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65(1 / 2)

加入书签

经黑下来。

马车在府邸门口停下来。

段宗奎首先下了马车,接着朱慈烺等人也下了马车,进入到府邸。

进入府邸的时候,段宗奎吓了一跳,他发现府邸的前院,站着上百号人,这些人全部都是穿着黑色的衣服。

看见段宗奎进来,一名黑衣人上前行礼了。

“段先生,我们是湘王殿下安排在京城的暗线,还有一些暗线分部在外围,我们奉命协助段先生保护朱慈烺等人的安全,这里不是久留之地,还请段先生迅速收拾东西,跟随我们离开府邸。”

万分吃惊的段宗奎,木然的看了看众人,微微点头,还没有等到他开口吩咐,管家已经走出来,几口大箱子被抬出来。

段宗奎府邸里面没有什么金银财宝,他早就将金银财宝换做洪门钱庄的票根了。

一行人穿过了府邸,来到了后院。

后院的门被打开了,外面听着几辆很是寻常的马车。

段宗奎、高起潜和朱慈烺等人再次上了马车。

马车快速启动了,这一次朝着什么地方而去,段宗奎不知道,不过他的心已经安定下来,看来郑勋睿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其实他段宗奎进入到皇宫,肯定会引发他人的注意,万一皇宫被攻破,谁知道会不会有人交待出来他,到了那个时候,李自成满城搜寻,他段宗奎是没有出路的,而朱慈烺等人也不要想着活命。

三月十九日,卯时。

紫禁城的大钟被敲响了,这是召集百官上朝的钟声,听上去是那么的凄凉。

辰时,李自成攻破了紫禁城。

进入紫禁城的李自成,没有发现朱由检,迅速下达了悬赏万两黄金的悬赏令,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了朱由检,朱由检和他最为信任的大太监王承恩吊死在煤山了。

危难时刻登基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生勤勤恳恳,想着恢复大明王朝的辉煌,最终却是这样的局面,当他卯时敲响大钟的时候,没有一个大臣上朝,这让万分绝望了,被李自成俘获是他不能够接受的结局。

命令皇后和嫔妃自尽之后,朱由检带着王承恩,来到煤山,用一条白绫结束了生命。

历史还是历史,在这里没有拐弯,历史上的朱由检,尽管是末代皇帝,却是最让人同情的皇帝,他勤勤恳恳,丝毫不奢华,也不好色,可惜登基十七年,最终自缢而死。

这是悲剧,更是对后人的警醒。

段宗奎等人藏匿的地点,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不过凭着本能,他们判断是藏身在地下,每日里有人专门送来吃喝,都还不错,但他们绝不能够随便走动半步。

段宗奎没有问题,高起潜也没有问题,朱慈烺和朱徽娖也没有问题,甚至年纪不大的朱慈炯、朱慈照和朱慈焕也没有问题,唯一有些麻烦的是朱徽沁,毕竟不到六岁的小女孩,经受了这些惊吓,难免哭泣,好在有高起潜的细心呵护,情况才好了很多。

第八百五十九章坚定目标

三月十三日,郑勋睿率领的六万大军抵达山东德州,杨贺率领的郑家军第二军两万人早就在这里等候了,三月二十日,洪欣涛率领的郑家军第三军四万人抵达德州,至此,郑家军十二万大军全部集结完毕。

郑勋睿在德州等候陕西郑家军第三军四万人的时候,京城失陷的消息已经传来,紧接着传来了朱由检在煤山自缢的消息,至此,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作为郑勋睿身边的第一谋士,杨廷枢是很着急的,得知京城失陷、特别是皇上自缢的消息之后,他就多次提醒郑勋睿,是不是该朝着京城的方向进军,同时命令洪欣涛率领的第三军四万将士,沿着沧州的方向,追赶大军。

郑勋睿没有急着赶赴京城,他当然明白杨廷枢的意思,其实跟随征伐的杨廷枢、文震亨、熊文灿以及杨一鹏等人,都透露出来这层意思,就是郑家军尽快赶赴并且占领京城,郑勋睿甚至可以预料,南京的周延儒和徐望华等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恐怕催促的更加急切。

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由检已经自缢身亡,大明王朝轰然倒下,天下瞬间变成了分崩离析的状态,此刻能够黄袍加身的,唯有他郑勋睿了。

郑勋睿是穿越之人,一旦有机会走上巅峰,他可不会极力的推辞,本来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就没有必要客套了,不过现如今的局势之下,郑勋睿关心的不是自己什么时候成为皇上,而是关心北方局势的变化,既然有些历史的步伐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某些事情就必定会发生的。等着这些事情发生,等着某些人丑恶的嘴脸露出来,他才好去收拾残局。

再说了,北方局势正处在巨变之中,郑家军这个时候突然进攻京城,很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甚至有可能遭遇到李自成和皇太极轮番的进攻,那将让郑家军付出极大的代价。

郑家军将士也是血肉之躯,不是铁打的,一旦上战场,必定会有伤亡。

在郑勋睿的印象里面,八旗军这个时候就是比较聪明的,集结在辽东,冷眼观察北直隶的巨变,没有贸然的进攻山海关。一直等到一片石的战斗之后,才大举进入关内,以逸待劳,获取到了最终的胜利。

所以郑勋睿不着急,安静的在德州等候洪欣涛率领的四万大军。

三路大军在德州会和,洪欣涛禀报了一路上行军的情况,历时二十多天的行军,洪欣涛严格按照郑勋睿的要求进行。没有与驻扎在河南开封府城的流寇发生任何的冲突,一路上都是急行军。更没有理睬小股流寇和土匪的骚扰,当然这种所谓的骚扰,是小股的流寇和土匪遇见郑家军大军之后,望风而逃,郑家军没有去追杀。

德州距离京城尚有七百里地,按照郑家军十二万大军的行军速度。大约需要七天到十天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郑家军就算是马上出发,前往京城,赶到京城也是三月底四月初的样子了,到了这个时候。京城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三月二十一日,德州码头。

有关郑家军下一步的作战部署,在码头旁边的一间房子里面进行。

房屋外面是戒备森严的斥候营和执法营的将士,包括郑勋睿身边的亲兵,没有得到允许,任何人都不准靠近屋子。

郑锦宏、杨廷枢、文震亨、熊文灿、杨一鹏以及郑家军参将以上的军官,全部都集中在屋子里面,他们要为郑家军下一步的行动做出部署和决定。

硕大的地图挂在墙上,参将、调查署负责人徐佛家以及游击将军杨爱珍,正在详细讲解调查署获取的情报,徐佛家负责讲解,杨爱珍则是手持木棒在地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

地图上面已经做出了标记,北直隶和辽东方面所有的军队,在上面都有标记。

后金多尔衮和阿巴泰率领的十五万八旗军,分别驻扎在锦州和宁远两座城池,吴三桂率领的十余万大军驻扎在山海关,李自成率领的五十余万义军驻扎在京城附近,同时河南与山西部分的义军也正在赶赴京城,人数在十五万人左右,宣府驻扎的朝廷大军在京城失陷之后,已经投降了李自成,目前唯有大同方向驻扎的不足三万朝廷大军,尚未做出最终的选择。

也就是说,在北直隶和辽东,集结了百万的大军。

这在历史上恐怕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徐佛家的讲解很是透彻,就连没有多少水平的黄得功都听的非常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