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1 / 2)
不用了。”
阿德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
“我不能保证他们不受点儿伤什么,但我可以向您保证:他们绝对怪不到咱们头上”
对明朝使者的商议暂时告一段落,大家一致同意:先拖一拖,看看阿德能从使者身上榨出些什么来,然后再决定对策。
不过会议本身并没有结束,李明远教授从口袋摸出一把亮晶晶的小东西丢在桌子上,立即吸引了与会众人的注意。
来自临高的兄弟们显然早知道那是什么,个个笑而不语。但老解等人却是头一次见到,争抢着各自拿起几枚一看,脸色马上变得极其精彩。
那是几枚钱币,不过却并非这个时代原有的任何一种货币,而是一种全新银币。大小面值略有不同,但特征都一个样铸造的非常精美华丽,一看就知道不是这个时代的铸造技术所能完成。
在最大号钱币的背面,用浅浮雕技法刻印着一张丑陋的长马脸人像,头戴冲天冠,身穿圆领袍,脸上若干粒大麻子被特意突出表现,非常引人注目。明帝国任何一个士绅官僚肯定都能辨认出这张脸正是大明王朝政府颁发的,专门用来供各地悬挂祭祀的朱元璋老爷子标准像。
头像周边则是一圈文字,上方用明显是印刷楷体书写着:大明洪武通宝。下方则是阿拉伯数字1630字样,在最边缘还有若干龙形花纹。
正面中间则是扁宋体“壹圆”二字,下方还有略小一点的同样字体:“折半两”,而在这些字的缝隙间,又是一个阿拉伯数字“1”纵贯钱币,真可谓中西合璧了。
小一点的辅币则是分了三种面值,分别为伍角,贰角和壹角,伍角的背面图案就简单许多,只有一个古鼎形状;贰角也一样,是一个铲形古钱花纹;至于壹角则干脆光板,没有图案。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头”银元
“其实在你们提出建议之前,我们早已经考虑发行货币的事情了这就是未来打算发行的统一国币:计划采用银币形式流通,面值分为壹圆、伍角、贰角、壹角4种;直径分别为39、315、226、186毫米;成色分别为904、78、70、70;重量分别为266克、135克、53克、27克。其中壹圆为主币,其他三种为辅币。每两枚壹圆可折合明制白银一两。”
银币是老教授拿出来的,介绍却是文德嗣在作。他应该是全程参与了钱币设计和铸造过程,介绍起来相当熟捻,如数家珍。
听着他的介绍,庞雨却忽然皱起眉头,拍拍脑袋:
“这批数据好像很耳熟总记得在哪儿听说过”
文德嗣哈哈笑了:
“你的知识面倒挺广这正是仿造了1914年北洋政府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的袁世凯头像银币除了头像花纹不同,这些钱币的所有参数都和当年的袁大头一模一样。”
他随手拿起一枚壹圆银币,在嘴边吹了一下,然后放到耳朵旁边晃晃:
“连振动声音都差不多,以后同样可以用来作为鉴定朱大头真伪的方法。”
“说起这个我就搞不懂了,这明明是咱们自己铸造的货币,可为啥要写洪武通宝还要刻朱元璋头像直接写穿越通宝不行么”
对于这些突然冒出来的货币,琼州府众人都感到挺兴奋,他们这边才刚刚提出建议呢,想不到主基地都已经把成品给做出来了。
不过相对于两眼发光的林峰,解席却仍然感到有点美中不足,这些钱币制作的极其精致,可却偏偏都打上明朝的标记,搞得跟造假币一样,这让他感到很是不爽。
但用不着别人开口,林峰先回头反驳了他:
“当然要写成洪武通宝这钱将来是要拿到大陆上去流通的,标上洪武年号,加上朱元璋的头像,看哪个明朝官员敢禁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明朝人习惯把银子剪碎零用,有朱元璋的头像在上头,使用者多少有个忌讳,不敢随意损毁。”
李教授在旁边补充道,解席这才无话可说,拿起一枚银币仔细观察,忽然又道:
“既然要在明帝国流通,为啥把朱元璋画这么丑明政府颁布的标准像可没这么难看。”
这一次就连阿德也忍不住笑了:
“没办法,负责设计钱币印版的那个小王,王晨他以前专门画漫画的。他坚持认为,表现人物特征一定要有所夸张,而朱元璋的特征”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不由得哈哈大笑明代没有照相机,朱元璋的真正相貌如何当然是早已无考。但在民间传说中,这位大明朝开国皇帝的两大面容特征恰恰就是马脸和大麻子
明政府肯定会因此不太高兴,但那又怎样呢他们更加无法否认这就是朱元璋。而且,私自铸造钱币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是大逆不道了,也不在乎多得罪他们一点。
大家嘻嘻哈哈笑了一通,庞雨又回到正题,他拿起一枚壹圆银币,放在手中掂量着,沉吟问道:
“百分之九十的含银量是不是太高了一点这样我们会不会亏本”
发行货币历来是国家的专利,而精明的政府通过这个过程本身就可以大大获利:价值一百万的银锭,改铸成货币之后掺入杂质,假如可以铸造成一百二十万的银币这就是百分之二十的钱息。扣除人工材料等费用,肯定有得赚。
林峰之所以建议自铸货币,也正是看中了这其中的利益,但如果他们用的材料太十足,或是工艺复杂加工成本太高,那就变成纯粹的为人民服务了。而且,假如有奸商发现:把银币融化掉,重新铸造成银锭或银器,再流入市场,却能卖更多钱的话,肯定就会有人专门干这生意,从而彻底破坏他们的货币发行。
宋明两代的铜钱发行就一度陷入这种恶性循环铜钱本身的价值要大于它的面值,结果就是有人不停收集铜钱,铸造成铜器之后再拿出去贩卖,反而获利更多。
琼州府莫家,莫大鹏那胖家伙以前就是靠干这个发的财,当然干这行风险也很大,被逮到就砍头的,所以当他捞足了第一桶金后就改行洗白了。不过其家族中依然有人干这个,而他也偶尔协助家里人往江南一带走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