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1 / 2)
自己跟他说了那么多,可他就是要租,现在倒来反悔了
可生意人不能斗气,尤其这男人当年也是个狠角色,李家明只好停下脚步笑眯眯地撒谎道:“陈叔叔啊,我二婶去了同古,听说我二伯病了,她去照顾几天,您有事”
生意场上睁着眼睛说瞎话很正常,可旁边的满妹不知道,立即得意洋洋得想罚堂哥。
“五哥哥,你骗人你自己说的,撒谎就不是好”
满妹不懂事,可已经读四年级的桂妹懂事,知道妹妹给哥哥捅娄子了,连忙扔掉手里刚拆的华华丹捂着她的嘴,将她后面的字堵在嘴里,拖着还想罚哥哥的满妹往家里走,剩下金妹和小妹还莫名其妙。
“金妹、文文,马上跟我回家”
“哦”,这两小不点胆子更小,平时在学校都是桂妹管着的,现在见姐姐发了火,连忙跟拿好手里的零食,闭上嘴巴跟着她走。
“桂妹,带妹妹去学堂里”
“哦”。
谎言被当众揭穿,吩咐完堂妹的李家明可没有觉得一丝难堪,打了哈哈道:“陈叔叔,你莫听小孩子乱说,我莲香婶都来街上帮我们搞饭吃,我二婶要在家能不露面”
钱是好东西啊,好到陈和生决定拿李家明撒谎当把柄,即使表妹给自己降价,也一定要毁约
“家明,做人要诚信,你婶婶在家就在家,你撒谎干嘛”
做人要诚信,你白纸黑字的协议都想反悔,如今却来扯诚信
这可不是生意,这是吵架
李家明扫了眼开始围拢过来看热闹的人,知道人家是故意找茬,今天的事必须强硬到底,否则在这街上会让人看不起,也不甘示弱地反击道:“陈老板,莫闪了你的舌头。你要是不想反悔、想说话不作数,我用得着跟你撒谎吗你自己说说,这七八天里,你寻过我婶婶多少次
要我说,做人不讲诚信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有些事能说不能做,有些事却能做不能说,对于生意人来说,说话不讲信用的时候有,却一定不能让人当成把柄。就如陈和生、余老板他们都寻二婶想重新定店租,可从来不会当众说出来的,就是怕别人讲他们说话等于放屁。不过,生意人追求的是利润,当利润足够让他们不要脸时,信誉这东西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李家明这年把时间长得很快,十三岁多的人个头都差不多有一米六,站在陈和生面前只矮那么多,可人家就是吃定了他是小伢子,上前两步逼迫道:“家明,你要这么说,那我就只能不念亲戚情谊,不再租你们的店面了。现在街上的店面,开价都才二百五,我租四百块钱一个月的,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大人欺负小伢子,这在山里是很不光彩的事,可陈和生又说得在理,让过来想劝的人都不知如何劝。在崇乡街做生意,店租历来是有商有量,主家跟租客谈不拢那就退租,哪有这样避着人不见面的。
可李家明不这么认为,他脑袋里就是协议、法律,陈和生这种行为就是耍赖。
“随便,半年后,赔我一个月店租,拿起你的东西走人就是”
哈哈哈,陈和生象看怪胎样看着李家明,嘲弄道:“你这伢子不是读书读坏了脑壳吧我只租你两个月的店,你不但不退我钱,还要我赔你一个月店租”
可怜的人,连什么叫协议都不懂。这样的人,怎么也会来街上开店做生意
李家明怜悯地看了眼这个中年男人,鄙夷道:“陈老板,你认识字吗不是文盲吧知道什么叫协议吗你要是不遵守协议,我随时能去法院起诉你的”
看热闹的众人一愣,还有这个说法平时大家租店子做生意,不都是一个月付一次租金,哪个时候不租了就把店子还给人家吗
起诉这伢子跟乡政府那些当官的关系好,就想仗势欺人吃过公家亏的陈和生火冒三丈,终于彻底撕破了脸,一如十年前的蛮横,指着他的鼻子威胁道:“伢子,你不退钱试试”
第153章疯子凶兽懒鳞
人与人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不是身高、不是长像,甚至不是财富不是出身,而是你的脑袋。
李家明的脑袋与所有崇乡人都不同,更遑论这些围观看热闹的人,从娇憨的满妹戳破他的谎言开始,他就知道今天的事没法善了。
四五百块钱的店租确实有些高,曾老板、林老板没来找过二婶,那是因为李家明给他们出的主意值那个价。余老板说了两次见自家不降就算了,那是因为他的鞋店利润高,加之自己家的店面地段好,楼上还有便宜房间给他当仓库。何况他儿子跟桂妹同班,经常会被性子泼辣的桂妹打小报告,逼得那皮伢子只好读书用点心。
可陈和生不同,生资生意利润不高,以前是想跟同行张老板争生意,才打定主意租高价店面。若满街店面都不降价,陈和生也不会如何,虽说生资生意平时还要亏本经营,但到了冬末春初生意好时,可真是能赚不少钱。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今街上的店租都开始降,而且以前同样租出五百块钱店租的张卫民,也开始给租客降房租,他又觉得不公平。尤其是也在供销社旁边的王丛树,向他抛出一个极低的长年价格,哪怕是李家明答应降价,陈和生都不会租了。
可李家明能降价吗
不能
山里人没什么法制观念,大部分时间遵循公序良俗,关键时候却往往靠拳头说话,你的拳头够硬就是有理。否则每年也不会因为争山、争水,大家经常捋起袖子来说理,说得通就说,说不通就干一架,人多的欺负人少的,身强力壮的欺负弱小的。十年前,柏木人跟山枣岭人打架,打死两个、打伤一大片,就是因为农忙时争水。
张卫民是张家人,兄弟姐妹众多家族兴旺,还有堂弟在乡政府当官。他却不过情面可以降价,图的是个好名气,方便他做木材生意,店面租金对于他来说,还谈不上是大财,李家明却不能。
李家人别说在街上,即使在银子滩都没有任何势力,否则陈和生也不会好好跟他姓王的二婶商量,对他一个伢子却如此咄咄逼人。因为陈和生知道,王诗梅是王家人还是他们陈家的外甥女,公说公有理的事他占不到上风;李家明是李家人,李家是小姓人丁不旺,欺负了就也就欺负了,他叔伯还在同古做生意鞭长莫及。
虽说堂阿公是乡政府的副书记,自己又跟张卫民、张建军兄弟关系不错,还跟着张绍龙管派出所高所长叫叔叔,但那又有什么用莫非跟人吵几句嘴,阿公就来帮自己出头,或自己去请别人帮自己出头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
暗叹了一声,李家明拨开快戳到自己鼻子上的手指,放低了点调门,最后努力道:“陈叔叔,做人要讲道理余叔叔、游叔叔你们都在这里,你们评评理,当时你要租时,我就给你说过,卖生资没必要租我们的店。是你自己不听,一定要租,我还主动给你降了一百块钱
现在房租跌了,你就来要降房租,是不是也过分了”
大家看到了的事,陈和生也不否认,否则就是出尔反尔,他在街上做了两年生意,这点起码的生意规矩还是晓得的。
“没错,我承认当时你是讲过,也是给我降了价,我承你这个人情。现在我不想租你的店了,这也说得过去吧”
旁边的人家里有店面多的不说话,没店面的人连连点头,这年头做生意都是口头协议,很少有人脑子里有法律观念。不想租了,当然就不租了,哪有强迫人必须租的道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