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3(1 / 2)

加入书签

由暗自叹息了一声。

可怜之人亦有可恨之处啊,大伯精明一世,算的都是些蝇头小利,总是以他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却不知他的精明,仅仅只是他自认的聪明,这个世界上,谁又真会比谁更笨很多呢,最多是当时没想到而已。

听到对面动静的二婶,见李家明进来吃饭,低声笑个不停,小声戏谑道:“家明,见识到了吧好心没好报的事,以后少做点。”

“嘿嘿嘿“,李家明的傻笑,换来后脑勺上轻轻一巴掌。

“吃饭,今日给你加菜。要是明日考得好,二婶给你杀鸡吃”

“哎“,看着小饭桌上香喷喷的炒鸡蛋、米粉肉、煎豆腐,不但两个小不点眼馋,连李家明都口水直流。

吃完晚饭,依然是李家明边自己做作业,边监督三个小家伙做作业、默写生字,然后是教新的数学、生字,最后还得帮毛砣检查作业。不错,不但三个小家伙不出错了,连毛砣这个马虎鬼都全对。

给三个小不点发糖子时,毛砣咽了咽口水,李家明暗笑着扔给他一粒,谁知他放了回来,讪笑道:“我都大人了,还跟她们抢糖子吃”

“算了吧,还大人呢“,李家明又把糖子塞到他俩手里,摇摇手里半满的罐子,笑骂道:“想吃就吃,我这多的是,茶菊婶昨天刚给我买了几块钱”

“那你自己怎么不“,麻利地剥糖纸、扔糖进嘴里的毛砣,见小妹咬了半粒塞进李家明嘴里,生生将后面的吃字咽了回去。小孩的举动,大人不懂,但半大孩子的毛砣却懂,连忙向李家明伸手道:“再给我一粒。”

“哦“,李家明又递给他一粒,毛砣见三个小不点都鼓着眼睛瞪着他,连忙解释道:“给桂妹的,给桂妹的”

“桂姐不爱学习,不能给糖子吃”

胆大的满妹立即反对,让毛砣拿着手里的糖子不知所措,而且他嘴里还有一粒。以前他当皮伢子时,哪会将这三个小不点放在眼里,但跟李家明混久了,也下意识地学着要面子、讲道理了。

“呵呵,毛砣哥学习有进步,应该吃糖子。桂姐的也给,明天满妹带她来学习,好不好”

“好“,这次三个小不点都同意了,毛砣这才如释重负。半大孩子一旦开始要面子,那面子就会大于天。

第二天一早,李家明吃完早饭去上学时,二婶已经准备好了给二姐、三姐带的菜,还有一罐头瓶的萝卜炒油渣是给三哥、四哥的。

二婶把两瓶一样的萝卜炒油渣放进书包,又拿出张扎着红纸条的两块钱的票子,塞进李家明手里,让他红着脸连忙推辞。去乡上参加次竞赛就拿茶钱,李家明还真没那么厚的脸皮。

“叫你拿着就拿着”

二婶冲李家明脑壳上就是一巴掌,笑着解释道:“你以为是婶婶给的啊这是茶菊婶给的,她怕你太懂事,不接她的茶钱,才让我来给的”

李家明稍一犹豫,接过钱道:“那我回来的时候,全部买成糖子和作业本。”

二婶乐了,拧着李家明的脸,打趣道:“聪明伢子,以后婶婶死了,记得回来端灵牌”

“嘿嘿嘿,婶婶会长命百岁的以后我要有了出息,就接婶婶、伯伯去城里养老。“

第40章逼人上神坛

崇乡中小学座落在一个小山包上,后面是座还算高的无名山峰,前几年乡政府在山上建了个电视信号发射塔。从那以后,没有名字的山就被称为电视塔。

电视塔的左边延伸出一条蛇形的小山脉,将学校三面围着,山包与小山脉之间是一片农田,学校的右边有条水流不急的小河蜿蜒而过。老辈人都说这里风水好,属于龟蛇献瑞,在这里建学堂,以后是要出大人物的。

可是,建校近四十年了,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里,连个正处级干部都没出过,读书最好的也不过是考了个省师范大学。倒是建在蛇形山尾巴上的乡敬老院,出过两个长命百岁的孤寡老人。

上午九点半,李家明跟着王老师坐的公共汽车,终于到了乡上。

王老师付了四块钱、要了两张车票,带着挎着旧黄绿书包的李家明下车,仿佛是怀念一般地看了看绕山而过的石子路,这才赏了李家明后脑勺一巴掌,虎着脸道:“李家明,这次要是再拿不到第一,下个月全班的卫生你一个人完成”

“啊哦”。

三年级、四年级已经失手过两次,而且被狠罚过两次了的李家明答应了一声,连忙迈着两条小短腿,挎着书包跟在老师后面。

走了百多米石子路,绕过了建在蛇形山蛇尾上的敬老院,眼前突然出现一座低矮的小山,萧瑟寒风中矗立着三四幢红砖房子、两三幢黄泥巴屋子,还有两幢正在建的砖房,这就是崇乡中小学。山里教育条件落后、生源、师资不足,经常有初中与小学并在一起办学的情况,因而称之为xx乡中小学

顺着稻田中间的石子路,李家明跟在王老师后面,惊异地发现老师喜欢背着的手,变成了垂放在大腿两侧;一进校门,王老师脸上也浮起了笑容,不象在学校里那样板着张脸。

学校里正在上课,除了朗朗的读书声、老师的讲课声,还有王老师不停地问好声。

“姜老师好、张老师好、高老师好”

李家明也跟王老师样,微微躬身向从身边经过、或是不远处的老师们问好,标准的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模样。哪怕是在曾经的班主任姜老师面前,也只是眼睛微红,脸上没有露出丝毫异样。

头发花白、腰板挺得笔直的姜老师,仔细打量了一下李家明,笑问道:“李家明”

“嘿嘿嘿,姜老师教我四哥”

“嗯,不错,聪明、胆大、还懂礼貌。”

姜老师摸了摸李家明的脑袋瓜子,又看了看他塞得鼓鼓囊囊显出罐头瓶形状的书包,扭头冲王老师吩咐道:“中午学校有招待,我就不叫你吃饭了。这伢子是根好苗子,好好教”

“是“,王老师连忙半躬身,李家明也象模象样得学,逗得姜老师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小脑袋瓜子,夹着讲义夹走了。

王老师目送着恩师走远,连忙拉着还在看的李家明,向另一幢楼下站着一堆小萝卜头、老师的三层红砖房子走,边走边再次象以前样低声交待道:“做完以后,检查一遍就交卷,越快越好,最好是第一个交当然,要是有不会做的,一定要坚持思考到最后。”

山里的交通条件极差,最偏远的观田村离乡上二十三里,而且不通公路。带队的老师吃完午饭,就要先骑自行车带着学生往回赶,再走十几里的山路,不可能安排名次并列的学生再一场加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