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1 / 2)
来一段潘金莲出浴呢。
本来就有那么多限制条件,如今还再加上一条“思想要健康”还是按照明朝的伦理标准那些所谓“大片”马上全被淘汰,到最后也只剩下动画片能满足要求了。如果不是恰好找到一部宝莲灯,走投无路的庞雨没准儿会把船上娱乐室里扔垃圾箱的蓝猫淘气三千问旧碟片给拿出来播放。
此外,在某个变态男本本里他们倒是找到几部和当前时代颇有关系的科教片,诸如崇祯十七年明朝最后的夕阳之类,不过这东西显然更不适合公开播放。
原打算连续放三天电影的计划被取消程县令的来访,今晚众多的人流,以及片源的选择困难等因素让解席意识到他的文化交流计划有点操之过急。放电影是一种极好的宣传手段,这一点没人怀疑,但他们究竟想通过电影向当地人灌输什么观念这个问题大家都还没想好。所以在此之前,暂时停止播放大片的计划,以免在人群中造成意料之外的副作用某位新闻传播方面的专业人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并且被采纳了。
只是关于如何疏导那些听到传言,还在继续朝临高城涌来的民众,倒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好在不用穿越众烦神,程大县令直接解决了这个麻烦从当天晚上起他就很坚决的派遣衙役把守住了临高县的前后两座城门,坚决不放一个外乡人入城。总算把这股潮流给遏制住。
通过这次公开放映,以及之前大量供应食盐等行动,穿越者在临高县城里的地位比原先更加改善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能够用正常眼光看待他们。大伙儿成群结队上街也终于不用再享受鬼子兵的待遇走到哪儿人都跑光光。
大年初二的时候李老教授,解席,庞雨,以及军事组的胡凯一同去县衙回访了一次程叶高,为了不给这位胆小的县太爷造成困扰,他们也是偷偷摸摸走后门进的。其实庞雨对此很不以为然,他根本不信明朝锦衣卫能在临高这种小地方安排人员。
之所以带上胡凯这个傻大个儿,一方面是这傻小子一直叫嚷着要去看看明朝县太爷啥模样。另一方面,带去作为礼物的精盐白米也需要一个壮劳动力帮忙抗。事实上他们进后门的时候除了李老头儿空着手以外另外三人都象苦力似的一人扛着一个大布袋子,以至于那管家直接把他们带到了厨房
解除误会以后程县令在内堂接待了他们。老李此次来主要是把昨天答应的,让程叶高能够继续在府城开展公关工作所需要的银钱和货物带给他。在送什么东西的问题上,大伙儿昨晚临时开了个小会专门讨论过,有人建议趁此机会是不是送点现代产品,比较新奇有趣的东西,看看能不能买通琼州府官员,花钱买平安。
但庞雨坚决反对了这种想法,在琼州府仍然有军事力量可以威胁到穿越者的时候,任何试图“买通”明朝官员的行为都很可能被视之为害怕和软弱的表现,这反而容易提前引来攻击。
只有在明朝政府无力对穿越众构成威胁时,和平谈判才会有意义从李老教授提出谈判建议的第一天起庞雨就一直坚持这样的看法,而且他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于是这次行动最终还被确定为仅是单纯的搞情报为主,让程府家人带去的东西也无非是些精盐白米之类土产,作为敲门砖就行了。
不过对于程县令本身,大家倒是一致同意值得下点本钱尝试下“收买”策略。这位县太爷现在的处境不太好,正是出力拉拢的好时机。至于如何拉拢,这支队伍里面可没有搞情报的,只有听和他接触最多的李教授的意见了。
赠送礼物向来是比较有效的手段,从几次接触来看这位程县令并不是一个很贪婪的人,否则也不会被发配到海南岛这种化外之地。不过在明朝官场混,不收礼是不可能的,大明三百年毕竟也就出过一个海瑞恰好还正是海南人。
但具体在送什么礼物的问题上,大家七嘴八舌出了一堆主意,张宇那个淫荡家伙甚至提出送人几本花花公子,结果再次被大脚踢飞。最后李教授表示说礼物问题他来解决,不过今天出发时却见这位老人两手空空,不知道在身上放了什么东西。
“打火机香烟”
“也可能是3”
一路上解席等人悄悄打量着李教授那件旧西装的口袋,三人轮番猜测。直到最后老李从口袋中拿出一个眼镜匣子的时候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送近视眼镜啊
