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33(1 / 2)

加入书签

不是从铜镜中看到他眸中惊艳,她估计真的就相信了。

她站起身来,看着铜镜道,“我觉得很好了。”

几个丫鬟在一旁连连点头。

只是点了两下,楚北眸光一扫,几个丫鬟又改摇头了。

等清韵望向她们的时候,几个丫鬟干脆把头低下了。

楚北皱眉道,“我觉得戴玉簪更好。”

戴玉簪更好

清韵转身看着楚北,她第一次怀疑楚北审美有问题,衣裳华贵,玉簪清雅,明显不配啊,他还说很美,这不是要她被人笑话不会梳妆打扮吗

很快,清韵就知道楚北要她重新换个发髻的原因了。

这厮吃醋了。

要不是这衣裳是皇上赏赐她,孙公公又叮嘱她一定要穿的,她敢打赌楚北恨不得把她衣裳给扒拉下来。

她忍不住笑道,“我再美,也不及夫君一半啊。”

一句话,成功让楚北的脸黑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惊艳二更

换衣裳,梳妆洗漱后,便是用早膳。

早膳刚刚吃完,便有公公过来催了,说皇上散朝了,快要出发去祭天了。

清韵便放下筷子,净手之后,便和楚北去了长信宫。

一路上,清韵那一身衣裳不知道惊艳了多少人。

进了长信宫,云贵妃见到清韵,眸底忍不住流露出一抹妒忌来。

正巧皇上也在皇后这里,她就忍不住道,“这件衣裳,莫不就是昨儿皇上赏赐给大皇子妃的贡品见面礼”

皇后上下看了清韵两遍,啧啧点头道,“望州蒙家的织造和刺绣手艺当真是举世无双,远非宫里的绣娘能比的。”

云贵妃看着清韵,又望向皇上,道,“昨儿臣妾还以为皇上真的送两大缸的醋和酱油给大皇子妃呢,原来皇上给大皇子妃精心准备了这样一份重礼,这件衣裳,要准备好,少说也要半年吧”

半年前,她还不认得清韵呢,皇上那时候就精心准备这样一份重礼给大皇子妃了

云贵妃怎么也不信的,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皇上和大皇子妃第一回见面,应该是在宣王府桃花宴上。

所以这件衣裳肯定不是给大皇子妃准备的,就是不知道给谁准备的,又为何穿在她身上,这般的合适。

云贵妃在猜测,只听皇上笑道,“两年前,南楚公主来给朕贺寿,她身上穿的衣裳,让我大锦黯然失色,朕就下令让蒙家精心绣制了这件衣裳,两年过去,朕都忘记这件事了,蒙家却把衣裳送了来,送来的倒也及时,朕正为送什么给清韵头疼,就索性将它赏赐给了清韵。穿着还挺不错。”

听皇上这么说,云贵妃也想起了两年前,才十三岁的南楚公主来大锦朝,当时她身上穿的衣裳。当真是美到极致。

皇上让蒙家准备的衣裳,确实可以与南楚公主一争高下。

只是两年才绣好的衣裳,还不是为她准备的,却到了她的手里,清韵的好运气。叫云贵妃妒忌的有些咬牙了。

清韵站在那里,听皇上这样说,她都怀疑她之前是多心了,这件衣裳应该只是凑巧到了她手里,而不是和什么献舞有关。

不然两年前开始绣制的衣裳,为何能刚刚好穿在她身上,两年前她才十三岁啊,身子都还未展开,谁又知道她两年后是胖是瘦,是高是矮

衣裳的事。就这样过去了。

清韵跟随楚北给皇上皇后还有云贵妃请安。

小坐了片刻,外面就有公公来请,说可以出发了。

皇上起身,迈步下台阶,皇后紧随其后,云贵妃慢皇后半步,再后面是楚北和清韵。

清韵和楚北是并肩走的,要依照规矩,她也要慢楚北半步,这事不仅二夫人说过。嬷嬷也说过,清韵知道,但做不到,她喜欢和楚北并肩走。因为侧过头,就可以看见楚北的眼神,可是慢半步,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跟着皇上,到了议政殿前。

瞧见皇上来,文武百官跪下给皇上行礼。

皇上抬手让他们起来。

今儿先祭天。再祭祖。

这一回祭天和祭祖和寻常不同,寻常时候要先斋戒三天,焚香沐浴,再去祭天、祭祖。

这一回是因为大锦朝皇长子娶妻,延续大锦朝血脉的祭天。

让新婚燕尔,正是你侬我侬的新婚夫妻斋戒,显然不合适啊,因为求的就是子嗣绵延。

因为没有斋戒,所以要清韵献舞,以示崇敬。

祭天之后,皇上和文武百官们斋戒三天,清韵和楚北也要吃素,但是其他就不用斋戒了,比如造人要更努力才是。

让文武百官为了她和楚北斋戒,清韵实在不好意思啊。

不过这是大锦朝规矩,她和还有楚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不论谁是大皇子,只要他迎娶皇子妃,都要举行祭礼。

祭祀讲究虔诚,所以皇上是徒步去向祭坛的。

连皇上都走了,其他人肯定不用说了,竟然有序的跟着皇上往前走。

除了文武百官之外,还有十岁以上的皇子公主都要参加,声势浩大,浩浩汤汤。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才到祭坛。

祭坛依山而建,是偌大皇宫里最大的山,青山浓郁,生机勃勃。

到了祭坛,皇上和皇后去沐浴更衣。

云贵妃站在一旁,有些扭帕子,只有皇后能陪伴在皇上身边走上祭坛最高处,她只能在下面离的最近的台阶上。

至于太后,她没有来。

很快,皇上就换了祭服。

在礼乐声中,和皇后一步步走向祭坛。

清韵和楚北紧随其后。

上了祭坛之后,就开始祭奠了,先是迎帝神,再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

这是一般的程序。

还是那话,这一回祭祀特殊些,皇上初献礼之后,楚北和清韵行亚献礼。

进香什么的都好说,就是那冗长,辞藻堆砌,叫人听都听不明白的祭词,清韵努力听,都没听明白。

皇上献礼,就献了半天。

皇上站起来后,孙公公端了托盘,上面有瓷盆,皇上用手沾染了水,撒在清韵和楚北的身上。

好吧,清韵没明白这么做是什么意思,反正撒就撒吧,这么大的太阳,就是一盆水淋头浇,一会儿就干透了。

皇上献礼之后,就轮到楚北了。

和皇上献礼没什么区别,就是祭词略微少了点,毕竟楚北不像皇上,登基快二十年了,没什么政绩可以写。

皇上,乃是天子,是上天的儿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