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8(1 / 2)

加入书签

一起来。”

坐在一边等的毛砣,从来不知道客气是什么东西,见李家明答应了,连忙提醒道:“哎,叫你家里多炒些肉嗯,要肥的不要瘦的”

“放心吧,保证撑死你们”

这孩子可真不会说话,李家明摇了摇头,将三姐的卷子改完,又看起毛砣的作业来。虽然毛砣、细狗他们的作业给张绍龙去改了,但传猛伯他们帮自己交了学费,自己就得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

不错,全部都正确。这家伙只要题目的难度不大,一般性的题目都会做,而且也不马虎了。只要他能坚持下去,以后凭他自己考个大学也应该问题不大。在李家明印象里,六七年之后的高考不难了,只要成绩有个中等,考个一般性的大学都容易,何况这小子准备考体育生,那应该更容易。

“我去下二伯那,等下你送文文她们回宿舍,另外把三姐的卷子带给她。”

“哎”,毛砣答应了声放好作业、试卷,自己玩去了,李家明则挎起自己的书包去了工地上。

李传民的房间依然没生火盆,不过两伯侄坐在里面也不觉得冷,因为地皮已经买到手了。

这次崇乡未来的小学五幢楼,他们多报了一百五十吨钢材、二百吨水泥。按与柳校长私下的协议,只要帮中学多建个球场、铺百多米水泥路,再老师宿舍前的空地打成水泥的,多出来的全归他们。水泥要建球场、铺水泥地还要修路,多也多不出多少来,可那一百五十吨钢材,分到两伯侄头上,那就是四十五吨这四十五吨钢材可全是自己赚的,按市场价去卖至少也能赚五六万;还有那工程管理费,交完税费之后,他们伯侄也能分到30,那就是两万多块钱。

万块钱,加上传猛伯、传祖叔他们答应借的,足够他们买四五百平方米的地皮,做上三幢宽敞的三层砖房。

现在只差跟王老板通知一下,就能从县里拉钢筋、水泥过来开工做。自己家里有三个泥瓦匠、一个木匠,再在工地上喊两个钢筋工帮几个晚上,不用请人就自己四兄弟晚上加班,有几个月的时间,做那三幢房子都跟玩似的。

“二伯,我们不能省这点钱,得做得越快越好”

“为什么”

第97章伯侄情深中

做泥巴屋容易,没多少技术要求,只要有个大师傅带着几个木工就行。砖屋可不同,扎手脚架、扎钢筋、砌墙,那样不是技术活山里面,有几个人懂这些也就是李家是修水迁过来的,太公那边的兄弟有人会干泥瓦工,当年公公婆婆才咬着牙让二伯、传猛伯他们都去老家那边学了门手艺,好农闲时干点零工补贴下家用。

技术工人的暂时性短缺,这就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李家明压低了声音,小声道:“二伯,现在工地上将附近两三个乡的手艺人都请完了,街上的人想做房子,都得等工程完工后才能动工,也就是说最早也得等到九月份才能动工。你想啊,我们的房子装修完了,人家的才动工,街上会多缺店面”

“是哦,你的意思是”

哎,二伯一辈子就是个二老板的命。

“小学的工程八月底必须完工,这之前大家都请不到人手,等九月份一完,马上就是国庆,那些找不到店面的生意人,还不得急疯嘿嘿嘿,到时我们手里有店面,想怎么租还不是由我们说了算”

“要的,你这脑子就是聪明”

二伯大喜,工地上最不缺的就是人,自己当着二老板,多买几斤散装酒、几条烟给工友们,哪个不会帮忙有这么多人帮忙,那三幢房子,钢筋混凝土干得有多快,墙砌得就会有多快。到时候,人家的房子才开始做,自己家的店面都能往外租了

不,还有更好的事,到时候工程完工后,本地的房子肯定也要请人做,只要能给工程队找到活干,王振国还敢轻易将二伯踢掉做工程赚钱是赚钱,可若是揽不到工程,老板上吊的心都会有。手下那么多人,若是没活给他们干,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说散就散。

“对哦”

二伯一拍大腿,咧开了嘴巴笑,若是街上都做成三层的砖屋,这得赚多少钱啊他现在觉得这二老板的位子,坐得又稳当了不少,帮私人做房子虽然没有帮公家赚得多,可架不住房子多啊

李家明等二伯高兴了一阵,才问道:“二伯,私人做屋材料上赚不到钱,最多是人工上赚一点钱,这还能赚大钱”

说起老本行,二伯得意道:“家明,你这就不懂了。私人做砖屋,最耗人工的就是梁柱的浇铸,得等钢筋混凝土干了才能砌墙,那几天时间,泥瓦师傅可是光拿钱不干活的。”

明白了,二伯是想包人工工程队承包建筑不同,这边的框架刚浇铸,那边的已经干了,各个工种都没有闲的时候,省下来的人工就是利润

“厉害”

李家明的马屁让二伯大乐,得意洋洋地从抽屉里拿出土地证递给侄子看,考究道:“家明,好好看看,看你能看出什么门道来没”

“哦”,李家明笑嘻嘻地接过二伯手里的土地证,扫了一眼就大惊,这可是有钱都难买的风水宝地

这地皮离街中心不远,算得上是黄金地段,可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它的形状。由于河道的关系,那是一块狭长不规则丿形的地皮,左边一大半的面积进深不够,不适合做住房只适合做店面。店面与住房的价值差距,只要是个生意人都知道,这样的地皮居然落到二伯手里了

不对

李家明现在天天做几何题目,对各种图形敏感,仔细回想了下那块地皮,虽然一边靠河堤的一边深凹进去,但应该远不止四百平方米嗯,搞不好,那块地皮应该有五百多近六百个平方米。

李传民知道瞒不过自己这聪明透顶的小侄子,小声道:“家明,土地办的张主任就是张卫民的堂弟找了我,想买点钢筋。我答应了卖给他六吨,他和孙乡长一人三吨,以指标价卖给他们,再帮他们联系水泥预置板,足够他们一人做一幢砖混结构的三层楼。”

这就说得过去了,土地办主任可是个权力不小的实缺,手稍稍松一松,一百平方米就成了七十,何况是狭长不规则的地皮。更重要的是,那个孙乡长是隔壁高桥人还是乡政府的二把手,二伯帮他买到了现在有钱都难买的钢材,他帮二伯搞块好地皮、少算点面积,那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这地皮好啊,看似不合适做房子,可店面比房子更值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