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4(2 / 2)

加入书签

胡一刀、苗人凤、连同胡夫人,三人面面相觑,实不知杨易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易说的话他们都听得清清楚楚,但整段话的意思却是难以理解。

不过这店掌柜欲要报官反受其害的意思三人却是听懂了,看了杨易几眼,愈发觉得杨易高深莫测。

一夜无事。

到得次日,一行四人出店之时,从店伙计嘴里得知,这店掌柜已经变得痴痴呆呆,满嘴的疯言疯语,恐怕时日不长。

出了小店之后,杨易找到一个裁缝铺子,逼着裁缝为他做了几身大汉样式的衣服,将长袍马褂脱了,换了新衣服。

这衣服一换,气质变化更大,金冠束发,玉带缠腰,望之便是公子王孙之流。只是与如今满大街的金钱鼠尾发型之人大不相同。

胡一刀与苗人凤见他如此打扮,虽然觉得太过张扬,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苗人凤自号“打遍天下无敌手”,这张扬的劲头并不比杨易汉服束发小多少,而胡一刀蓬松头发,绝不扎辫子,骨子里也是对满清极为仇视,两人都是桀骜不驯之人,虽然知道杨易这番打扮一旦走出去,定然是无穷尽的麻烦,但两人虱子多了不咬人,自衬麻烦再多,也能扛得住。

换了衣服之后,杨易笑道:“刚才与裁缝说话之时,兄弟已经探明,这沧州县令范思溪,贪赃枉法,极不是个东西,兄弟想先将此人的脑袋拿下之后,再陪几位去辽东一行。”

胡一刀道:“那还等什么咱们一起去”

三人跨马上街,只留胡夫人抱着孩子在附近等候。

此时沧州城内已经乱成一片。

早晨有人来报,说在附近镇子发现大批官兵尸体,县令派捕快查验了一番之后,证实了正是昨夜出兵剿匪的边疆兵士。

这一下死了几百人,已经的泼天的大案子,县令范思溪吓得六神无主,与师爷商议了半天,总算拿出来一个章程,先命人将此事八百里加急送与京师得知,后又从衙门抽调人手,沿街排查可疑之人。

范思溪认为能杀了几百官兵的匪类,定然人手不少,说不定便有同党藏匿在沧州县城。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做出此等大事之人,只有杨易一人。

杨易三人在大街上跨马奔行,引得路人频频观瞧,堪堪到了衙门口时,几个贴告示的捕快看见三人如此猖狂,喝道:“哪家子弟”

话音刚落,杨易胯下马已经冲进了县衙门内,衙门内范思溪正满头大汗的与师爷商议如何应付今早之事,猛听的衙门口骏马嘶鸣,眼前一暗,一匹马已经跑到了案堂之下。

他还未反应过来,胸口一紧,已经被杨易揪着胸口提了起来,“可是范思溪”

范思溪脑袋嗡嗡作响,一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闻言糊里糊涂的点头道:“正是本县”

他这句话刚刚出口,便觉得脖颈一凉,四周忽然景物大变,渐渐的神志模糊起来。

此时胡一刀也已经冲到附近,问道:“杨兄弟,这师爷该不该杀”

杨易道:“一丘之貉,杀”

第十四章屈膝跪行无脊梁

沧州知县范思溪被江湖狂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冲进府衙,当场割掉了脑袋,连同师爷的脑袋一起被钉在府衙大门之上。

杀官狂徒杀了县令之后竟然不忙着逃命,而是在县城之内接连杀了几家富绅,又灭了一个江湖帮会,方才大摇大摆的出城而去。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自古江湖好汉,仁人义士层出不穷,但真要说冲进府衙直接杀官之人,却是历来少见。

此时正是金人统治的高压时期,文人顺从如狗,百姓无力似羊,金人居上如猛虎,汉人官宦似豺狼。

在这么一个连说话写字都得小心翼翼的年代里,忽然爆出如此劲爆的消息,天下登时一片哗然。

正当这些人震惊之时,更劲爆的消息又接连传来。

还是在沧州县城附近,上千的金兵竟然被一个强人单人独剑杀的七零八落,后被证实,这也是冲进县衙杀官之人所为。

此事传来之后,但凡神智清醒之辈无不摇头失笑,若是说有人杀几十个官兵那还有可能,可若是说单人独剑杀了上千人哪个会信

更不用说什么此人竟然能空手接炮弹,还能将接住的炮弹扔回来的本领,这事情听着就让人觉得好笑,反而没有几个人能信。

但看到满天下张贴的海榜文书,画影图形,却又让人将信将疑。

杨易此时已经与胡一刀等人分了开来,不再同行。

他自家人知自家事,凭自己如今的功夫,天下已经难有伤及自己之人,无处不可去,无人不可杀,大可以随心所欲,单凭心意行事。

但胡一刀、苗人凤的功夫毕竟还是太差,纵然传授了他们一套心法,短时间内也起不了什么大用,自保尚可,杀敌无用。

更何况胡夫人刚刚产子,身子多有不便,连日来的杀伐奔走,使得她有断奶之兆,奶水不足,根本就不够孩子吃的。

于情于理,杨易已经不能再和他们混在一起,虽然胡一刀与苗人凤对他毫无半点介怀之情,但杨易终是与几人分道扬镳。

既然胡一刀要带着苗人凤前去关外大雪山藏宝洞内领略一下关外风情,那么为了将敌人引开,杨易决定向西行走。

他这一身装束,走到哪里,麻烦便带到哪里,一路西行南走,招摇过市,引得路人纷纷,大批官兵前来围剿。

杨易生平杀人无数,这些清兵来的再多,对他来说也只是杀多杀少的问题,接连杀了几千人之后,这些官兵被杀的怕了,竟然不敢拦他。

杨易乐得如此,虽然知道清军定然还有埋伏,但能清净一会儿是一会儿,总是杀人也不是个事儿。

这一日正走在大道之上,便见前方一排囚车蜿蜒而来,杨易好奇心起,打马上前,一把将为首的押运官抓到空中,问道:“老兄,这些人犯了什么案子”

那押解的军官长得人高马大,虎背熊腰,体重怕不有两百多斤,猛然被杨易抓起来,愣了半天方才反应过来,张口大嘴喝道:“你娘的,好大的胆子,你知道老子是”

一语未毕,便觉耳朵一凉,左边耳朵已经被杨易用剑削了下来。

这押解官杀猪般的嚎叫了几声,猛抬头看见杨易冰冷的目光,激灵灵的打了一个寒颤,耳朵被削的疼痛也顾不得了,结结巴巴道:“爷爷,这车子里面是几个臭书生,诋毁圣朝,胡言乱语,因此被皇上御批亲办,要地方上把这些臭书生押进大牢,处以极刑。”

“嗯这便是文字狱么”

杨易饶有兴致的将押解官扔到一旁,催马来到了一辆囚车之旁,伸手一拍,面前的囚车“哗啦”一声散成一片。立在囚车的囚犯还未倒地,四肢头颈处的枷锁已经被杨易斩落在的。

“喂,老兄你这是怎么回事可有什么冤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