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4(2 / 2)

加入书签

瑜娘也不想儿子养成小家子气,不理会自家儿子跟着王家柱在一旁有说有笑的。

苦的小家伙心里这个憋屈,哭了好一会儿才真真知道自家爹娘是不打算哄他了,倒也不傻,收了声,一哽一哽的留着泪,小眼睛可怜巴巴的盯着瑜娘。

瑜娘望着自家儿子问道:“可知道错了嘛”

青菊皱着一张脸着实看不过去了才说道:“夫人小少爷一定以为那衣服是给他做的才这样的,我弟弟小时候也是这样,大了就懂事了,平时有好吃的好玩的也知道给玩伴呢。”这么小的人哪里知道错了没,夫人也太心狠了。

瑜娘叹口气,到底是心软,抱起自家儿子,点着他的鼻头说道:“那衣服是给小叔叔和小舅舅做的,你拿了又穿不了,娘还能把你的东西给了别人,小气包,以后可不许这样了”

王迎年瘪瘪嘴,小胖手摸了摸鼻头,也不知听懂了没,把小脑袋埋在瑜娘怀里,到底是孩子,心里还委屈着,小眼泪又吧嗒吧嗒的掉了下来,瑜娘衣襟没一会儿就湿了,瑜娘哭笑不得,王家柱摸摸鼻子也是好笑。

怕儿子哭上火,两口子到底没狠心在放儿子不管,又哄了哄,可平时隔三差五的就把小家伙的零食当面不是给了家梁就是给了青竹青菊她们吃。

开始哭的依旧撕心裂肺震天响,后来慢慢的也不哭了,只是皱着眉头不满的看着瑜娘。

也不知这做爹娘的什么心理,倒是上瘾了,没事就这般逗着儿子,直到后来王迎年小家伙练就了一颗海纳百川的小心脏,在看到瑜娘把摆在自个儿面前的八宝盒拿给别人时眉头也不眨了,吃吧吃吧,没事,果子总会有的

小小的人啊,心里苦啊,可说不出来呐

、第120章 120

转眼又到了秋收,田贵办事素来利索,田地的收成已然不用瑜娘两口子操心,今年粮食价钱有些浮动,待全部卖完有八十两银子,这还是加上去年买的地。

这点银钱到也用不上,瑜娘又交给田贵让他看看有没有卖田的,买回些。

好巧不巧的,隔壁庄子要转卖,那庄子不大,盖的不过是个园子,原主人家没事过来避暑用的,如今家里迁移便想把这庄子卖了。

庄子带良田五百亩,算是附近庄子上大户了,这还有中等良田没算进去,本来田贵想从这人家手里买些地,可那户人家不愿,若是卖就连庄子一起卖,八十两银子卖个百亩地着实入不了人家的眼。

田贵回来与王家柱说了一二,看是否有买下那庄子的准备,王家柱转头又跟瑜娘道来,瑜娘思忖了一会儿,让田贵去问问这庄子多少钱。

虽二人手里有技艺,靠这个便能吃香的喝辣的,可骨子里到底有些古人想法,人到哪都不能没有地,如今家有儿子一枚,瑜娘也是愿意为儿子积攒家产的,便是王家柱前世的匠师世家那也有有不少田产铺产的,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财源要多方面发展,分清主次便好。

田贵领了命又与那户人家打了交道,五百亩良田二百亩中等两天再加上庄上的园子,整个下来七百两。

这价钱算是公道的,田贵又接着商量了下,最后也只讲了五十两银子下去。

瑜娘听了这个价也是意料之中的,如今地不好买,隐隐的都有了涨价趋势,田贵能讲到六百五十两算是有本事了,好在这一年王家柱挣钱挣的厉害,前阵他彻底把自家老祖的雕技吃透,只是刻了个九曲铃铛,竟卖了百两银子,不止这样,王家雕漆已在京城中崭露头角,小有名声,便是这几日李子铺的掌柜就来了好几趟。

虽说如今挣钱也不过是开了个头罢了,真花了六百五十两买庄子,这个年过得怕是要拮据些了,瑜娘知这是难得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在想置办个庄子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心下一狠,便买了。

看看自家钱匣子就剩了二十两,若是以前能够他们一家三口花两三年,如今怕是顶不过几个月。

瑜娘叹口气,目光就瞥像迎年手里摇着正开心的铃铛。

王家柱当初雕的九曲铃铛本是一对儿,留给自家儿子一只卖了一只,若说这铃铛不过巴掌大小,椭圆球状,妙在是镂空花雕,铃铛分九孔,阳光底下在每个孔望去蜿蜒而上竟能看到鱼虫鸟兽,每孔不同,且摇晃时竟不知那铃铛是如何发出声音的,着实妙哉。

连哄带骗的从儿子手中把铃铛要了过来,瑜娘稀奇的把玩着,想着要不卖了好过个年

王迎年小家伙如今能做能爬的,磨磨蹭蹭的好不容易爬到自家娘亲身边,小手一个劲儿的往上够,不得不说小孩子敏感,自家娘又打自个儿东西的主意,小家伙一看就知道。

望着儿子咿咿呀呀捉急的样子,瑜娘一乐把铃铛又还给了儿子,叹口气,也不能太欺负自家儿子了不是。

待王家柱回来时瑜娘就说道:“你家儿子如今快成精了,今个儿我拿着那铃铛想着要不也卖了算了,也不知他怎么就察觉到了,诺,你看,到现在还握着铃铛不撒手,这都要吃饭了也不撒手。”

王家柱听了顺着媳妇儿目光望去,果然自家儿子一双小手捧着铃铛不撒手,察觉他的目光还一激灵,满眼警惕,小小的人儿做出这般模样到透着一股子心酸。

王家柱一乐,“怕是被前段日子抢食抢出经验来了。”

自家儿子刚才那模样瑜娘自是没错过,捂嘴一笑,“看来这次是不能抢了他那铃铛了。”

在小的孩子也有气性,瑜娘又不是后娘,之前那般做也是不想自家儿子太小气了,这铃铛毕竟不同,是他喜欢的东西,做亲娘的跟着抢成什么了

饭菜已摆好,青梅过来叫二人吃饭,看着炕上小家伙警惕的样子,瑜娘一乐,“青菊你喂喂他吧。”

青菊一笑,“是,夫人。”说完就拿着迎年的饭菜端到炕桌上,准备给自家小少爷喂饭。

瑜娘和王家柱对这丫头也颇是放心,看儿子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好笑既无奈的走到饭桌那,待二人坐下来,青梅和青兰有眼色的退出门外,瑜娘不喜欢吃饭的时候有人待在身边,她们二人自是知道这规矩。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可两口子吃饭的时候还会聊聊天,“家里可是没钱了”

瑜娘点点头,“今年进钱不少可花销也大,光是织坊就搭进几十两,如今还在往里搭呢,这次那庄子又花了六百五十两,家里就剩下二十两了”

王家柱点点头,宽慰道:“前个又刻了一对儿物件,已交给李子铺的掌柜了,想来过段时间又能近些银子。”

瑜娘点头,“说是卖儿子那铃铛也不过就是想一想,左右家里现在也没甚花销,不急。”

王家柱一乐,给瑜娘盛了碗汤,“咱家这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他定不会让妻儿吃苦受累。

瑜娘一乐,心下却对织坊更加上心了,也该是进钱的时候了。

想到做到,瑜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