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7(1 / 2)

加入书签

等人说得口干舌燥,大多数土财主也只是哼哼哈哈,明显敷衍。

好在解席他们本来也没指望靠一次讲话就能让这些人动心,市场营销本来就是水磨工夫,不可能一蹴而就。指望动动嘴皮子就能让大批人踊跃掏钱,那不是营销,是传销。而委员会事前早就打过招呼他们在本地是要专心立足扎下根去的,决不允许搞这种歪门邪道的手段。

眼见气氛不太热烈,解席朝文德嗣吴南海等几个人互相看看,提议他们带客人“到处转转,消消食。”

这片宴会场地虽说是在野外,距离农场却也不远,毕竟有些热菜什么还要依靠农场中的厨房设施。所以此刻当吴南海提出带大家去参观农场的时候,大多数客人都非常兴奋的表示赞同。

这些短毛本事很大他们都知道,但只有种地这方面的成绩他们是最能理解,也最羡慕的。前些日子农场收获的时候那大车小车轰动了整个县城,用不着农场雇工四下宣扬,很多地主老财都在偷偷帮他们算产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伙人肯定有什么秘诀,否则以正常手段肯定达不到他们所看到的收获量。

此外各种新奇好看的水果蔬菜也让本地人十分好奇,所以这边一下帖子这些土老财们宁肯冒着丢老婆的危险也要上门,就是想来尝尝这些新鲜东西

现在能有机会亲眼去看看,那些农民自然求之不得,连刚刚端上来作为餐后甜点的奶油浇花蛋糕都顾不上了,一帮人兴冲冲跟在吴南海屁股后面朝农场走去。

解席原打算跟他们一起过去的,不过半途中碰到庞雨在向他招手后者与李老教授。凌宁等几个人一直陪着程县令李师爷这拨,此外还有几张新面孔。

解席走过去后愕然发现其中有一张脸是见过的上次交接战俘时代表琼州府官方过来交涉的那个从九品芝麻绿豆官儿,一位姓严的小都司。

第一百章 大明官场的动向

“好消息:程大人开在琼州府的那家盐铺子又能开张了。这位严老兄专程过来,就是希望这边能再派人过去主持,最好还能组织一批货物发过去。”

“发过去干嘛还让你们抢”

虽然没跟庞雨交流过,但两人之间的默契让老解立刻明白,这时候需要自己扮演黑脸角色。所以立刻板起脸,拿出山东大汉的威风。

“岂敢,岂敢。”

那位严都司连连点头哈腰,表现的非常谦恭,同时一再为当初的“误会”道歉,反复表示绝不会再有同样事情发生。

据他说那间铺子现在已经被修整一新,就连摆设家具都是按照原来的样式没有任何改变,诸位大人们已经“严惩”了当初胆敢抢劫商铺的暴徒,还带来了一些赔偿金总之一句话:“琼州欢迎您”。

名义上是程叶高家的盐店,实际上是短毛派驻琼州府的办事处,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因此程县令也不敢自作主张,专门来询问他们的态度。

这边当然是求之不得,连内部商议都不用,李教授直接告诉程叶高他们同意继续合作把那盐店开下去,程府大管家将再度被派过去坐镇。期间只有解席装模作样愣充反对党,大家作好作歹地吓唬了一回那个老严,倒是从他口中打探到不少琼州府的近况。

据严都司泄漏,眼下琼州府城的混乱状况比前些日子略有好转,虽然几位高级主管都战死或逃跑了,但因为并没有遭受直接攻击,在乱了一阵子以后慢慢也就平静下来,整座府城又开始按照长期官僚统治下形成的惯性自主运作。

只不过这种惯性非常脆弱,只要稍微受到点刺激就会崩溃。前些日子莫名其妙的,府城里忽然有谣言说短毛要来攻城,虽然很快就发现是虚惊一场,却仍然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骚乱,混乱中死了几十个人,烧掉了好几幢房子严都司之所以跑来送礼交涉,就是想要探听一下虚实,看看这些短毛到底是怎么个打算。

应该说这位严都司还是颇有胆略的,别人都对短毛匪必之唯恐不及的时候他却敢于主动出击了解情报,可算有勇有谋。只可惜在老头儿在情报工作上太生疏,三言两语反而让人家套走了实情本来短毛们对琼州还没多大兴趣的,被他这么一说,李教授等几个委员会成员私下一合计,都觉得这种情况下不去把琼州府拿下来似乎有点太可惜。

“哈,怎么样怎么样我早说过,那已经是个熟透了的果子啊,再不去摘,等对方另外派官员上任把局面稳定下来,就要失去机会了”

解席很着急的再次提出琼州攻略计划,这次遭受的反对意见倒不象上次那么多。只有庞雨依然坚持不赞同尽管他跟老解一直配合很好,但在这个问题上,两人分歧始终很大,而且都非常固执。

不过当着程县令严都司等诸多外人的面,他们也不好争执太过,只能把这个问题留待以后再开会解决了。现在么,还是一致对外,争取多从对方口中弄点消息。

除了赔偿金外,老严还给程县令带来了一些邸报,虽然不是最新的,却依然让程叶高很激动此举意味着他又重新被承认为明朝官僚体系内的成员,他的乌纱帽保住了。

通过这些邸报,大家可以了解到不少有关明政府官僚系统的内幕,不过从北京那里传过来的消息不多,前段时间满洲兵围城,整个北方一片混乱,这种公文传送基本停顿。大部分邸报都是以南京为中心,南直隶,两广,闽浙一带消息。其中不少居然还与海南岛还颇有关系,看来这段时间短毛匪的大名也传开了。

比如某一份上面就这样写着:

“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尊德劾琼州海防同知xxx玩忽职守,琼州参将xxx拥兵逗留,致临高县城失陷贼手折”

据说该公文正本已经被送往北京去了,非常正式的弹劾,只不过已经过时啦无论那位号称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如何愤怒,这被弹劾的那两个倒霉蛋都已经不可能再承受天子之怒

因为这两人都挂了,把唯一活着的军官张陵拉来确认。果然,被弹劾的两名官员都已经在先前战斗中丧生,前者还有具遗体能掩埋,而那倒霉参将当时正好踩在炸药上,给炸的粉身碎骨,连尸块都没凑全。

此外还有一份:

“广东巡按御史吴尚默劾广州海道按察使xxx慌张失措,丧师失地折”

“那个什么海道按察使也死了吧”

解席回头询问,张陵沉默着点点头。解席颇为不解的摸摸头:

“怎么尽弹劾死人哪”

再看下去,这回冒出来个生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