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07(2 / 2)

加入书签

立即就有人横他一眼,“这也是生不如死咱们堂堂读圣贤书的,当知忠义二字岂能从贼还是个什么食客岂不辱没了生平所学”

有人接着应道:“对,依我看,出路只有一条去投军罢投贾太师的君子营,大家抱成团,拼条活路出来”

君子营顾名思义就是君子们当兵的营头。虽然秀才们都不大愿意当兵,但是贾似道并没有放弃,不仅苦口婆心的动员,还拿出北内德寿宫和荣王府的房子安排君子营的家眷,还信誓旦旦保证让君子的家人们吃饱穿暖,还让君子营每旬都安排一顿肉食这伙食待遇仿佛比佃户们的军户旅要差多了,不过对贾似道来说已经是拿出血本了。种种努力,多少还是有些成绩的。朝天门内兵部衙门里的君子营大营,这些日子总算有了些人气。

“保卫圣道,誓灭陈逆”

三四千个君子齐声呐喊起来,果然也有些气势。贾似道和李庭芝还有廖莹中,现在每天都要来君子营看看。看到君子营中的君子多了些,君子们的队伍又严整了些,他们舞刀弄枪的动作又精熟了些。三人的心,也就稍稍安稳了一点儿。

“人数仿佛又多了些。”贾似道捋着白胡子,粗粗数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欣慰地笑容。

“太师,这几日又有五百五十三人入了君子营。”李庭芝接过话题。这个君子营是他亲自在调教,下面几个小营的营头不是天台贾氏的人就是随州李氏的子弟。

贾似道和李庭芝对这支兵真的是用足心思的。不仅让最可靠的子侄在管,还从军中抽调了最好的训练官负责训练。武器装备也是最好的,长枪兵和刀盾兵都配了步人甲,弓箭手也有披甲护身。

“什么时候能满万就好了,”贾似道皱皱眉头,“人越多就越容易找到出路”

出路

李庭芝和廖莹中互相看看,都露出苦笑的表情。现在还谈什么出路聚集些人,不过是一起为大宋朝赴死罢了。

虽然贾似道三令五申,但是发现明洲,运回黄金和陈德兴是神仙下凡的消息,还是不可避免的在临安城内越传越广了。这对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普通兵丁而言,可是极具杀伤力的。

谁知道当陈德兴的钢甲兵汇合到临安城下时,这些大头兵会不会崩溃啊

想来想去也只有读过圣贤书的秀才们才能依靠一下不过也就是退走衢州或是死守临安宫城而已。最后,总逃不出一个杀身成仁。

反正李庭芝和廖莹中都已经做好殉国的准备了,可是贾似道仿佛还不死心,还在想尽办法谋出路。

“出路会有的”贾似道咬咬牙,看着君子营的阵列,“陈德兴那里没有咱们的活路,不还有汉国、周国公主吗”

“公主”

李庭芝和廖莹中两人顿时一怔,顿了一下才想起来梁崇儒来临安时曾经提过让汉国、周国公主赵琳儿继承宋国王的可能性

第663章 沽名钓誉最要紧

在临安城的夜色里,一条千石小福船慢慢地进了钱江口,就在钱江堡要塞附近的码头上停泊下来。现在两浙沿海的走私少许有些恢复,倒不是陈德兴有意在纵容。而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两浙路下面的州县被大明占领,通过海路将货物运入或运出这些州县的港口是完全合法的。而这些州县同两浙宋控区的贸易线路又无法完全堵塞,有太多的乡间山间小路了。

而且这些州县和宋控区的州县完全属于一个经济体,强行斩断两者的联系必然会有许多麻烦产生。无论是明军将帅还是新上任的地方官,都想要尽快让地方上的民心民生安稳下来,不愿意横生枝节。

不过从海上直驶宋国控制区港口的路线还是被大明海军封锁着。这条千石小船居然可以无视封锁,显然是有什么特殊背景的。

梁崇儒现在就坐在这艘千石客舟的船舱里面,只是打量着外面的景色。天色很黑,只有几盏高挂的灯笼照耀。在这微弱的光芒里,就看见君子营的士兵们身子站得笔挺,在四下警戒着。

他对面的翁应龙朝他笑道:“易夫兄,君子营的兵士如何他们可都是秀才当兵。普天之下,当兵的大概就属他们学问最高啦。”

梁崇儒微笑道:“还有福王门下客呢,也都是秀才在当。看来太师和福王是英雄所见略同,都知道读书人若是习了武艺兵事,必然大有可用。”

翁应龙笑着点了点头。他虽然没有中进士,但也是读书人,身为贾似道的门客多年以来接触的都是实事儿。其人虽然贪鄙,但却是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做事,什么样的人不能做事。

譬如这些秀才兵在家乡死读书的时候就是百无一用的书呆子,但是现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又失去了赖以维持安逸生活的土地,被迫从军习武这样的人,吃过苦,知道一无所有的感觉,也知道要削尖了脑袋往上爬。对于艰险的畏惧,也少了许多。自然是可以做事的人了。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一支干部队伍,是可以用他们来建立政权的。贾似道现在将这些人都拢在手里,摆明就是不肯死心。哪怕大宋国女王是赵琳儿,大权还是要捏在贾似道手里面的。

翁应龙微笑道:“易夫兄,太师毕竟是宋臣,又深受国恩,即便是天命不在大宋,他老人家总也要替大宋争一争的。若是能循唐国的例子,让大宋暂领浙东一路也可。”

梁崇儒只是笑笑,坐在那里没有说话。现在他是代表陈德兴,秘密前来临安和贾似道商谈招降之事的。他是强烈向陈德兴建议。将贾似道一党收为己用,这样就能让两浙的几座大城免于战火。而且贾似道也是个能吏,是能做事会做事的,而且还非常富有。让他去主持一个海外封国的开发,效果绝对不会差到哪儿去的。

不过陈德兴却没有任何松动,大宋的名号可以保留这是陈德兴欠赵琳儿的但是决不能让贾似道去主持未来的大宋王国,更不能让贾似道暂领浙东这样的富庶之地。

贾似道这老家伙在陈德兴看来实在太油滑,而且还太顽固了。虽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