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9(2 / 2)
若是不批,自己这个皇帝实在有点不要脸面,更无法令人信服。
可若是批了,那可是几万皇族中人的性命啊
自己与他们同样都是流着刘家的鲜血,又如何忍心将他们全数处死
正为难之时,便听杨慎行道:“陛下,还请尽快批复,也好还天下人一个公道。”
听到杨慎行如此说话,刘贺再也忍耐不住,霍然站起,低声嘶吼道:“天下,天下,张口闭口说天下”
他吼道:“这天下姓刘不是姓杨这是我刘家的天下,即便烂了,坏了,那也是我刘家的东西这天下子民都是我的,他们的生死也应该由我刘家人来掌控,如今只是死了几个人而已,算什么大事如何能因此削我皇族”
他还想说什么,但在触及到杨慎行的目光之后,身子一软,不由自主的出了一身的冷汗,噗通一声,软倒在龙椅之上。
旁边的庞元在听了刘贺的话之后,一蹦多高,大声喝道:“不错,这天下是刘家的,况且自古皇族不杀皇族,杨太师,你要陛下批复你处决天下这么多的皇族中人,你居心何在你这是借大义之名,行灭绝皇族之事”
杨慎行对庞元的蹦跶无动于衷,视若无睹,眼睛看向刘贺,“当年我辅助先皇开国之时,曾有言在先,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不是一人一家之天下,后世若有皇族无能,许我儒门有废立君王之权,不然,我不出山。当时先皇答应的无比痛快,不曾有丝毫犹豫。”
杨慎行负手叹道:“当年先皇曾说,他之所以争夺天下,就是为了苍生不再受苦,黎民百姓不再受难做不做皇帝,倒在其次怎么到了陛下这里,反而与先皇背道而驰”
刘贺默然无语。
杨慎行指着刘贺头顶上写着“天下”两个字的匾额,朗声道:“陛下,你可知当初我为何要将这匾额悬挂在龙椅正上方”
刘贺见杨慎行独立大殿,神情不怒而威,与往日温和之情大不相同,越看越是心中忐忑,此时见他询问,小心翼翼地问道:“这是为何”
杨慎行问道:“先皇陛下没有给你说过其中缘由”
刘贺面有愧色,“或许是说了罢,如今却是不记得了”
杨慎行道:“那好,我来告诉你”
他指着上面匾额,对刘贺道:“我当初之所以写这块匾额放在帝王头顶,就是要告诉历代帝王,这天下两个字,只在君王之上,而不是在君王之手,更不是在君王之下”
“可惜如今牌匾依旧,物是人非陛下将整个天下视为囊中之物,却忘了君王之所以为君王,就是因为有了天下才是君王,若是天下不存,又何来君王二字”
杨慎行极少在大殿内大声说话,今日却是声调比往日抬高了不少,“皇族子弟也是人我人族只有能力大小与品德高低,又何来血脉贵贱既然犯法,就要伏法”
他对刘贺深施一礼,“陛下,还请批复老臣奏折”
刘贺身子一僵,懦懦道:“这”
旁边庞元叫道:“杨太师,你这是逼迫陛下”
杨慎行回头看了庞元一眼,庞元身子一僵,呆立不动。
刘贺见庞元的声音戛然而止,人忽然变得如同泥雕木塑一般,知道这是杨慎行对他用了手段,心下更惊,小声道:“太师息怒,是朕糊涂了”
他拿出空白圣旨,颤颤巍巍写了一通,写完之后,面若死灰,“太师,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勿要有冤假错案发生。”
杨慎行躬身道:“陛下放心,老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刘贺亲轻声道:“朕信的过你”
他神情落寞,抬手道:“太师,国丈之事都交由你了”
杨慎行道:“老臣遵旨”
他看向左右侍卫,喝道:“来人,先将庞元拿下了”
旁边几个侍卫走过来,将僵立不动,一脸绝望之色的庞元架了起来,站在旁边,静等杨慎行的吩咐。
杨慎行道:“陛下放心,一码归一码,留候身死之因,臣也绝对会查个一清二楚,若他身死不是杨易所为,那还罢了,若真与杨易有关,臣也绝不姑息”
刘贺有气无力道:“朕相信太师”
旁观众多的文武大臣见刘贺面色惨白,犹如死灰,心道:“你们翁婿何苦来哉杨太师连对皇帝都有废立之权,你一个国丈在他眼里,又算得了什么你若是占理也还好说,自己屁股不干净也敢挑衅杨太师估计天下承平日久,当今陛下已经忘了杨太师的厉害了”
杨慎行再次谢过刘贺之后,转身走到杨易面前,“易儿,既然陛下叛你如天牢三十天,那你就好好在天牢内待够三十天再出来,好好想一想你这段时间做的事情,这等错事,不可再犯”
他说话间,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点在杨易眉心之处,喝道:“你明白没有”
在杨慎行点向杨易的一霎那,一股惊天伟力陡然由杨易眉心进入他的体内,而杨易在成就大宗师圆满之境之后,一直无法开辟的体内混沌之气,在这股伟力灌注之后,猛然便是一震,如同被开天巨斧劈开混沌一般,陡然爆散开来,体内混沌气息在瞬间转为阴阳二气,之后阴阳相交,风雷激荡,眼见的一个小世界在他体内就要成型。
杨易双眼登时黯淡下来,喃喃道:“孩儿明白了”
在他说话之时,整个人的心神都已然被拉扯进体内世界之中,对于外面世界再无感知。
杨慎行一指点出,旋即收手,在外人眼中,这只是他对自己儿子恨铁不成钢的举动,都不曾发现他对杨易传功之事。
杨慎行手指之后,看到杨易眼神黯淡,心神内敛之后,方才吩咐左右侍卫,“把我这逆子送进天牢,没有吩咐,不得放他提前出来”
第六十五章八方六合炼中州六
在杨易被抓进天牢之后,杨慎行便开始查探国丈庞元之子身死原因,在查看了庞继的尸体之后,便得出庞继非是被杨易重伤而死,而是被人暗中谋害方才丧命,也就是说,这庞继之死,与杨易无有任何关联。
杨易最多也就是摔了庞继一下,远不足以致命。
杨慎行这个结论得出之时,皇帝与朝中百官都被请到现场,对他的说法,根本无人质疑。
如此一来,此案与杨易再也无关,后经杨慎行查实,这留候庞继的死因却是被杨易的乌鸦嘴说中,当初杨易在朝堂上胡言乱语,说庞继是备他的护卫所杀,谁知道事实还真就是如此。
这留候庞继,因为自持姐姐为人皇宠妃,作恶多端,曾对几位护卫的妻女动手动脚过,惹得这些护卫早就心生不满,这次趁着杨易摔伤庞继的机会,这几个护卫暗中动手,使暗劲伤了庞继的心脉,导致庞继回家后不久身死,却将祸水引向太师府的幼子杨易身上。
这等事情,若是一般人物,还真的难以察觉出来,但却瞒不过杨慎行。
审明真相,将几个凶徒押进大牢之后,杨慎行开始处理一干皇族犯事的大案子来。
当初太祖起兵收复山河之时,刘家就已经是前朝望族,族内子弟遍布天下,待到太祖在杨慎行的辅佐之下,平定江山之后,便开始大封亲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