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7(2 / 2)
过了足足大概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才有一个精神健硕的白人老头走了过来。他看起来满面红光、兴致不错,一脸和善的笑着迈开大步走了过来。
“是胡先生吧抱歉,工作上有点事情耽搁了。哦,这位应该就是莱昂纳德教授了,你好。”
“你好,克雷先生。”
胡文海和莱昂纳德分别与西蒙克雷握过了手,老头看着莱昂纳德满意的笑了笑:“莱昂纳德教授。你发明的路由器是个很有意义的设备,我想他有能够改变整个计算机体系的潜力。”
莱昂纳德这还是这段时间以来,第一次听到别人对他的赞扬,尤其这话还是出自西蒙克雷之口。
“你的认可对我很重要。”他的声音几乎都有些哽咽了。
西蒙克雷,这是一个在社会上不太有名的人。说起大型机,似乎人们耳熟能详的是ib的syste360系列,然而在过往的历史上,syste360之前的ib却曾经面临一次致命的危机。
这个危机,就来自胡文海眼前这个人西蒙克雷。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人送外号“密林隐士”。在六十年代为了阻击ib的360计划。他率领三十四个人,深入威斯康星州的一片密林深处修建的实验室。
整整四年里。他断绝一切和外界的社交往来,从零件到图纸几乎是亲手完成了一个划时代的杰作:cdc6600。
cdc6600的研制费用只用了700万,运算速度却高达每秒300万次。西蒙克雷仿佛古龙小说里的剑客,深林练剑,四载而出。试剑天下,ib授首。
当时ib的当家花旦stretch计算机,售价800万每台,然而计算速度却只有100万次每秒。单是cdc6600对stretch销售造成的影响,几乎是立刻就对ib造成了两千多万美元的亏空。
这可是六十年代的两千万美元,可想而知当时ib发现莫名其妙不知道从哪钻出来的cdc6600,心里那日了oi一样的心情。
当这台机器出现在市场上,当时的ib掌门人小沃森在备忘录中激动的这样写道:“我们是一个资金、人员十分雄厚的大企业,我实在难以理解,ib为什么不能比cdc领先一步要知道,cdc的研发团队,总共才34人,还包括一位看门人。”
这样的凶狠一击,当时几乎为ib带来一次深入骨髓的伤害。一向以技术高超自吹自擂的ib这个蓝色巨人,被cdc6600这一击竟然赶出了大型机市场足足将近两年时间。
直到1964年ibsyste360问世,凭借其强大的兼容性,这才扭转了cdc几乎独霸市场的局面。而在计算机运算速度上,ib已经干脆的放弃了治疗。
从此以后,在抗击ib的领域里,西蒙克雷就是当之无愧的前辈盟主了。
在cdc6600之后,西蒙克雷在cdc公司的前途并没有变得更好。事实相反,在技术上与公司高层的矛盾逐渐激化,到七十年代西蒙克雷终于自立门户,成立了克雷研究公司。
到1975年,划时代的cray1超级计算机研发完成,其运算速度是ib370的40倍,高达25亿次每秒也是从cray1开始,ib干脆不承认和西蒙克雷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了。给cray1带了个名为“超级计算机”的帽子,把syste360叫做大型机,表示不跟他一起玩了。
也就由此,西蒙克雷的头上又多了一顶名为“超级计算机之父”的帽子。
有着这样对抗ib的辉煌历史,西蒙克雷当然会对又一个站出来反抗ib霸权的斗士莱昂纳德另眼相看了。
“你知道,挑战ib这种事情”西蒙克雷拍着莱昂纳德的肩膀,由衷的笑了起来:“你们来找我,就是找对人了”
第二百零九、一十章
第二百零九章私货
ib在计算机行业确实可以用“一手遮天”来形容,蓝色巨人是这个年代当之无愧的计算机业霸主。
然而再强大的霸权,也无法彻底掐灭反对派的火焰。只要有一点可能,西蒙克雷就在不断的寻找机会给与ib以致命一击。
只是非常可惜,历史上的西蒙克雷对抗的ib实在太过强大。他虽然开发出性能无与伦比的克雷机系列超级计算机,但是只能说他是个非常优秀的科学家,是个“实验室隐士”,而实在不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商人。
到八十年代,性能感人的克雷机占据了世界上超级计算机市场的70份额,然而总量上却是将将突破三位数而已。
但同一时期,凭借良好的兼容性和系统优势、软件优势,ib的syste360大型机,在市场上保守估计也有几十万台。
西蒙克雷虽然技术高超,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
在时间进入八十年代,超级计算机和大型机的市场正在大踏步的后腿,c作为市场宠儿开始强势崛起。
面对这种局面,西蒙克雷将希望寄托在了cray4超级计算机上面。这种计算速度高达10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将会彻底把ib甩的连背影都看不到。
然而西蒙克雷心里清楚,克雷机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运算速度,而是为克雷机找到市场。
ib的syste360之所以能够称霸市场,靠的除了出色的性能以外,最重要的是它拥有大量的软件应用。和后来的微软s持之以垄断市场的法宝一样,系统平台的资源才是ib最宝贵的财富。
在这方面,克雷机和ib的差距。比双方运算速度之间的差距还大。
不过思科的横空出世,和莱昂纳德所“推行”的服务器到客户端的模式,却让西蒙克雷看到了另外一条道路。
“计算机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你们的服务器到客户端体系说实话并不能完全覆盖整个计算机市场的客户需求。”
西蒙克雷侃侃而谈:“我认为服务器到客户端模式最大的问题,是计算速度响应的问题。有些性能需求是要即时响应的,有些则是可以延迟响应。甚至有些计算需求是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等待的。这样一来,服务器到客户端的二级体制对性能的利用还不充分,我看可以变成三级体制。”
“也就是客户端、服务器、超级计算机模式,客户端的处理能力用来进行即时响应的运算需求,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则提供延迟响应。对可以接受等待的计算需求,可以传输到超级计算机上进行处理。这样的计算模式完全可以提供给银行、通信、科研等行业使用,一座城市只要有一两座这样的超级计算机中心提供服务就可以了。”
胡文海和莱昂纳德听的有些目瞪口呆,不能说西蒙克雷的这个设想不好或者没有技术可行性。然而这一番话,可以说满满的全是私货。
简单的说。服务器到客户端的模式对系统的设计要求不高,客户端可以监控计算资源的调用,一旦超过自身的能力范围,把后续工作移交服务器就是。
这和未来网络游戏刚开始出现时候的模式差不多,主要的运算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