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80(2 / 2)

加入书签

但1纵大部分指战员并不愿意进山作战,这种等鬼子上门的买卖全纵队,一个月来,连一次都没有碰上

一是,1纵保密措施做的非常到位,另外一个就是,在牡丹江周围,日军为了控制其掌握的区域在36年起,就开始归乡并村,只有在其城镇周围才会聚集大型的村落集群周围的山林地区,已经很少有老百姓活动的痕迹

“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曾总的决策,你我应该执行”王利发对身边的人显得非常苛刻,这是因为担任一纵司令之后,作为野司的头等主力部队,其身上的压力太大而导致的

“胡参谋长,你跟曾总的时间比较的短,对他的指挥作战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作为我们这些老部下来说,评论老军长的话,是不妥当的在红40军中,当年的副军长陈光都不会在背后,说上一句曾总的评论”马文军拍了拍胡修荃的肩膀一半是宽慰,一半是劝诫的话,让他愣了愣神心说不对啊

在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系中,胡修荃也算是曾一阳的学生,哪里有对老师不敬的道理连忙解释道:“曾总是我的老师,我怎么会怀疑他的指挥能力我是看不透”

“我也看不透”马文军苦笑道

“想必野司想要一口吃掉关东军11师团,但一口吃下去,又吃不下,只能频繁的调动日军,让其疲于奔命,然后给我们创造机会毕竟在野司中,1纵的实力是最强的虽然3旅不在建制,但还有三个步兵旅,一个炮团战斗力几乎是野司的一半以上,所以在战役之初,动用1纵,会让野司过快的暴露我军实力,后果很可能会让关东军主力师团,围着我们打,要不了多少时间,1纵会被蜂拥而上的日军,啃的连骨头都不剩”王利发倒是一直在想自己和1纵的作战思路

话一说出口,立刻就显出是经过深思熟虑,不是随口说说的

“那为什么现在就动用1纵”胡修荃很好奇,猜测野司的作战思路上,对他这个参谋长非常重要

战场上的情况时刻都在变化,就像连中央都非常担心不少人认为,这一仗最理想的结果也就是保住北满山林地区,主力撤退至苏联,留下小规模的作战部队继续游击战争

毕竟关东军出动的二十万大军,在东北,野战军控制的区域,都是地广人稀的区域人口不多,但地方很大缺乏最广大的群众基数,无法和日军长期作战等等不利因素,汇聚到一起加上曾一阳在关东军进攻之初,就刻意的示弱

看以往曾一阳指挥作战的战列,只要兵力充足,指挥作战都是大刀阔斧,以实力压倒对手的正面作战配合实际作战中的战术引用,往往能让40军战无不胜,无往不利

1纵,内部有些人也开始产生担忧的情绪

毕竟解放区被鬼子占领了,近一个月不回家,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王利发担心的是,1纵自从他担任司令之后,一直没有打过拿得起的打仗,没有像在谢维俊手中的那样,行军飘忽不定,作战雷厉风行,攻城无数一方面,是刚刚进入东北时期,谢维俊带领的1纵所有的部队都是精锐部队,士兵也都是当兵四五年的老兵

在华北战场,都和鬼子面对面拼杀过

而现在的1纵队,部队是扩编了,担任班排长的虽然是有经验的老兵,但兵的成分也不小装备上训练起来简单,但面对恶战,可不是那么就容易克服心理上的变化

1纵,急需一场胜利,来磨练部队的意志力

打牡丹江,兵力上1纵肯定占据优势,但实际上,牡丹江城防工事非常坚固

碉堡,环堡林立,部队虽然配备了一些小口径的直射火炮,但对于厚实的混凝土地堡,只能用人力上去炸但部队还在磨合期,曾一阳则过于担心伤亡重大,会引起战士的悲观情绪

即便打下了牡丹江,也对整个战局变化不大

而野战虽是日军的长项,当只要战术得当,加上来往调动的日军,先让其疲军,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地点给予致命一击,这就是最省力,也最容易见效的作战方式

1纵要是打攻坚战,一个小小的牡丹江,可以轻松的拿下

但之后呢

七台河的守军回防,退守敦化的11师团北上,那么就会成为一个被日军夹击的不利局面即便炸毁了牡丹江上的大桥,对1纵来说,还是要付出很重的代价,在此进入山区

强攻七台河的结果,虽然能够打破日军的南线外围防御但1纵的伤亡也能让这支被曾一阳寄予厚望的部队,失去再战的能力

总之,1纵在接到野司的命令之后,就开始准备南下

第二天下午,攻占了牡丹江铁路大桥,就此打开了南下的通道虽然1纵主力南下,但还是留下了一个团,和5000兵,死死地围住牡丹江要是牡丹江守军,出击一下,就知道他们被骗了

城外围城部队,虽然还有6000多,而且穿着军装的部队严正以待但战斗力和日军的守备大队相差很大,只要几次冲锋,就会发现,围城的部队被掉包了

此时,曾一阳的指挥部,也从汤旺河一带,移到了日军控制的铁力县一带的山林里

谢维俊刚刚坐定,就接到了1纵发来的电报,脸上的疲惫之色一扫而光,立刻就拿着电报找到了曾一阳

“1纵队拿下了宁安并且一口气拿下了日军在宁安的立坪野战机场不过没有捣毁日军的飞机,日军战斗机编队,在1纵发起进攻之后,立刻起飞,往东而去,估计是去东宁的野战机场躲避了”谢维俊兴奋的说道,战役越来越向野司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样的结果,原本曾一阳估计是在七月才会出现的,但现在还是六月中旬

要不是没有11师团的进攻;要不是牛岛满因为12联队一个大队的全军覆灭,而面子上下不去;要不是3旅、和10纵,依托山林地带,拖住了日军11师团的兵力;要不是

太多的意外,让曾一阳一下子多了很多选择

兵围牡丹江,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围点打援,是红军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起来的经验曾一阳的指挥中,也是先以围点开始,但是他想的不仅仅是打援那么简单

曾一阳笑了笑,说:“有没有缴获飞机,对1纵根本就没有意义而且,在宁安的日军机场中,也不会有战斗机和轰炸机,顶多也就是几架的侦察机编队提醒王利发,严防日军的空袭,对于我们来说,日军空袭很有可能成为我军最大的伤亡”

“这是什么原因”谢维俊不解道

“距离”曾一阳在地图上画上一条直线,然后对谢维俊说道:“苏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相比日军的飞机,航程普遍较短但宁远,牡丹江这些边境城市,都是在苏军战斗机群的攻击之下而高射炮的防控能力有限,对于空战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战斗机来防御高空,高射炮来中低空轰炸”

“而边境,是在交战的第一道防线,在这里布置飞机场,其作用侦察要比进攻要重要的多对于日军来说,选择很多,从海上,他们的航母可以起降战斗机和中型轰炸机,在内陆,从各地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