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1 / 2)
其他的请便。”王剑鸣此时也是打肿了脸冲胖子。
要是说出自己是看守军马的守备团团长,说不定对方就打过来了。
“不是投降,是易帜,并保证我部所有人员的安全,半个小时候,我们过来缴械。”
“可以”
“我部全营五百六十五人,战斗人员,四百七十八人。这是花名册请长官届时点阅”刘万奎在政府军中日子不短,这个军礼敬的还是很有气势的。
“团长,他们就这样投降了”一连长难以置信的问道。
他可看清楚了,对方的武器光重机枪就七挺,除了没有迫击炮之外,火力之强大,连一团强攻都不见得能轻松拿下。
“还能怎么办我都觉得迷糊。”王剑鸣脑袋也是晕乎着呢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怎么就轮上自己了随即又开心起来:“你说,我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总司令怎么奖励我。”
“去三十五军当团长”一连长胆子很小,本来挺好的一句奉承话,听在王剑鸣耳中顿时索然无味。
“就你那点出息”王剑鸣鄙夷道:“你就不能想想,让我去归绥司令部当参谋,也该让我官复原职了。”
“你要是能管住你的裤腰带,说不定总司令还会考虑”
“找打”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一一九章坦克前进
更新时间:201182020:09:41本章字数:10269
第一一九章坦克前进
经历了一场荒诞的失败,盛世才变得更加谨慎起来。而关东军在远东不但成立了伪满洲国。还鼓动了蒙古王公贵族们,在热河,察哈尔境内,建立了伪蒙军政。
种种迹象表明,关东军对蒙古很有兴趣,只要占据了蒙古。苏联在远东的补给线将被彻底的截断。
毕竟蒙古和内蒙在很多地方有着割不断的关系,上千年的联姻,和部族习俗,让这两个地方,变得更加的敏感。
这是莫斯科方面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盛世才在蒙古的扩充实力,被莫斯科方面默许。
在盛世才的疯狂扩张下,仅仅一年不到,他就整合了蒙古几个大部落,并建立了一支规模过五万人的大军。
斯大林倒是不为此担忧,盛世才的部队所有的军需都是苏军提供,卡主了资源的盛世才根本没有跟莫斯科叫板的底气。但这不妨碍他成为蒙古境内,实力第二强的集团。当然,最强大的还是苏军。在蒙古布防了三个军的兵力,主要还是防范关东军的部署。
进入1937年,华北的局势更加微妙起来。
面对日军在天津的不断增兵,张学良一筹莫展。出于对列强的恐惧心理,南京政府上下,没有一个愿意看到中日大战的爆。
但往往,意愿在强权面前,只能是一片薄薄的遮羞布,日军的蛮狠,不但违背了何梅协定,也无视塘沽协定。关东军两个师团早在一年以前,就进入了热河非军事区。
而张学良只有一个选择,打
但怎么打,还是一个大问题。
虽然东北军成功瘦身,不但较少了十万大军的开销,而且在装备上也不弱于日军太多。依托华北五省的财政,算是支撑起了一支雄狮。
可以说,焕然一新的东北军士兵已经准备好了打回去的准备,但将领的心理还是无法得到统一。
日军的强大,更是在于其海军力量在远东的霸主地位。而失去了海防和港口,东北军的很多补给就将成问题。虽然在华北也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弹药生产厂,但这些厂子的产能根本无法满足大战的需要。
于是,一种幻想,就一直没有破灭。
高层都幻想着日本不会动对华战争,即便是动,也是局部的。
从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任何列强都对中华大地有着狂热的追逐。但这种利益的追逐反而出现了一种平衡,列强在华势力可以增加,但不能吃独食。
这种延续了近百年的习惯,让很多人出现了一种侥幸心理。
日本不会视英法美列强的利益而不顾,尤其是,德国的崛起之后,希特勒也在斡旋其中的关系。想将中国拉到他的阵营中去,当然站在德国的立场上,中国是一个很可靠地盟友,可以很大程度上限制苏联的展。
并在关键时刻,给苏联致命一击。
但是,这种努力变得越来越不起作用,或者说,日本人已经安奈不住身体中的暴虐,毫无顾忌的准备下手了。
北平,张公馆里灯火通明,门外排着长长的车队,整条巷子都被军队接管,连周围的不少巷子都有军队的把手。
“少帅,日本人又征兵了,日军牟田联队的一个大队,已经从天津上岸,正在往北平赶,现在估计离北平不过五十里。”何柱国也是对日军的不妨担心不已。
他的两个师正摆在日军的正面,对上一个没满编的日军联队,他倒是不担心,但背后的二十万关东军才是他最为担心的。
“铭九马上就要回来了他在西北也快要一年了,也该学的差不多了。”张学良漠不关心的答非所问,他这是最后的准备了。
何柱国微微一怔,他也知道,张学良为了让东北军在战斗力上有一个质的提高,购买了德国的坦克,但是数量不多,都在西北训练。
“走去见见他们,这是一场酒会,也是战前的总动员。日军的华北驻屯军河边正三的司令部也在北平,这些都瞒不住对方。”张学良说完,就在侍卫的护送下,去了正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北军和红军方面示好,是为了一旦华北大战,红军能够出手帮他们一把。
曾一阳的四十军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帮手,而红军一直提出联合抗日的口号,也不是白说的。必要的时候,必然会要一些表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