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13(1 / 2)

加入书签

么教授,阿德,庞雨,你们又有什么特别想法”

吴南海开口询问,作为一个只关心农业收成的逍遥派,只要确保那些农田土地不变化,他才不关心招不招安呢。

阿德与另外几人互相看了几眼,方才点头道:

“我们确实有个构思”

趁着与明王朝进行招抚谈判的机会,设法介入山东事务,将未来的大清平南王孔有德扼杀于微末之时,并借此保全山东一地的元气,使得明帝国能够继续支撑辽东战场这条策略当初庞雨在琼州时曾和付羽等人谈起过,但真正向全体成员提出来,今天还是第一次。

此言一出,果然引发众人热议,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倒不是这条策略是否可行参谋组提出来的方略很少有不切实际的时候,就是最近那次两面出兵,同时攻打台湾吕宋二岛,虽然比较激进,但还是成功了。

大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这条策略本身所体现出的,参谋组对于大明王朝的态度从此将要走亲明路线

“这么说我们是要准备帮助大明帝国了我记得先前不是说要取而代之的么”

化学组的李靖诚也属于那种一心扑专业,对政治毫无兴趣的主儿,先前还在委员会挂个名,第二次改选时候直接表示这种事情太无聊,硬是主动请辞了,否则两届委员会人选一个都不会变。

“取而代之那只是备选方案之一。如果明王朝真象历史上那样烂到无可药救,我们又不可能接受清朝的统治,只好取而代之,赤膊上阵跟满洲人干仗。”

阿德摊摊手,作了个无可奈何的手势。

“但要是大明还能支撑下去,那我们又何必自找麻烦,让他们顶在前头不是最好么。地盘越大,麻烦越多。占领台湾和吕宋两处已经让我们焦头烂额了对了,咱们中间应该没人想做皇帝吧”

赵立德装模作样四处看看,对于这种敏感话题自是无人应答这个话题其实有点忌讳的,大家嘻嘻哈哈笑了一通,就此揭了过去。

自从琼海号搁浅于明朝之后,这个团体中大部分人一心一意追求的,无非就是“生存”二字罢了。眼下生存问题已经解决,团队势力也正在急速扩大,难免有些人会滋生一些更大的野心。不过团队中的大部分人目前倒还没什么特别想法,只要能保障好当前的生活水平,安全方面没有问题,也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对于大明,能帮还是帮一把,尤其是在对付满洲人的问题上,我们双方是处在同一阵线上的。”

庞雨接续道:

“介入山东的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在山东半岛上开辟一个新据点。山东的辐射范围非常广阔,无论北上京津,还是东至日本或朝鲜都很方便。可以作为我们将来在中原大陆上开拓发展的起点。”

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线方针下

“上海和天津不是有最好的良港么前途也好,为什么不优先开辟那两处”

有人质疑道,关于在大陆上开分基地的计划,以前也不是没谈起过。而大家普遍的概念是未来能够被开辟为直辖市的地方,肯定是最好的地方。

对此庞雨则是苦笑了一下:

“这两处确实更好,但它们距离明王朝的南北二京实在太近了,根据这几年的接触来看,明王朝不可能允许我们在那里建立据点的。其实就算是进入山东,在正常情况下估计也很困难,幸亏现在那边已经乱了套,被叛军搞得残破不堪,我们才有机会插手进去。”

“也就是说,今后我们将放弃当前固守海岛,开发南洋的路线,转而向大陆发展这样做的话,我们可就要直接面对这个大时代的诸多英雄人物了李自成,皇太极,你们参谋组可有把握胜过他们”

钢铁师傅黄建成呵呵笑道,老黄以前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不过来到明朝那么久,也跟着听了一肚皮的历史传记,对于这个时代的著名人物也算耳熟能详。

“黄师傅您说反了,我们支援明朝,恰恰就是不想直接面对那些历史上拥有天命的英雄人物啊,希望大明这个肉盾能坚持的久一些,最好等我们现代工业发展出来以后再完蛋,那时候就啥也不怕了。”

庞雨也呵呵笑道,不过随即却听到旁边传来一个声音:

“想法是不错不过可别让人给耍了。万一到时候咱们增强了明王朝的力量,他们反过来再攻打我们,或者我们辛辛苦苦帮他们平定了山东乱局,一句谢谢啦就又给踢回来东林党那帮文官从来不是什么好鸟”

机械组肖郎拍着桌子叫道,自从上次受伤以后他就很少在人前露面,脾气也变得有些易怒。他的性子本来就耿直,这下子更加暴躁,说话经常都是用吼的。

好在大家对他的坏脾气都很宽容,李明远教授就亲自开口向他解释:

“在这方面,我们确实会特别注意。协助明朝抵御外辱是一回事,保持独立自主,特别是自身安全不能受到威胁,这又是另一回事。我们协助明帝国抗击北方外敌,归根结底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关于这一点,我和所有负责谈判的同志,肯定都会牢记在心。”

稍顿了一顿,老李教授又补充道:

“之所以想去山东开辟据点,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需要大量招募人手。先前在台湾岛上,感触就非常深那里沼泽密布,土地肥沃,还有着丰富的动植物和矿物资源可是却没有人。就算郑家几次三番往那边岛上移民,除了几个村寨外,台湾大部分区域依然是荒凉的无人区。我估计要开发台湾岛,至少需要三五十万的移民,而现在整个岛上全部加起来估计不超过十万。能够被我们利用的劳动力则更少,菲律宾那边也是如此人力资源的瓶颈,必将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主要问题。郑家倒是挺热心的,主动说可以帮我们招募一些,不过大家商量下来都觉得,这种事情还是自己干比较好。”

老教授的话让唐健也连连点头:

“不错,那时候确实商量过人口问题,台湾岛上人太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