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18(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对于饭岛穰来说,这场战役已经是属于战略性质的战役了原本他是准备在前线视察之后,就带着参谋部人员回到京不过秦彦三郎的电报让他无法忍受,梅津美治郎自甘堕落也就罢了还在关东军总司令部内妖言惑众,说什么,苏联会介入满洲的局势中来

帝国虽然有心和苏联搞好关系,但也仅仅是为了满洲的边境防御而说的

事实上,即便不是南下派的日军高层,也不认为苏联会是日本的盟友作为盟友,至少还是需要投名状的除非苏联出兵南亚,装甲集团越过帕米尔高原,肆虐印度

斯大林可能这么做吗

在蒙古,苏联红军的装甲集群席卷关东军一半的主力,最后还不是苏联人主动拉着帝国走上了谈判桌吗

在饭岛穰的心里,他虽然不承认梅津美治郎的做法有对的地方,但也能理解这个上司的心情中的失落不管战局如何,自后顶缸的第一个人就是梅津美治郎,关东军总司令官为了不被这场浩劫波及到自己的身上,也不给参谋本部那些官僚质问的弹劾机会,饭岛穰这个关东军历史上性格最温和的参谋长也决心放手一搏

接过喜多诚一在前线的指挥权后,立刻开始筹备在纳河、明水、依安等地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势将曾一阳的部分主力包围,并予以歼灭

战术的推演从齐齐哈尔北部开始,第8师团一部兵力沿着嫩江一路扫荡沿岸的小股部队,配合主力的渡江,然后依托在纳河的补给站,第8师团全力迂回到克山以东地区,从背后将1纵包围在伏击圈内

这时候,17旅团将在炮火的优势下,沿着铁道线一路往东推进,缩小包围圈,最后将1纵主力歼灭在明水一带完成此战略之后,第8师团将往东北进,袭击陈光背部让其主力两面受敌,不得不撤离战场,迫使陈光主力脱离战场后往北撤退,逼其退守大兴安岭

整个作战计划由饭岛穰领衔制定,喜多诚一在旁建议,全部指定完成后,不仅饭岛穰心中雄心万丈,连喜多诚一等人都觉得他们在满洲的大日子就要到来了

而饭岛穰想的简单,凭借此战之威,他不仅能够取代寺内寿一等人,成为日军中一代的智将

虽然航空侦察的情报上显示,在纳河仍有成建制的部队

饭岛穰和他的参谋团队估计,这支部队很可能是就是在景星阻击第8师团的9纵已经是被第8师团的攻击打的支离破碎的部队,不值得重视这是塚田攻在向饭岛穰汇报的时候,一再强调的事实

9纵无法在景星阻挡第8师团的进攻,在纳河是如此

因为战场没有改变,这一点塚田攻中将显出了人一等的自信抛去这些,塚田攻在整场战役中都将黯淡无光这也是为什么,塚田攻一再拍着胸脯保证,他的师团将摧毁任何阻挡在他前面的部队

饭岛穰对作战推演的结果非常满意

1纵被全部歼灭,曾一阳非常有可能就在1纵,被活捉一想到这里,饭岛穰就激动的浑身战抖,一场天大的功劳将降临到他的头上,让这个老实人激动的连自己姓什么都快不知道了

“诸位”

推演结束后,司令部内的落地窗帘被拉开,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了作战指挥室内将房间内的阴暗一扫而光饭岛穰头一个从座位上站起来,对武田大佐鞠躬道:“辛苦了”

作战指挥室内数十位日军高级军官,齐声对武田大佐感谢

这不过是一场仪式,如果武田大佐犯错了,作为上级的将军们该大嘴巴子甩上去,绝不会迟疑

武田大佐心里当然明白,这时候应该是提起士气的最佳时间,举起粗短的手臂,振声大吼道:“消灭1纵,活捉曾一阳”

“消灭1纵,活捉曾一阳”

“消灭1纵,活捉曾一阳”

指挥室久久回荡着日军高级军官们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吼叫

“第8师团没有南下”曾一阳抬头看了一眼地图,心有所思的喃喃自语像是自己问自己,也像是问周围指挥部内的参谋

谢维俊在文件上刷刷签字之后,放下手中的文件,走到了地图前,指着地图上此处小河口说道:“据9纵观察哨的消息,日军第8师团正在筹集渡河的材料,2天之内必然有所行动而塚田攻选择让第8师团渡河的地点正是三道河”

日军选择三道河口作为渡江的登陆点,非常好理解

因为这里有一个高处周围二十多米的高地,纵观整个战场而河滩也比较平缓,没有河岸的约束,日军的渡桥架设完毕之后,大量的机械化部队将沿着河岸快的通过

拥有空军的支援和强大的炮兵作为后盾,塚田攻压根不担心9纵会成功抵抗第8师团强大的攻击力

接下来的战场,根本就是上天给第8师团创造的最佳战场

塚田攻不相信,9纵能够在平原地区还能抵挡第8师团进攻在景星,王炳南无法阻挡第8师团的进攻,只能用不断的后撤,组建的防线来弥补防线火力不足而造成的漏洞,用空间和伤亡来拖延第8师团的进攻

“会不会是第8师团故意营造的假象”塚田攻的进攻决心很容易判断,这家伙已经急火攻心了就怕这次松嫩战役的黑锅将放到他的背上,锐意进取之心是有了,建功立业的想法在日军普遍

所以,这一战是不能免的唯一值得考虑的是,第8师团将从何处起进攻也就是说,第8师团的进攻主力是将放在那里从何处过江,还有待商榷,任何一个变数,都将给将来战场上带来莫大的劣势

“假象”谢维俊一甩头,盯着曾一阳怔怔的看着,对啊假象,现在12师团的境地堪忧,第8师团为什么放弃从南面不到50公里的江桥上通过,反而选择用麻烦的渡桥过嫩江这显然解释不通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命令,2师即刻越过大兴镇,对嫩江铁路大桥起猛攻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桥头堡工事,将铁路大桥的一端控制在手中”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用一场攻击打出日军的意图来,这比任何猜想都要实在得多

命令下达之后,在泰来的2师立刻投入到了进攻之中

2师能够守住大兴镇,不让日军14师团的增援部队疏通铁道线,有1纵的功劳要不是1纵死死地牵制住14师团的主力,2师也无法坚守住这片江边的小镇

郑兴国第一时间将炮兵营投入到了战斗中,似乎要在第一时间攻克铁路桥的桥头堡阵地,步兵主力越过铁路桥,跃过嫩江威胁第8师团的后防线

战斗打响之后,立刻就向最惨烈的方向展

2师1团两个营在炮兵的支援下,从铁路两翼扑向了日军阵地

在桥头堡阵地上,日军只有两个加强中队500人左右的兵力,兵力多了,在狭小的区域施展不开不过日军不担忧,只要大桥在他们手中,援兵可以从背后源源不断的从大桥上通过,不断的补充到前方

“命令炮兵立刻对日军雷区延伸炮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步兵炸出一条安全通道来”2师的进攻部队,在还没靠近日军阵地前,就现有一片雷区挡住了部队的进攻路线

这让郑兴国非常恼火,一方面日军在铁路桥附近,防守的非常严密,另一方面,部队并没有越过铁路桥的打算让他在进攻开始之后,就陷入僵局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既然总指挥部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命令,也要夺取铁路桥就说明,这场战斗绝对不是一场小仗,而是关系到全局战略的一场硬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