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8(1 / 2)

加入书签

面容严肃的开口了。

“秦夫人,马将军,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接下来继续围剿张献忠才是最为重要的,本官接到了杨贺的禀报,几天时间过去,杨贺没有发现张献忠的踪迹,大竹方面也没有任何的消息,这很是奇怪啊,房县到梁山,也就是一百六十里地,王小二已经带领斥候侦查了很多的地方,没有丝毫发现,难道说张献忠如此厉害,已经过了大竹,朝着渠县或者广安方向而去了吗。”

秦良玉走到了地图前面,马祥麟也跟着走过来了。

地图上面标注了不少的图标,这些都是相关战斗的安排部署。

马祥麟看了看地图,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说话了。

“大人,末将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郑勋睿和秦良玉同时看向了马祥麟。

“梁山境内的大山之中,有不少的天然溶洞,这些溶洞很大,若是有人藏匿其中,根本不可能被发现,末将就知道有两个很大的溶洞,万余人藏匿其中,没有任何的问题。”

郑勋睿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稍稍思考了一下。

“马将军说的很有道理,张献忠在万县血战,应该说消耗是巨大的,不可能快速行军了,需要找到地方休整,不过张献忠明白,郑家军一定会在后面追击,所以他要找到安全的地方藏匿休整,这些溶洞为他提供了最好的地点,只要他在大山之中找到了当地的百姓,就能够知道溶洞的存在。”

说到这里的时候,郑勋睿的神情稍微放松了一些。

“若是张献忠真的在大山之中休整,那他就没有逃离的机会了。”

郑勋睿说完之后,马祥麟跟着开口了。

“大人,末将恳请将功赎罪。”

郑勋睿看向了马祥麟。

“末将熟悉梁山一带的地形,末将恳请加入到战斗之中,与郑家军将士一道搜寻张献忠,这次绝对不能够让张献忠逃走了。”

马祥麟刚刚说完,秦良玉也跟着开口了。

“大人,就给祥麟这个机会吧。”

郑勋睿看了看秦良玉和马祥麟,慢慢开口了。

“好吧,不过本官不打算让郑家军进入到大山之中作战,郑家军全部都是骑兵,大山之中作战没有任何的优势,战马反而成为了累赘,本官的计划,还是等着张献忠从大山之中出来,张献忠不可能在大山之中很长的时间,他没有那么多的粮草,所以说,马将军的责任还是很重大的,那就是必须牢牢守住万县,遏止住所有的陆路和水路,堵死张献忠回窜的出路,至于说梁山那边,就让杨贺虽说警戒,只要发现张献忠的踪迹,就予以狠狠的打击。”

马祥麟有些失望,他的想法是进入到大山之中,发现张献忠的踪迹。

郑勋睿当然知道马祥麟的想法,不过进入大山之中作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就算是打败了流寇,人家朝着大山各个方向逃窜,你根本无法追击,眼睁睁看着人家跑,再说大山之中本来就存在很多危险,稍微不注意跌落悬崖下面,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郑勋睿不会松口,尽管白杆兵习惯在山林之中作战,但白杆兵每次战斗,不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不能够全歼对手,都是一些小胜,也是因为山林地形的制约,这种颇似游击战的作战方式,能够不断蚕食对方的力量,但难以形成致命的打击,当然能够长期坚持这种作战的方式,不断的蚕食对手,也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可惜郑勋睿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第二百八十七章亲情选择

“少爷,您一定节哀。”

看着脸色苍白的郑勋睿,郑锦宏非常的心疼,他知道这一次少爷承受的打击是很大的,事情来的太突然了,六月初三,文震孟突发急病去世,甚至没有来得及留下任何的遗言,而就在文震孟去世前两天,内阁辅臣林钎也病逝了,这在朝中引发了巨大的震撼。

其实在姚希孟去世之后,文震孟的情绪就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尽管文震孟和姚希孟之间因为郑勋睿的事情,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可是文震孟和姚希孟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浓厚的,因为姚希孟的突然病逝,文震孟很多事情没有来得及与姚希孟交换意见,这种遗憾深深埋藏在内心,导致了文震孟长时间的郁郁不乐,以至于突发急病病逝。

六月初五,郑勋睿就接到了消息。

围剿张献忠的大网刚刚布下,偏偏这个时候,文震孟去世了。

皇上已经下旨,将文震孟的灵柩运回到苏州府安葬。

文震孟的葬礼,郑勋睿必须要参加,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可是剿灭张献忠的战斗,已经进入到关键时刻,一切都是郑勋睿运筹的,一旦他离开了四川,赶赴苏州,来回耽误的时间,至少在半个月左右,他是文震孟的孙女婿,到了苏州之后,不可能马上离开的,更何况文曼珊肯定会回到苏州去参加葬礼的。

文震孟的病逝,对于郑勋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郑勋睿早就明白了,其实文震孟在朝中一直在暗暗的支持他,有些时候虽然没有表态。但暗地里是进行了运作的,特别是在东林党人弹劾的时候,文震孟关键时候是站出来的。

文震孟的去世,意味着郑勋睿在朝中的依靠大为削弱,这对于他今后的发展,是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的。这之前郑勋睿和东林党人之间的矛盾,中间有文震孟缓冲,可文震孟去世之后,他和东林党人之间的博弈,恐怕就要公开化了,正在努力发展的过程之中,还要应对来自于朝廷的攻击,这是很伤脑筋的事情。

实话实说,郑勋睿和文震孟之间。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两人之间的接触毕竟太少了,郑勋睿与徐光启之间的感情反而深厚一些,但孙婿这个特殊的身份,让郑勋睿和文震孟之间有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这让郑勋睿陷入到沉思之中,他必须要离开四川,赶赴苏州参加文震孟的葬礼。

一方面牵挂剿灭张献忠事宜,一方面又必须要赶赴苏州参加文震孟的葬礼。在这种矛盾交织的煎熬下,郑勋睿感冒了。脸色发白,浑身出冷汗。

郑勋睿身体的变故,吓坏了郑锦宏。

郑锦宏寸步不离的守着郑勋睿,生怕郑勋睿出现什么意外。

好在郑勋睿年轻,感冒这种事情,能够扛过去。仅仅两天时间过去,就基本恢复了,只是脸色还有些苍白。

西安方面的来信也到了,文曼珊已经在郑家军的护卫之下出发,前往苏州。

六月初九。徐望华、郑锦宏、杨贺、刘泽清、秦良玉、马祥麟等人,悉数集中在万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