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9(2 / 2)

加入书签

如此情况下,契柯夫想到了温柔美丽的妻子,想到了可爱的一双儿女,想到了年迈的父母,为了他们,契柯夫必须选择去死,契柯夫失声痛哭也就很正常了。

“敢死队上,快上”

团政委不知道什么时候带着所剩不多的团警卫连摸了上来,挥舞着手中的手枪,驱赶着仅存一些士兵,让他们拿着反坦克手雷和炸药包,就这样用人肉之躯,去迎着德国的坦克冲锋。

“嗒嗒嗒嗒轰轰”

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无情的弹雨,然后生命如蝼蚁一样在瞬间消失,被驱赶出战壕的士兵,一排一排地被瞬间射杀,最后就连团政委本人,也拿着两颗反坦克手雷爬出了战壕,对着德国的坦克决死冲锋。

因为团政委已经没有士兵可以驱赶了,就连警卫连的士兵都全部上去了,团政委左手拿着反坦克手雷,一边把右手中的手枪高高举起,头转向残余的苏军士兵,高声呐喊道:

“为了斯大林,为了苏维埃,同志们冲啊轰轰”

一手拿手枪,一手拿反坦克手雷的团政委,高举着自己的手枪,拼命呐喊鼓舞士气,他这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德国坦克手:“来打我吧,我是军官。”

一名苏军战地集合准确地抓拍到了这张照片,这名战地记者因为不是军人,也就很快被释放了,他这张照片后来成为斯大林宣传苏军的经典形象,只是这名政委的最后下场,斯大林就没有在宣传了。

突然“轰“的一声,一颗炮弹准确地击中团政委的胸口,75毫米的坦克炮啊团政委直接变成渣渣,连肉丝都找不到一丁点,就好像他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存在于这个世界一样,瞬间灰飞烟灭。

苏军政委一死,其他的苏军顿时没有了那种生死的压迫感,冲出战壕的立即举手投降,没有冲出战壕的也是双手蒙头,蹲在战壕内。

契柯夫绝望地,慢慢睇掏出手枪,他的嘴里喃喃自语着:

“亲爱的琳达,永别了,知道吗我是多么的爱你,爱我们的孩子,所以我才必须选择去死”

“砰哎哟你们想造反吗”

几名苏军士兵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他们二话不说,一上来就给了团长契柯夫以枪托,这一枪托直接砸在契柯夫拿钱的手臂上,契柯夫的手枪被砸飞老远。

这几名苏军刺头一个恶狗扑食,把团长契柯夫死死地按在地上,其中两名还得意地哈哈笑骂道:

“哈哈终于有给德国佬的见面礼了。”

“我呸老子就是要造斯大林的反,老子全家有一半的人被斯大林那龟儿子弄死了。”

契柯夫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城了德军的俘虏,德国因为契柯夫是一名中级军官,对契柯夫这名苏军中级军官俘虏也不错。

成了俘虏的契柯夫,在德军战俘营被彻底思想教育之后,很快就变成了一名忠实的反斯大林者,这且是后话。

这一仗,被德军被打死的苏军也就三四百人,被苏军政委射杀的也有几百人,被俘虏的苏军大约有五六百人,其余的逃得不知所踪了。

克莱斯作为德军的一员,还是能完全遵守隆美尔下达的军纪,这些投降的苏联士兵都得到了很好的对待,该医治的医治,该去修建营地的就去修建营地,饭管够,也不会有德军士兵来抢劫他们身上的私有财物。

这一战赢的很轻松,克莱斯的装甲突击群也没有什么损失,克莱斯心里虽然有点郁闷,但是手下的士兵可不这样想,该欢呼还是欢呼,该庆祝还是庆祝。

克莱斯拿下苏军在基希纳乌的最后一道防线后,就必须等待后继部队的到来了,正好也给自己手下用餐和庆祝的时间。

话说此时苏军的战斗力和顽强程度的的确确让德国唏嘘,这也太差了,这是克莱斯他们遇见的第一支苏军部队,不知道以后的苏军的战斗如何,克莱斯可不敢就这样武断地认定苏军的战斗力不强。

一小时后,德军的其他部队到到达指定位置,克莱斯所在的南方集团军群,一百多万军队的进攻正面是相当的宽广,光是突破口就有一百多公里,这一百多公里的苏军当然也是最惨的,不是被德军的大炮炸死,就是被德军俘虏,德军的后继部队到来后,这些数量庞大的俘虏就会移交给他们。

担任俘虏改造工作的是德军的新编步兵师,隆美尔为了这些俘虏,专门抽调了十个德军新编步兵师,来管理和改造这些苏联俘虏,

隆美尔可不想发生虐待俘虏的行为,这些俘虏隆美尔有大用,斯大林不是牛皮哄哄吗那就让他尝尝被自己人打是什么滋味,当隆美尔拥有几百万苏联伪军部队之后,不知道斯大林会不会为自己不承认俘虏的政策后悔

等其他部队到位后,进攻的命令又来了,克莱斯他们这一线属于南方集团军群的北段,进攻敖德萨的属于南段,古德里安的命令是:今天北段必须拿下基希纳乌,南段必须兵临敖德萨。

“全体蹬车,快快快快轰隆轰隆”

坚持更新,从本书上传到现在共8个月,落叶从没有断更过,每天两章也没有少过,请看在落叶能持之以恒的份上,请兄弟们送上保底月票,以示鼓励。

第372章 豆腐渣防线下

克莱斯接道命令后,立即让自己的部下蹬上坦克,然后对着基希纳乌碾压而去,这里距离基希纳乌不足二十公里了,北段是古德里安亲自指挥,他给北段的各军下了一个看起来有点荒唐的命令:

“北段各军,在突破苏联第三道防线后,稍作休整,等待后续部队到位,然后兵进基希纳乌,四面猛攻即可,直航大队已经赶来支援。”

既然总司令就这样有信心,是他让北段各军放开了手脚猛冲,大家还有啥好说的,坦克开路,装甲车跟进,步兵尾随。北段四十多万精锐德军三十万轴心国军队就如蚂蚁出巢,对着苏联的边境省会城市基希纳乌就碾压过去。

古德里安敢下这样的命令,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德国是突袭,苏联军队根本就没有准备,就算苏联在基希纳乌驻扎的有一些军队,也绝对不会太多。

因为从各种情报分析和战场实际来看,苏军还是一战思维,他们把大量的兵力布置到边境上面的三道防线上了,此时整个苏联的“东方防线“总兵力才290多万,要防守差不多1500公里,并且是三道防线,相当于苏联的290军队要建立4500公里防线。

一个公里才几百人防守,这样分散又不集中的兵力部署,打一战的堑壕战还可以,可在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