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04(2 / 2)

加入书签

四周是大量跪地投降的流寇,前面是拼命撤离的流寇,刘泽清瞬间犹豫了,要是率领大军全力冲锋,这么多流寇的俘虏怎么办,这些俘虏乱起来,也是不好应对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传令兵到了,传达了郑锦宏的命令。

刘泽清满脸的沮丧,看着正在大规模逃离的流寇,举起了手中的长矛。

亲兵随即大声疾呼,命令骑兵将士停止进攻。

回到城墙上面,满脸沮丧的刘泽清来到了郑勋睿和郑锦宏的面前。

“大人,郑大帅,这样的厮杀实在没劲,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要是让属下去追击,一定能够将流寇杀得人仰马翻,甚至能够生擒李自成。”

郑勋睿拍了拍刘泽清的肩膀。

“我知道你的想法,憋着劲想着好好厮杀一番,结果尚未放开手脚,战斗就结束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李自成虽然逃走了,不过他没有粮草,没有钱财,带着如此庞大的队伍,有什么前途,我们展开进攻的时候,李自成那么快就撤离,怕是想着丢下包袱的,我们可不要那么蠢,不接受李自成的包袱。”

刘泽清稍稍思考了一下,很快明白了。

“大人明鉴,属下明白了,要是擒获的俘虏太多,还要管饭,划不来的事情,李自成手里无钱无粮,根本无法维持。”

笑声从城墙上面传出来。

城墙下面,垂头丧气的流寇,排列成为队形,朝着原先军营所在地集中,府城内没有那么多的地方,这些俘虏只能够看押在城外的军营里面。

接下来郑锦宏和洪欣涛马上要进行遴选,凡是选中的可以进入到郑家军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由洪欣涛带到陕西去,还有一部分会跟随回到淮安去。

一场看起来会非常宏大的战斗,如此之快结束,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第四百六十四章进退维谷

李自成率领大军一路狂奔,仅仅用了两天多的时间,就撤离到了南阳府城。

先前携带的粮食快要消耗完毕,最大的问题已经出现,此次进攻洛阳府城,虽然有一些损失,但绝大部分的主力都在,进入南阳府城之后,刘宗敏清点了义军人数,尚有六万多人。其实进攻洛阳府城,损失不是很大,阵亡和投降的军士不超过两万人,李自成根本没有想到,这一路上郑家军都没有追击,任由义军撤离到了南阳府城,而且殿后的军士也来禀报了,没有发生追击的郑家军和官军。

稍稍安定下来之后,李自成马上就召集牛金星、宋献策、刘宗敏、蔺养成、张一川和刘国能等人了,义军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特别是如何度过眼前缺粮的关口,要是不能够解决这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六万多的大军根本无法维持。

李自成倒不害怕什么困难,当年从播州逃离的时候,身边仅仅剩下数十人,那么艰难的局面都撑过来了,目前这点困难,还不至于让李自成趴下。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有些思念前往卫辉府等地去的顾君恩了,顾君恩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义军面临困境的时候,能够想出来很好的办法,要说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能力恐怕是强于顾君恩,但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风波和磨砺,骤然间遇见大事情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提出来很好的计谋。

众人进入到府衙之后,李自成的面容很是平静,越是在这样的时候,他这个义军的主帅和首领,越是要表现出来镇定自若。否则义军就很有可能难以维持。

需要讨论的事情很单一,首先是义军如何解决粮食困难的问题,其次是义军下一步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

按说讨论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李自成和谋士在一起讨论的,至于说刘宗敏等人,按照李自成下达的命令执行就是了。不过李自成不会完全相信没有经过多少磨砺的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若是顾君恩在身边,他说不定会单独征求意见。

讨论开始之后,首先发言的是刘宗敏。

这又是一个奇怪的景象,按说讨论这样重大的事宜,首先发言的应该是牛金星和宋献策等谋士,接下来众人按照他们提出来的思路展开讨论。

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义军失去了洛阳府城。这是源于李岩提出来的以洛阳府城为据点,南下发展的思路,结果招致如此巨大的损失,导致义军难以维持了,接着攻打洛阳府城的建议,是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坚持的,虽说这是闯王自身的意见,但作为谋士应该要预计到可能发生的一切。

正是这么多事情的发生。让刘宗敏等人对读书人彻底失去了信任。

故而刘宗敏在闯王说完之后,第一个开口说话。完全不顾及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的颜面。

刘宗敏的建议很简单也很粗鲁,他认为如今最为重要的事宜就是筹集粮草,既然义军粮草不济,难以维持了,那么就应该开始在南阳府、汝宁府以及汝州等地征集粮草,特别是对于那些士绅富户。更是不要客气,只有征集到足够的粮草,义军才有可能度过难关,至于说义军下一步的计划,刘宗敏认为暂时留在南阳府是可以的。若是官军前来攻打,可以借助熟悉地形的优势,与官军展开周旋。

刘宗敏的建议,得到了蔺养成、张一川和刘国能等人的赞同。

牛金星和宋献策暂时没有开口。

其实刘宗敏等人的建议,其中一部分是符合李自成心意的,他感觉到义军想着长期在河南立足,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了,目前义军缺乏粮草,那就只有劫掠了,刘宗敏所说的征集粮草,那是文雅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在南阳府、汝宁府以及汝州等地抢粮,保证义军的粮草所需,让义军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度过眼前的难关。

继续驻守南阳府的建议,李自成不是很赞同,洛阳府城距离南阳不到六百里地,若是郑家军发动了全面的进攻,那些犀利和火炮和火器,都是义军难以抵抗的,更何况郑家军的骁勇,也不是义军所能够抵抗的。

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没有表态,李自成将目光对准了他们,不管怎么说,读书人在提出意见建议方面,因为学识强了很多,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既然刘宗敏提出来的建议,牛金星和宋献策没有表态,那就说明他们是有着不同认识的。

刘宗敏等人首先发言表态,这其中表现出来的微妙情绪,李自成也是心知肚明的,义军之中的首领的军官,历来与谋士就不是很合拍,这也是自尊心作怪,首领和军官率领军士在战场上厮杀,脑袋是挂在裤腰带上面的,比较起在后方的谋士,心理肯定是不平衡的。

再说顾君恩与牛金星等人有所不同,同样是谋士,顾君恩是参与到厮杀之中的,故而在义军之中是真正受到拥戴的。

当然身为义军的主帅,李自成不会是这样的看法,他知道读书人的重要性。

“牛先生,宋先生,你们是什么建议。”

李自成亲自开口询问,显然是抬升了牛金星和宋献策的地位。

牛金星稍微沉吟了一下。

“闯王,在下和宋兄都认为,有关义军下一步发展的计划,应该做出一些调整。”

牛金星的回答,让李自成稍微愣了一下,他本来以为牛金星和宋献策是反对义军以劫掠的方式筹集粮草的,想不到两人没有反对这一点,看样子两人也认为目前的情况之下,义军没有其他的办法能够筹集到粮草了。

“义军下一步的发展,在下认为不应该留在南阳府城,洛阳府城的失陷,已经是深刻的教训,南阳府城距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