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3(1 / 2)
高层,也知道,长chun有失,那么关东军将失去最后在国东北的控制权。各地的那些皇协军将领,不少都是墙头草,不少人手还捏着重庆的委任状,届时,第一个反叛的就是这些皇协军。
而东北全境有多少皇协军
至少12万以上,关东军不能将这些部队推向对方阵营,成为自己覆灭的一把尖刀。
在电话,梅津美治郎非常严肃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至于,吉本贞一将有没有听进去,梅津美治郎不去多想。但他绝对不允许,在他的管辖之内,有不听话的将领。
辻政信这个样的异类,对于关东军来说,是一个教训。是不允许再次出现的,毕竟,一个少佐级军官,指挥第6军海拉尔前线,23师团和边境守备部队,数万人达三个多月之久。
这不能说,是关东军内部的最大弊端。
植田谦吉能够容忍,并不说明,梅津美治郎能够忍受这种叛逆。
再说,吉本贞一将也觉得,而新京的防御,确实是第2师团头等的要事,不能不考虑。
一番比较之下,就命令从兵营出发,已经在火车站集结的一个联队的兵力,在火车站宿营,随时准备增援前线。
所以,原本预计在凌晨1点抵达舒兰的日军增援部队,就没有出现。
下发给第4联队的命令,也从等待增援部队抵达之后反攻,变成了固守舒兰城至天亮,并争取在夜间,争夺县城内主要街道,为反攻做准备。
所以,高桥权之助又有失望,又有期待。期待的当然是,他已经发现,和他作战的步兵,在兵力上并不比他强太多。也许,对手有骑兵,有炮兵,但是步兵的数量也就一个旅左右。充其量,比一个日军联队多上一两千人。虽说,第4联队,在河岸上丢掉了一个大队的兵力,但高桥权之助一回到舒兰县城之后,就将能动员的所有士兵都动员了起来。
甚至包括在城内的侨民和警察部队,总兵力上也不是非常吃亏。
唯一让他有些担心的是,对手那里来的那么多自动武器。
bo沙的威力不大,shè程也在一百米左右,在野战,这种武器很少有发挥的余地。而在巷战,这种武器却成了第4联队伤亡的最大利器。
此时,他的面前,就放着一把bo沙,圆形的弹鼓看上去有些笨重。可是,重达两公斤的鼓形弹匣的子弹,却是让机枪都为之逊sè。除非是以弹链供应的机枪,不然,没有那种机枪的弹匣会比bo沙的弹匣的载弹量更多。
“大佐阁下,勇士们,就是在这种武器下,伤亡惨重。”
尉竹野死死的盯着bo沙上,被锉刀锉去的铭,这些武器一看就知道,是苏联的制式装备。至于为什么会流落到抗日义勇军的手,高桥权之助当然是明白的,要不是张鼓峰和诺én坎之后,苏联加大了满洲境内抗日部队的援助。
尤其是,诺én坎之后,苏联更是加大了武器运送量。
关东军内部也有情报显示,曾一阳能够在半年内扩军数万,所有的武器都是从苏联引进。高桥权之助大眼瞪着那支bo沙,口却不住的嘀咕:“很粗糙的武器。”
拿在手,看了一下,标尺也非常简单,就两档,焊接的部位看上去也非常单薄,有种一用力,就会被扭曲的感觉:“除了火力值得称道之外,简直就是最丑陋的武器。”
手枪弹的威力,在巷战被发挥到了最大。
这才是这种武器最恐怖的地方,制造简单,价格便宜,可以快速的装备部队。即便不知道这种武器的产地,也能够从其简单和粗狂的外表看出端倪,是一件地地道道的苏联货。
高桥权之助有些看不上手的冲锋枪,不过,他还是有些失望。
军事强国都在部队列装冲锋枪,在短距离作战,这种武器要比步枪更有效,发挥的火力更大。但是日本国内的武器专家们认为,冲锋枪的shè程短,发挥的战斗力有限,野战无用,是徒劳消耗弹yào的劣等武器。
把玩了一阵,高桥权之助才说:“命令jio战的区域,步兵沿着墙角布置地雷,即便在小巧的武器,也需要一个shè击空间,这样就能封锁对手的进攻方向。”
“联队长,这样我们就无法进攻了”竹野尉大急,连忙劝解道。
“进攻”
高桥权之助脸sè抑郁的看了一眼部下,虽然脾气暴躁,但对部下,他还是安奈住所有的耐心:“刚刚接到的命令,师团长让我们固守。等待第二天航空兵的侦察结果。”
电报发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电话线已经断掉,第4联队和驻守在吉林指挥部的师团部之间的联系只能用电报来传递。当然,电台是可以用来喊话的,但是噪音太大,一时间也联系不清楚。
当然也有1纵电台干扰的因素存在。
“这么会这样”
竹野尉不敢相信的放下电报,怔怔的看着联队长,对于每一个第4联队的士兵来说,他们都非常镇定,即便在夜晚,遭受对方的骑兵偷袭,也没有出丝毫的畏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知道,短时间内,就会有援军抵达。
现在南方的援军不来,这就预示着,第4联队现有的近3000兵力,将固守奋战。这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现在,你明白了,我为什么要让各个防线都一再加固,并驳斥了小野君的进攻请求了吗”
毕竟是护旗队的队长,就像是在国部队的警卫连长意义昂,在高桥权之助这个联队长眼,竹野的重要xg,比手下的大队长一点都不低。
渐渐的,高桥权之助大佐发现周围好像有些不对劲,但是怎么不对劲,他又猜不出来。好像是枪声稀疏了不少,枪声
“不好了,联队长,支那军队放火了”
“放火”
高桥权之助不敢置信的发问了一句,在作战,放火是大忌,一方面需要周围都是木房子,还有一个风向的问题。放火可是一个技术活,要是运气不好,突然风向转了,这把火可能烧到自己的头上。
高桥权之助急匆匆的从指挥部内跑出来,在车站广场边上的沙包后,看到冲天的大火,已经窜起。那个方向,不就是棉油仓库吗
难道是对手要撤退
红彤彤的火光,照shè在高桥权之助的脸上,忽上忽下的,有些飘忽不定,连带着高桥权之助的面相,看上去也狰狞了很多。他刚刚接到固守的电报,这种队就开始撤退了。
对方还有一个骑兵旅没有动,一个炮兵团也没有动用,因为偷袭舒兰失败,就这么急匆匆的撤退,这绝对是一个说不过去的理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