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5(1 / 2)

加入书签

不要连累家人才是,但是用得也不多。用过晚膳后,秋雨和冬梅则拉着周媛嫒在院子里散步,周媛嫒知道这是两个小丫头见她晚膳用多了,拉出来消消食,不好拂了她们一片好心,春麦和夏草则拿着绣篮在廊下做绣活。

夕阳西下,挽香院里一片暖意融融,然而此时侯府也有一角落是不太平的,便是二房的正院内。二老爷的脸伤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但是还是有些落下了疤痕,原本二老爷也算得上玉树兰芝了,如今脸上有些坑坑洼洼,二夫人都有些不想看丈夫的脸。

二老爷自从受伤卧床休息后,脾气便得有些暴躁,看着自己一向有些不屑的妻子有些嫌弃自己的神色,一巴掌将二夫人扇倒在地道“贱人,为夫不过受了些小伤,你就敢对我摆脸色,仔细我休了你。”

二夫人这些日子时不时要受丈夫的气,偏偏女儿有些不懂事,也不知道给自己分忧,儿子更是在前院专心学业,二夫人也不想打扰到儿子,那是自己和女儿唯一的依靠,丈夫,想必是靠不住的。这会儿早已觉得内心委屈万分了。

她知道丈夫留恋侯府主人的位置,丈夫自小也是嫡子,所以内心很不平衡,从前二夫人也肯帮着丈夫,将大房的大姑娘笼络在手心里。只是现在自己笼络不住大姑娘了,在丈夫眼里便一无是处了,想到此不禁内心有些悲凉。

但是二夫人是不敢反驳丈夫的,便想着躲开一会儿,说不好丈夫一会儿内心平静了就不会迁怒自己了。便先避到了偏房,这时周媛语带着丫鬟婆子来到了正院。

得知二夫人在偏房,也没有去正室探望二老爷,而是直接去了二夫人张氏那里,张氏的嬷嬷正在给张氏按肩,两个小丫头在捶腿,自己不能在丈夫面前撒气,使唤几个下人还是可以的。见周媛语进门来,忙召唤到眼前。

张氏将周媛语保护的很好,没有让周媛语受到委屈,倒是受限于家世不如武安侯夫人,教养也是大大不如的,所以周媛语虽衣食不缺,却是有些目光短浅的。

忽略掉张氏疲倦的面色,扑到张氏的怀里,张氏这些日子早就疲惫不堪,哪里受得住女儿这一扑,险些两人双双倒地,还是张氏身后的张嬷嬷手快,扶住了张氏。

张氏有些不快道“这样莽撞是做什么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周媛语一愣,母亲很少用这样的语气对自己说话,骄纵的性子一上来,推开张氏,自己站起来气呼呼道“母亲这是什么话大家闺秀是那周媛嫒,为什么武安侯不是你们让我名不正言不顺,我怎么能当上大家闺秀。”说完跺跺脚便要走。

张氏气得嘴嗡嗡的,却说不出话来,还是张嬷嬷拉住了周媛语道“二小姐,你怎么能这样与夫人说话呢快和夫人道个歉,莫伤了母女情分。”

周媛语也有些后悔,自己怎么就说话这么莽撞呢看见自家母亲被气到的样子,更加后悔了,诺诺的上前道“母亲,我知道错了。”

张氏向来最心疼自己这个女儿,哪里会真的责怪她,见她知道错了,拉住周媛语坐在自己身旁道“我的儿啊,侯府是你大伯父的,就是以后分家了我们也是要搬出去的,你莫要横冲直撞胡说,仔细传到大房的耳朵里。”

周媛语不在意道“这又如何祖母总是会护着我们的。”

张氏见女儿这副不在意的样子,倒是有些无力,女儿怎么就不知道收敛些呢要是女儿也像儿子一样让自己少操心就好了,只是儿子从小由他父亲教导,只怕和他父亲一个心思。想到这里张氏头更疼了。

正巧此时,二少爷周延龄从前院来看望二老爷,他自小由父亲教导,当然和二老爷毕竟亲近,对于母亲也是感激的,只是不怎么喜欢自己不动脑筋,目光短浅的妹妹。

周延龄到正室时,发现正室只有二老爷和两个丫鬟,二夫人不在,便皱着眉头道“夫人呢怎么不在这里照料父亲呢”

二老爷听到周延龄的声音,有些激动道“是延龄吗你来干什么可有耽误了课业”

周延龄上前握住二老爷的手道“父亲,是儿子来看您了,您放心,不会耽误课业的。”

二老爷才放下心来,将才发了脾气,这会儿早已疲惫不堪,沉沉睡去。

周延龄见二老爷睡去,小声嘱咐丫鬟好好照料,便退出室内,门外的粗使丫鬟告知他二夫人和二小姐在偏房候着,他点头表示知道了,抬腿往偏房去了。

室内母女两人有些相对无言,正当张嬷嬷想说些什么来调节一下气氛时,外面丫鬟报告说“夫人,小姐,二少爷来了。”

张氏喜出望外,她有许久未曾见过周延龄了,二老爷管得紧,之前觉得这是好事,儿子努力自己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现在看着眼前有些冷淡的男子,却心痛起来,只见周延龄恭敬行礼道“母亲,孩儿来看看您。”周媛语见到自家哥哥也不行礼,只是欢快的上前道“哥哥,我许久未曾见到你了,可有给我带礼物”

周延龄心里有些不高兴,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教的,自己是来探望父亲的,她竟然找自己要礼物,难道府里真的少了她吃穿吗目光竟然如此短浅,便拂开周媛语的手道“不曾。”

张氏心下一紧,儿子是自己生得,他不高兴了,自己身为母亲一眼就能看出来,害怕两兄妹不亲近,便想和稀泥,周延龄却道“妹妹也太不孝顺了,父亲正卧病在床,身为儿女你却没有随侍左右,一心想着要礼物,为兄很失望。”

周媛语不服气道“可是大哥每次都会给长姐带些小玩意,为什么你不能呢”

周延龄一噎,咬牙道“你我自是不能和大哥长姐相比的。”张氏听到这话心里一酸,原来儿子心里也是如此想得,对儿子招招手道“龄儿,上母亲跟前来,让我仔细瞧瞧。”

周延龄虽然和母亲不亲近,却十分尊敬张氏,便听话的上前。

张氏看着儿子刚毅的脸色,还有女儿一脸不愤的样子,突然内心坚决起来,她要帮助丈夫夺得侯府,这样自己的子女才能有个好出路,想通了的张氏,面上的笑容越发和蔼起来,原来不甚亲热的气氛也渐渐和气起来,一切都显得很温馨,只是,侯府只怕从此要不平静了。

、第二十九章 又见渣男

顺元九年,新的一轮春闱就要开始,上京突然热闹起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上京赶考的人,上京的客栈都等着这一时机大赚一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