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1(1 / 2)

加入书签

请滚出去。”指着门口,毫不留情道。

“娘娘,可是量完身了”门外传来问话声,见阿花无动于衷,任斯年叹了口气,道,“三日之后子时,我在宸宫等你。”

话完,阿花眼睁睁看他从窗户翻了过去,三番五次被人翻窗户,为了以后的安全,还是将窗户封好了。

懒得再见他,阿花遣人将他们送了出去,执笔在纸上写了起来,直到地上扔满了废纸,她还是不满意。

“晴儿,你在写什么”

阿花将手中唯一幸存的纸压在书下,抽出一张平日练笔的纸来,转瞬之间,萧君贤已走到她的身边,“没什么,只是练练字,妾身的实在难以入眼。”

萧君贤从背后搂住她,头在她耳边蹭了蹭,道:“你现在是皇后了,字写得如何难看,他们也不敢说你。”

“是呀那妾身就不练了。”停下手中的动作,垂眼默然地看着身后人腰上露出的香包一角。

“晴儿,你高兴吗能与朕并肩而立的人,这世间仅有你一人,朕再也不会被他人迷了眼。”他将头埋在她的肩膀上,闷闷说道,声音透着一丝疲惫。

“妾身心中也十分欢喜。”与其话中欣喜的语调,完全相反的是面上冰冷的笑意。

“你高兴就好。”萧君贤放开了她,转过身去,坐在椅子上。

看他模样便知除了此事,他还有话要讲。为他倒了一杯茶的功夫,萧君贤开口道,“晴儿,你是李家的女儿,即使再怎么怨恨你父亲,也断不了血缘,朕追赐你过世的母亲为一品浩命夫人,扶为平妻,如今你是尚书府的嫡女了。”

为他倒茶的手轻轻抖了一下,流在了桌上,“皇上是认为妾身庶女的身份不配当皇后吗”

“晴儿,你怎么这般想法”萧君贤语气不悦。

“妾身只是在开玩笑,心中感激还来不及呢,皇上是为了妾身好,心里明白。”阿花体贴道。

“你父亲明日进宫,他专程来见你,朕希望你能和他聊聊,加深父女之情。”萧君贤期待地看着她。

“既然是皇上要求,妾身自然不会轻慢他。”阿花定定看着他应道。

贤妃在玉漱宫摔了一下午的物件,离着老远都能听到里面噼里啪啦的声音,也苦了战战兢兢,如丧考批的一干宫女婆子。

“娘娘,息怒,老爷托人传了话来,他两日后会进宫,无论如何都不会让那庶女遂了心愿的。”身边一尖脸婆子从宫外赶来,绕过跪了一地的宫女太监,在她身侧安慰道。

“当真父亲有法子。”贤妃缓了缓神情,却仍有些不信。

“娘娘放一百个心,相信奶娘的话,皇后必是您的。”说话的正是随在贤妃身边的柳氏,生的刻薄,在劝阻贤妃的事上倒是有一手,深得贤妃信任。

“娘娘,如今您更要耐得住性子,先让他们赶紧把这里拾掇好,这皇后拟不好,也不能只由着皇上。”柳氏眼睛向慈宁宫方向斜了斜。

贤妃回过味来,心中顿时有了计较,道:“几日未见太后,该去看看了。”

话毕,便行色匆匆带着一群人去了慈宁宫。

太后原本为立晴贵妃为皇后之事呕着火,昨日与萧君贤谈话,见其态度坚决,隐隐有为了此事与她闹翻的情绪,更是气的胸闷气短,她出身高贵,丈夫夫家都对她礼敬有加,本来从未忤逆过她的儿子,却为了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女人三番两次顶撞她,故而这些天闭门不见,今日正巧午睡过来,就听掌宫姑姑在身边禀告,贤妃来见。

本来她年岁大了,精神不济,好不容易有个好觉,精神不错,人精一样的人物,自然知道她的心思,此时也有几分精神去管上一管。

“让她进来吧。”

等人进来,贤妃见太后端坐在椅子上,心情尚好的模样,红了眼眶,拿着帕子抹了把眼泪,跪在太后脚边,道:“太后你可要为妾身做主啊”

“哭哭啼啼什么模样,赶快起来,莫让底下的人笑话。”太后微微蹙眉。

“太后,若是让那晴贵妃当上了皇后,必定会将后宫搅得鸡犬不宁,更何况,是她逼死了梅贵妃,想来便是令人伤心。”贤妃逼出泪来。

太后变了脸色,这梅贵妃是她的表侄女,说不上多亲,也陪了她多年,就这样去了,当初为了此事更是与皇帝闹翻一次,却不料她却死在了冷宫里,风言风语她听了进去,不以为是贤妃害的,那晴贵妃分明是罪魁祸首,想到此处脸色更是沉了几分。

一直观察太后的贤妃自是没有放过她的脸色,抿了抿唇委屈道:“那晴贵妃若是小看了妾身,妾身也是不计较,只是她连父亲也不放在心里,更是无视太后娘娘您,妾身本想冤家宜解不宜结,既然晴贵妃对妾身有误会,又是自家,姐妹,便拿了贺礼探望她,不料,她竟口出狂言,说,等她当了皇后必让妾身生不如死,更是诋毁太后您。”

“说了哀家什么”太后问道。

“她说,你当初把她赶出李府,她永生难忘,要好好报答您呢”

“她如此说的”太后面色铁青,阴狠狠看着贤妃。

“当真。”贤妃打了个哆嗦,平日里太后看上去和蔼可亲,如今凶神恶煞模样看来浇得这一把火还是值得。

“你先退下,哀家自有定夺。”太后道。

“是,妾身告退。”见贤妃出了宫门。

“你说,她话里有几分真的”太后漫不经心地看着身边的孙嬷嬷,丝毫不见恼怒之色。

“老奴不敢妄言,但总有一分真。”孙嬷嬷寻思片刻给了一个中庸的回答。

“无论真假,那李雨晴当了皇后,也必然不会和哀家一条心,哀家当年将她赶出萧府,默认梅儿追杀她,更何况当日,”太后想到什么住了口,只含着一抹冷笑,“不过她也有几把刷子,既然皇帝哀家劝不过,不如让贤妃去闹上一闹,即使阻止不了,也少不得恶心恶心她。”

“太后说的是。”孙嬷嬷应道。

、第六十二章

尚书进宫会见晴贵妃,一大早长阳宫里里外外便开始打扫。

阿花本来睡眠就浅,只能在早上踏踏实实眯上一会儿,室外扫地冲水的声音络绎不绝,再好的性子也被吵得烦了,不耐烦地唤了人进来,听说是为了迎接国舅爷,当下想起这事来,拉下了脸色,躺在床上怒道:“都让他们停下手中的活,让本宫听到一丝声响,小心你们的命”说罢,有钻进了被子里,连头没露。

讶异主子的吩咐,却也不敢违抗,管事的姑姑下达了命令,众人面面相觑,也只好干巴巴看着打扫一半的长阳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