程叶高也有近视眼,而且通过几次观察,李教授发现他的近视程度和自己差不多,而自己恰好有一副备用的眼镜
庞雨等人对老李的选择佩服不已通过上次跟黎人的谈判,他们已经发现:诸如玻璃镜打火机3之类小玩意儿虽然可以让明朝人感到新奇有趣,却不大可能让他们真正作出交易的决定。这种反应很正常的换作现代忽然有个陌生人拿出一堆不认识的东西要求交换什么,大多数人恐怕也不会同意吧。
不过老李送的这件礼物效果却是立竿见影。李教授自己就一直戴着眼镜的,程叶高先前还试戴过几次,效果很好。县太爷心里对这件东西想必是早就心怀羡慕的,接过礼物之后笑得见牙不见眼,立即搁到鼻梁子上再也不肯摘下来了。
把眼镜盒与擦镜布也一并奉送,另外告知了一些注意事项例如冷天进屋子容易起雾,玻璃镜片怕摔之类。
送礼之后再请对方帮忙就好开口的多了,解席直接提出了几个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希望程县令派家人过去“拜年”的时候能重点打听下。如果在先前这种赤裸裸的间谍行为肯定会遭到警觉和抵制,但现在么“拿人手短”这句俗语还是很准确的,程县令一口答应下来,还表示将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大管家亲自去府城那边打探消息。
最后甚至还留他们吃了一顿午饭,宾主尽欢而散。只是在最后出门时,代表主人送客的李师爷很有几分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样子,还是这边庞雨观察细致,主动询问他是不是也想要一副眼镜
这年头读书人的视力都不太好,白天倒罢了,天黑以后就着那盏鬼火一样的小油灯看书,不熬出个近视眼来才是怪事。当然有钱人家有蜡烛,可有钱人家谁还挑灯熬夜的看书啊,这都是穷书生才干的事情。也只有他们才会把人生希望寄托在科考上。
其实在明朝送礼有规矩的,正主儿若拿一百,经手的师爷至少要五十中国古代的官场文化在明朝已经达到顶峰了,这套规则很完善的。但穿越众不懂这套啊,就算解席这样混过官场的前小公务员对此也完全没概念,还好他们从来都没想过要去混明朝官场,否则真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第三十五章 革命队伍里混进了太子党
被庞雨这么一问,李师爷虽然不太好意思但还是承认了。然后还倒了一堆苦水说起来他对眼镜的需求还比程县令更高些,平时县里那些钱粮杂务,公文往来全都是他在处理,经常要面对大批数字,眼睛不好真得很辛苦。
这边几个都是人精,李师爷这通抱怨的言下之意谁听不出来这边的具体事务都是俺在掌管,所以解席毕竟是做过公务员的,非常清楚这种具体办事人员的能量。当即胸脯一拍:全包在兄弟我身上了
换了其它事情解席还未必敢这样拍胸脯,唯独眼镜这事儿他绝对有把握先前在整理登记物资存货的时候在舱里发现了整整一箱子旧眼镜,各种度数都有,也不知道是哪个收废品的旅客遗留。反正目前穿越团体中没人认领这件行李。
这边也没仪器验光,索性把李师爷带回大院让他一副一副试着戴,但最后这位师爷却挑中了一副很便宜的树脂片塑料架眼镜。
树脂片时间长了会发毛,但这副镜片的透明度倒还挺清晰,整体又很轻,所以尽管解席建议他选择另一副度数差不多的金丝边玻璃眼镜,李师爷还是坚持要了这副。
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兄把塑料镜架给误认为是玳瑁制品了,那时候大家已经很熟,说起来不过哈哈一笑而已。但在那几天里县衙里的差役们却时常看见他们的师爷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发笑,而且也决不在县太爷面前戴上眼镜尽管后者已经知道他从“短毛”那里也弄到了这玩意儿。
正当大多数人都在庆祝新年的时候,那支四人侦察小分队却远远趴在琼州府城外的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着城外兵营状况。
琼州府城也就是后世的海口市,作为海南岛上最高级的行政区,它的城墙设置明显比临高要好得多。标准的四丈墙体,垛口箭楼一样不缺。城门也是包了铁皮的,上方甚至设有千斤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