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32(1 / 2)

加入书签

始进入到最后的收尾阶段。在手榴弹和火枪的疯狂肆虐之下,那条船几乎被炸了个稀巴烂。据郑彩暗地里猜测:如果不是因为嫌沉在这里以后打捞麻烦,这些短毛兵说不定连登船都懒得登,直接从下面丢手榴弹把船炸沉了拉倒在那些士兵从身边经过时他仔细观察过了:几乎每个兵腰间都挂了两枚手榴弹,三十几个人一起投掷,随便什么船肯定都炸散架。

三排长徐磊匆匆跑来,向庞雨和阿德等人行了个军礼,后两人也郑重还礼这支部队的缔造者唐健对于军中礼仪看得很重,他在训练时就反复强调:平时大家尽可以嘻嘻哈哈,可一旦涉及到军事上,就要求所有人必须按阶级高低来行事。军令如山,必须执行。

“报告:船上之敌已经肃清,请指示。”

“让准军事部队出动,配合你们打扫战场吧。”

其实不用庞雨吩咐,张陵手下那些明军,还有作为非正规武装的城管队员们都已经摩拳擦掌,准备跟上去收拾残局了。徐磊显然也知道会这样,不过他还是多问了一句:

“对于伤员和俘虏,还是按老规矩处理么”

“嗯,老规矩。”

徐磊点点头,带人去执行“老规矩”了。郑家二人自是好奇,但他俩现在心中已经有所顾忌,不好再像先前那样随便发问,只是站在一旁屏息仔细观察,想看看是什么样的老规矩。

栈桥和船甲板上大部分都是尸体,不过也有一些负伤未死,仍在呻吟着祈求活命的。短毛对他们的处置却是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手段有些伤员被抬了下来,这边立即有人给他们包扎,显然是想救其一命;而另外一些同样在挣扎嚎叫的伤员,却会被当场补上一枪一刀,立时毙命。

郑芝虎当初陪着兄长也在日本待过很长一段时间,看了一阵子之后终于看出端倪,回头问道:

“你们杀光所有的真倭,但却留汉人一命”

庞雨点点头,随口回应道:

“是的,我们不留倭人俘虏。但华人还可以得到一次机会,他们养好伤后会被送去矿场做工,十年刑期,但肯定比送命好得多。”

郑芝虎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想该不该说,但最后终于还是开口道:

“其实倭人头脑简单,驯服了以后反比汉人更加忠诚,我大哥最亲信的几个护卫都是倭人。而且这些倭寇里面往往大部分是汉人,照我看这百来人中,也就是刚才冲在前面的那十几二十个才是真倭。后来躲船舱里不敢出来的,十有八九都是汉人。”

庞雨终于回过头,笑吟吟看着他:

“这些我们都知道。事实上所有的俘虏,在经过教育培养,转化思想后,最终都会被释放。只要他们愿意为我们工作,就能享受到比这个时代平均水平高出很多的生活待遇。但我们不想让倭人也分享这一切还是和我们以前所受到的某种教育有关。”

二郑闻言都是苦笑:

“你们以前受到的都是些什么教育啊”

但既然这属于短毛的怪癖,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郑家自己对付倭寇有时候可比这狠多了,一个活口不留也是常事。

士兵们辨别身份的方法主要是观察脸型华人和倭人虽然是同一人种,生活环境的不同终归还会导致外貌上有些区别。一个长了扁平脸,外加罗圈腿的小矮子除非能用熟练汉语说明自己的身份,否则十有八九是要悲剧的。不过,偶尔也会有一些决定不下的例子

这时候一个城管队员和一个明军就在为某个伤员是否属于华人范畴而争执起来。从嘉靖年间就吃过大苦头的明军对于倭寇肯定没啥好感,在他们看来那些跟着倭人一起杀人放火,为虎作伥的汉奸还要更可恶些。只是限于短毛老爷的命令,才不得不捏着鼻子抢救伤员。

所以对于那些长的模棱两可,又说不出话,一时间分不清楚到底属于华人还是倭人的伤者,张陵及其部下的判决就是统统干掉,反正他们本就该死,在这边也没人会说什么。若是回头送到了医院里,被那个有点滥好人的蓝眼睛西洋大夫接了手,就很难再动手了。

而城管队员则不同,他们都是从本乡本土招募过来的当地人,平时歪瓜劣枣,稀奇古怪的脸型见得多了,所以在搜检过程中就比较宽松,还是秉承着乡亲们纯朴的感情来检查伤员,大部分人在他们手里都能活下来。当然短毛随后还会有其它手段,不会让真正的倭人蒙混过去,不过这就跟他们无关了。

所以当某个手腕上还套着串念珠的城管老头儿看见一个明军小伙子正举刀要砍下一个昏迷不醒的伤员人头时,终于忍不住上前劝止。什么“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得饶人处且饶人”之类废话说了一堆。那明军大怒,说你没看见这家伙小眼睛塌鼻梁,十有八九是真倭么老头儿却说这人腿不罗圈,身材也颇高大,毕竟关系到一条人命,还是不要轻率作决定的好。

两人这番争论很快引来了更多旁观者,但依然是决定不了,最后把排长徐磊都给引了过来。了解到情况之后,这位三排长很是不屑的哼了一声,往前一站:

“都让开吧,看我的”

徐磊蹲下身子,先是啪啪两记耳光把那人打醒,然后捏住喉咙,作出女人声音在那人耳边尖叫了一声:

“雅咩呆”

那伤员全身一震,果然睁大眼睛四下张望,徐磊很满意的点点头,站起身来:

“能听懂,是小日本干掉他。”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徐大排长亲自动手了,一窝子先前挨了打的明军都排队等报仇呢。徐磊趾高气昂走出人群,顺便还对旁边城管队的头领卢劲娄卢二愣子教育道:

“看见没有,多学一门外语是很重要的你们要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啊。”

卢劲娄自是点头哈腰,连连附和:

“是,是,徐长官果然渊博,连倭人之语都能通晓佩服,佩服啊”

伤员和俘虏按照不同的方式处理完毕,损坏严重的客船也被拖走,到了下午的时候,白沙港码头就又恢复了正常秩序。倭寇的进攻给这里带来了一些小麻烦但也仅仅只是些小麻烦而已。

倒是货运码头那边,郑家的船队为此推迟了一天行程,上午时由于骚乱,货物装船工作没能按时完成。二郑说不想在夜里行船,要求延迟一天出发,这边也同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