开始着手整顿官吏,在郑勋睿的支持之下,西安府衙的风气为之一振,官吏的作风好了很多,办事效率也明显增强,特比是在安抚百姓和注重农业生产方面,有了明显的成绩,这也让郑勋睿放心不少。
三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完全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两人甚至长胖了,写给家里的信函,也都是报平安的,当然他们的家眷是绝对放心的,毕竟两人在郑勋睿的麾下做事情,肯定不会遭受什么委屈,也不敢乱来。
六月初一,气候已经很热了,西安府城的气候有些干燥,这种干燥加上炎热的气候,让赵单羽和梁兴力有些不适应,初一到初五是休沐的时间,巡抚衙门没有太多的事情,两人也可以好好的歇息调整。
一大早两人就离开了巡抚衙门,到茶楼去打发时间了。
茶楼里面的戏曲让两人很感兴趣,那慷慨激昂的秦腔,听起来很有味道,家眷没有在身边,遇到休沐,他们只能够在茶楼、酒楼和青楼里面打发时间。
茶楼里面演唱的是铡美案,这一出戏曲唱腔很高,故事情节也是很不错的,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看的很是入迷,作为南方人,他们来到西安之后,才真正接触到秦腔,对于这种腔调很高的戏曲,有了一些独到的认识。
一名中年人来到了两人的身边,抱拳行礼,打过招呼之后,在两边身边坐下了。
茶博士很快上来一壶茶,放在了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面前的桌上,两人很是奇怪,他们已经点过一壶茶,目前暂时不需要。
中年人笑着开口,说这是他请两人喝的茶,不妨品尝品尝。
倒出来的茶,有着一种独特的清香味道,这种清香味道,很快引发了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的嗅觉和味觉,这是西湖龙井茶,两人在江宁县的时候,能够时常喝到龙井茶,但来到了西安之后,几乎就没有见到过龙井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