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5(1 / 2)

加入书签

丫头,你签卖身契了吗”

“还没,黄掌柜给了俺十两银子。叫俺来找二少夫人签契书。”说着便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来,“契书黄掌柜帮俺写好了,等二少夫人看了俺就画押。”

简莹从她手里接过那张纸瞄了几眼,见上头写的是活契。为期五年,便将这契书揉成一团扔掉了。

“娘子”周漱有些吃惊。

九丫头也眨着眼睛不解地看着她。

“这样。”简莹拍了拍手。“九丫头,你先露两手给我瞧瞧。”

九丫头点了点头,往后退了几步,便虎虎生风地施展起来。

简莹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使出的招式十分简洁流畅,没有多余的动作。拳脚正面挥过来时,能感觉面上掠过阵阵劲风。可见力道也是很足的。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无需过多试探,“可以了。”

九丫头收了架势,又走到刚才的位置,垂着手规规矩矩地站着。

“我不跟你签卖身契。”简莹开口道,说完这一句见周漱挑眉看过来,九丫头也是脸色微变,便抬手虚压一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不签契书,你就这么跟着我。

我一月发你二两银子的工钱,吃住和四季的衣裳都跟大丫头一样,每月再给你放三天假,让你回家看你爹

你家离这儿远吗三天够不够”

“不远。”九丫头两眼晶亮,摇了头又点头,“够了。”

简莹冲她一笑,继续说下去,“你先做一个月试试,觉得我这儿还不错就留下,觉得不好随时可以走,我不会勉强你。

你要不要先回家一趟,跟你家里人说一声”

“不用,俺出门,俺爹和俺八姐都放心。”自从进了这屋,九丫头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简莹越看她越满意,摸着下巴打量她,“九丫头这名字乡土气息太浓了,跟王府的风格不搭,合该给她起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

瞟了周漱一眼,“元芳,你怎么看”

周漱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娘子觉着好便好。”

简莹刚反应过来这人会错意了,就听九丫头笑道:“中,俺在这儿就叫元芳了。”

简莹愣了一瞬,“扑哧”一声笑了,“好吧,就叫元芳吧。

对了,你姓什么”

“俺姓顾,俺爹以前没姓,和俺娘成亲之后就跟村里人姓了顾。”九丫头觉出这位二少夫人是个心善好说话的人,又才得了个像模像样的名字,心情放松下来,终于透出了几分小女孩儿应有的活泼。

简莹心说可惜了不姓李,不过她也不姓狄,有个顾元芳逗闷子就不错了。

转头喊了雪琴和晓笳来,“你们带着九元芳去收拾收拾,给她安排间屋子,再给她讲讲王府的规矩。

我瞧着她身量跟晓笳差不多,先找一身儿衣裳给她换上。过后再去库房里取了布料,多做几套。”

雪琴和晓笳答应下来,一面打量着元芳,一面领着她出去了。

等人出了门,周漱就笑道:“娘子当真心善,只是不签卖身契怕是不好吧”

简莹鄙夷地斜了他一眼,“你就那么喜欢奴役未成年少女”

“我只是担心没有卖身契的约束,万一那丫头卷着财物跑了,娘子人财两空,会悔不当初。”周漱闲闲地道。

“只要我让她觉得,留在我身边远比卷走那点儿财物来得划算,就不怕她跑。”简莹信心满满地道,“我这人向来以德服人,不屑于靠一纸契书把人强绑在身边。”

周漱见那丫头爽直磊落,也不像是个会偷盗的人,要不然黄尊也不会放心地将人送过来。只不过没话找话,随口一说罢了。又跟她闲聊几句,才起身去了内书房。

磨蹭到中午跟她一道用了饭,中午就躺在书房的榻上小憩了半个时辰,又看了一阵子书,听说济安王回府了,便往前院书房而来。

济安王已经听说了滕家少爷的事,见周漱过来便径直问道:“你可是为了沁姐儿的事,来劝我退亲的”

“我们王府的姑娘又不愁嫁,何必让三妹去那等人家受委屈”周漱半是劝说半是试探地道。

济安王心知他这个儿子素来不怎么关心兄弟姐妹的事,会特来跑来跟他说这话,多半是听了媳妇的枕边风,便沉了脸道:“这事儿你们莫管,为父自有计较。”

周漱抿了抿唇角,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父王不想退亲,可是因为滕家的船队”

未完待续

s:十分感谢“那堪清秋”童靴投的月票

、第092章 胡闹

济安王不防他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愣住,半晌才皱了眉头道:“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胡话

亲事是说退就退的沁姐儿年纪已经不小了,这一退岂不耽搁了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平常,难道我们的王府的女儿还压制不了区区一个外室

这事儿你别掺和,手心手背都是肉,为父还会让自己的女儿受了委屈不成”

周漱静静地看着济安王,心中嘲讽地笑着。

自从装神弄鬼让济安王说出“我错了”的话,他就跟那个曾经十分疼爱自己的亲爹再也亲近不起来了。这十多年间,他一直在暗中观察着,探究着,查证着。

看得越多越看不清楚,这给了他生命的亲爹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他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每当心虚或是底气不足的时候,济安王就会变得多话絮叨。

可见滕家船队的事被他说中了。

他最初来跟济安王谈这件事,是因为不想辜负简莹对他的期待,然而此时,他忽然想一探究竟,挑战一下他过去因顾虑重重没敢挑战的父亲权威。

“父王,您拉拢这么多有财有势的人,到底想干什么”

济安王脸色几不可见地变了一下,眼神锐利地盯着他。见他眼波不兴,毫不退缩地跟自己对视,有生以来,竟第一次从这个不曾抱过任何希望的儿子身上感觉到了压力。

父子俩四目相对,一言不发地瞪着对方。良久,终是济安王支撑不住移开了目光。

“算不上拉拢,只是防患于未然罢了。

你也知道,新帝对我们并不似先帝那般庇佑。王府看似风光犹在,其实地位已大不如从前。

为父年纪越来越大,没几年好活了。唯一的心愿,就是趁现在还能走动,替你们把一切都筹谋打算好了。

如此一来,为父死后,你们兄弟能有所依仗。姐妹在婆家也不至于被人欺负”

又是谎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