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6(2 / 2)

加入书签

某一刻,五指豁然并拢,拳头翻转,虚按地下叉号地面道:“推演没错,这里就是龙穴”

关于二十四山立向推演手段卫修没解释,因为他也不懂但是他的探索者告诉他,他的脚下赫然就是古墓距离地面最近的墓室

其实这也不需要卫修解释,因为就算他能解释,这些子丑寅卯天干地支也足以将普通人绕晕。

此时在电视机前,看着卫修神色严肃的背诵着口诀,依靠口诀以及现代地图推演龙穴的观众们,直接有种傻眼的感觉,我操,早就从小说影视剧中看到风水先生寻龙择穴的情景,但是那终究是书中,此时看到卫修在现场表演这一手点穴功夫,还是令许多人直呼过瘾

于是众人心中的好奇成功被挑了起来,考古队长推演出来的位置会是古墓吗

所有人激动而好奇着,然而该死的央视再次发挥出他们的悬念式结尾:“考古队队长通过古老的风水学推演而出的位置,究竟存不存在古墓敬请期待下期大型考古直播大青山古墓。”

顿时电视机前一片哀嚎,这次罕见的节目没了,依旧没人换台,很多人还想多了解一些信息。

于是那不到一分钟的片尾中,央视电台播放了一些拍摄花絮,都是一些辛苦工作在一线的考古队员工作场面,倒是让不少喜欢盗墓文化的观众过了一小下眼瘾。

没有几个人注意到,央视的这期考古节目收视率似乎在以一种坚不可摧的趋势在缓缓的攀升着

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破与畏兀字

在全国观众热切期待中,大青山考古队有条不紊的忙活了起来,想要确定卫修的位置,那就得开凿山体,这是个技术活,一帮考古专家都得捉瞎,只能站在旁边眼巴巴的瞅着工程队施工。

于是在第三期大型考古直播大青山古墓直播中,最先出现在镜头的不再是考古队员,而是辛苦于一线的工程队工人。

在节目一开始,镜头在晃动中逐渐接近一名垫着脚尖,躲在简陋泡沫钢板背风处吃着盒饭的工人,工人显然很是吃惊镜头突然出现在面前的记者,看了看记者,又看了看镜头,表情有些尴尬有些不知所措。

镜头拉近给工人盒饭来了一个特写,白米饭,大排,还有一勺不太清楚是什么食材有点像咖喱似的大杂份。

南湘悦蹲下身子礼貌的询问道:“打扰一下,我可以采访你一下吗”

“采采访我那个我不是考古的,不是专家,我不懂这个,你问错人了。”工人显然很是拘束,操着带着浓浓口音的普通话,饭也不吃了。

“我们不是要采访那些考古人员,我们就是要采访一下关于你们工程队的信息。”南湘悦放松语气的道。

“好吧不会违反章程吧”

“不会,怎么会呢现在是休息时间吗”南湘悦直接切入正题。

“哎,是的。”

“那为什么不回板房吃饭呢”

“太远了,这边吃过饭就要赶紧上工。”

“没有午休”南湘悦追问。

“没有,这天气老冷了。能工作的时间就个把小时,得抓紧干,毕竟公家给俺们开了这么高的工资。”工人有些不好意思。

“您为什么会选择来这里”南湘悦问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工人憨憨笑了笑道:“工资开得高,俺就来了,这里还不错,虽然冷了些,但是一天也就干个五六个小时。”

随后镜头逐渐拉开,这时大家能看到此时被采访的工人旁边已经聚集了好几位工人,镜头平移,大家熟悉的考古队队长此时就跟民工没什么区别的蹲在雪堆中,吃着午饭,一边吃饭还一边和四周几位考古队员讨论着什么。

记者略带几分伤感的声音在镜头中响起:“大家在博物馆看到的精美艺术品,很多时候都是这般默默无闻的英雄们,在寒风中吃了冷掉的饭菜,撒着热血,用粗糙的双手”

话还没说完,画面中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就看到记者旁边的民工丢掉盒饭,呼啦啦的跑了出去。

此时摄影师似乎也知道出大事了,镜头平移,扑捉着这突兀的一幕,在寒风中隐隐绰绰传来:“挖到了挖到了”的欢呼声。

在镜头的颠簸中,不知道多少人聚集在巨大的岩心钻机设备面前

此时已经有几名老专家围绕着被抽上来的岩石仔细打量辨认着,神色中满是激动。

“请问是发现墓室了吗”奔跑过来的南湘悦喘着粗气,神情振奋的追问。

不想看起来十分激动的专家们却摇头道:“还不确定,还不确定,暂时只是有所发现,结果还不确定。”然而说这不确定的专家们,神色却兴奋的就跟十分笃定了一般。

随后便有考古队员过来阻拦记者进一步靠前,这边施工队更是兴奋的加班加点开凿山体。

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的画面只是一个切换,也就是三小时之后,此时天色已经暗淡,记者介绍道此时必须得收工了,不然等到天黑,山路将更加难走。

然而此时考古队却兴奋的无人想走

在岩心钻机终于开出一个足够人进去的井洞之后,考古队队长亲自系上安全带,带着矿灯,钻下去调查

时间在这一刻似乎都为之停滞,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紧张的几乎要忘了呼吸。在这个等待的功夫里,南湘悦简单介绍了一下开凿的背景过程之类的。

许久安全绳抖了抖,众人合力将卫修拉了上来,然后上来的卫修却死死的抱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