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7(1 / 2)

加入书签

夹着手包的柳局长下楼,一眼就看到大雨里停着的那辆摩托车,心里不禁泛起苦涩。上次怂恿李传林扩产的事,虽然那小子依然礼数周全,可言语中已经透出几分疏远。这次曾书记他们干的好事,那小子肯定也按在自己脑袋上了,这才有今天曾春他们停薪留职的破事。

三个后生家,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是背后没人怂恿、支持,敢横下心来自己做生意

够有手腕的

这事柳局长还真误会了,若曾春他们没在羊城呆半年,没见过外面的繁华,即使李家明讲出花来,他们也不敢这么干。可既然见过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又有一个发大财的机会摆在面前,三个二十啷当的后生家,还不敢冒险搏一把他的得意弟子,不过是顺手推一把,给他添点堵而已。

“柳老师您怎么在这”

正接过司机手里雨伞的柳局长回头笑了笑,打趣道:“哟,李老板不是我讲你,好歹也是百万级的大老板了,连辆车都舍不得买,至于吗我跟你讲,车是生意人的脸面”

特意过来想出口鸟气的李家明也笑了笑,叹气道:“柳老师,莫讲起了。就我那点小钱,要是买了辆车,哪够钱借给春哥他们做生意哦哎,柳老师,来入一股不这生意肯定能赚钱的”

被李家明刺了两句的柳局长也不以为意,自己怂恿传林扩产,而不是全力偿还贷款,确实有私心。既然都做了,还不让人讲几句

“不用了,我两公婆有工资,又只有一个妹子,赚得再多都是以后都是女婿的,操那心干嘛”

李家明听到这话,心里一阵阵堵得慌,好象不是柳莎莎每日来找自己玩,而是自己死乞白咧地追他女儿一般。

第321章孺子可教

晨曦如纱,平整的草坪、整洁的道路、白色的厂房,整个厂区静悄悄的。偶尔有穿着蓝色制服的工人、白衬衫的管理人员小步快跑,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这就是吴建国的人和药业公司。

离这家透出现代化气息的企业三四百米的地方,就是风头正劲的华居木业有限公司。那里比这边热闹得多,送货的、运货的大卡车川流不息,每日二十四小时三班倒,就没有安静的时候。

今天是董昊的二十九岁生日,每天下午要去几个乡镇运香菇的李家明,没时间过来吃晚饭,所以一大早就带着毛砣、细狗伢,骑着那两辆威风凛凛的铁骑来了。

不用下车办来访手续,保安室的保安听到喊声,探出个头看了一眼,电动门缓缓打开。两辆摩托车轰鸣着驶进厂区,径直停在办公楼下,坐在车后面的细狗伢拎着一个塑料桶跟着两位哥哥直接上楼。

接到保安室电话的董昊打开办公室门,一看这黑得象炭头的三兄弟就乐了,打趣道:“哟,李大老板,今天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来了”

“春风呗,昊哥,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晚上的寿宴,我们是没办法来了,送你一桶鱼表表心意。”

衬衫雪白、皮鞋锃亮,透出成功人士派头的董昊当着副总,说起话来却带着匪气。

“得了吧,还寿宴呢,你是骂老子光长年纪不长个子吧鸟,你们肯定吃了尿素,一个个都比老子高了阿虎、阿龙,你们自己在这坐一会,冰箱里有饮料。阿明,跟我来一下,我舅父正要找你。”

“哎”,熟不拘礼的毛砣拉开小冰箱,拿了瓶矿泉水扔给李家明,自己却拿起一瓶可口可乐扭开朝大嘴灌了下去。

李家明接住矿泉水,跟在董昊后面,疑惑道:“昊哥,吴叔找我什么事”

“好事”

“哦”

还真是好事,吴建国的制药生意上了正轨,开始涉足电子行业,在深城那边跟人合作开了家电子厂,专门给日企代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建国从日本人嘴里听到一个信息,想提携下这小子,省得他吃苦受累还让别人赚了大头。

香菇这独门生意也做不长久喽,李家明暗叹一声,笑道:“吴叔,您没把这消息传出去吧”

“我又不做这一行,多那嘴干嘛喏,这是方翻译的电话号码,我请他联系了家日本商社,你自己去找他谈谈。”

吴叔待自己可真不错,李家明恭敬地双手接过名片,也诚实道:“吴叔,其实我们的香菇,已经卖到日本去了。价格很不错,能合到五十七日元\斤。”

不错,这小子脑瓜子也不知怎么长的,就是信息闭塞了点、眼界低了点。儒雅的吴建国欣赏地看了眼李家明,调侃道:“阿明,知道日本国内市场多少钱一斤吗”

这事李家明让姐夫去打听过,但那帮小日本口风紧得很,姐夫的签证又办不下来,他还真不知道。

“我们新厂谈判的时候,请日本厂商吃了道素炒香菇,结果你猜怎么着那位中村先生讲,新鲜香菇在日本,最起码也得课长级别的人才吃得起,知道多少钱吗42日元\50克。”

什么

李家明的眼睛立即瞪得溜圆,操,那帮小日本够黑的啊42日元一两,那就是420日元一斤,从自己这收却是57日元一斤,这跟抢有什么区别

一看李家明这样子,吴先生就知道这小子又想左了,指指办公桌前的转椅示意他坐。

“阿明,没有这么简单的,知道空运有多贵吗现在石油涨价,从深城到东京的空运价格涨到了298日元\公斤,再加上日本人经济不景气,又死撑得不裁员,他们的利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哦,李家明心里舒服了点,这样算起来,人家的成本就合到了210日元\斤左右,再加上他们高昂的人工费用,还得给批发商、零售商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有这个价格差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家有品牌、有渠道,而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中,只比菇农高一级而已。历来是养猪的不如杀猪的,自己在日本人眼里,可不就是养猪的吗

“不错,做企业就要做品牌,要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用别人的品牌,靠别人的销售渠道,你永远只能赚点代工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