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31(1 / 2)

加入书签

也不奇怪。

不过庞雨依然奇怪,郑芝龙和短毛打交道也不少了,难道还指望让自家老二来说这一番话,就取消他们计划了很久的战略

果然,郑芝虎立即摇手:

“不不不,庞军师莫要误会,大哥可从来没要我说这些,不过咱蟒二自己揣测而已,嘿嘿,这不都熟人,随便唠嗑吗。”

庞雨笑笑,交往到现在,他对于这位郑二当家也是颇为了解了。别看郑芝虎相貌粗豪,开口闭口就说自己是个粗人,其实头脑心计都属上乘,否则也不会深受其兄长的信任与重用。成为郑氏家族名副其实的二把手。

郑芝虎说这些话肯定是有其目的,既然他不跟直说,这边也不跟他兜圈子了,三人只是笑吟吟看着他,都不说话。过了片刻,郑芝虎果然还忍不住,小心翼翼看着解席道:

“这个听说当初解大哥曾有一句箴言,说这大明崇祯天下只有十七年,不知道诸位此去山东,可是与此有关”

“倒霉呢,没想到那时候随口一句话,竟然会流传那么广”

郑芝虎的疑问当然没有得到正面回答,用“天机不可泄漏”一类言辞打发走了郑芝虎,解席脸上却显出懊恼之色,当初只是一时激动,在程叶高和李长迁二人面前漏了一句嘴。程李二人当时也是糊涂,居然将其写进了给上头的奏报,结果就闹得天下皆闻。

估计现在都已经传到北京城去了,眼下虽然没人敢来找他们,终究不大不小,又是一场麻烦。若是一般老百姓,这种“妖言惑众”罪名压下来,不死也得脱层皮。不过他们短毛从来天不怕地不怕,解席为此颇为懊恼,但也只是懊恼一番便罢。

然而在这个时代的人心目中,这种预言却最是让人着迷,尤其是那些有点野心的比如郑芝龙这类人。短毛的说话行事素来肆无忌惮,不过双方接触到现在,郑芝龙已经注意到一点短毛说出的话语,做出的事情,其实很少有不靠谱的。很多听起来不可思议,想想看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往往却能做到

那么关于这个“崇祯十七年”的预言身为南海大豪,郑芝龙当然比普通人更加能觉察到大明帝国的衰弱,虽然在理智上他觉得这不太可能,毕竟眼下的大明还是一幅中气十足模样。历史上显示出衰败之气,也是到崇祯朝中期满洲军多次入关掳掠,农民军又降而复叛,朝廷皆无力应对,这才打破了大明朝最后的尊严。

不过解席的预言仍然让他心情复杂,自家经营南海,退步亦不失公侯之富,但如果能更进一步呢短毛做事情历来谋划深远,在南海事务上就处处给人以做一步算十步的感觉,虽然眼下才刚刚崇祯五年,但天下大事么,提前个十几年作出谋划,也算不得惊世骇俗。

郑芝龙自己当然不会公开表现出在这一方面的关心,但他却有个好弟弟可以代劳郑芝虎这家伙一天到晚摆出个愣头青样子,以此为挡箭牌,即使在哪儿碰了钉子,也丝毫不见气馁,隔两天照样没事儿人似的,依旧照样言谈无忌。

可惜这回,无论郑芝虎怎样多方打探,他都得不到正面的回答因为这边根本答不出来。历史上的大明崇祯朝是只有十七年,可这个时空早被穿越众闹腾得面目全非,大明朝是否还会像历史上那样灭于李自成之手,崇祯是能够摆脱煤山上吊的命运还是会提前谁也不知道。

不过在郑家人眼里,短毛越是遮遮掩掩,反而越是显得肚里有货,只不肯轻易泄漏罢了。郑芝虎在临高盘桓数日,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但他却亲眼看到这边聚集精锐,整军经武,全军练兵备战架势他们郑家人绝对不相信短毛会真心去帮朝廷平叛,可山东那边究竟有什么好处,能让短毛如此重视放着大员,吕宋等日进斗金的宝地不去经营,反倒将重要头领与精兵都投入到那个战乱之地

这个疑问,一直到郑芝虎离开临高时,都始终在他心里盘旋不已

第三百四十一章 北纬的经历上

这次过来,除了亲自向解席说明他已按照要求完成护送,并试探短毛接受招安的“真相”以外,郑芝虎原还打算向短毛介绍一下山东地区最新局势。他在经过那里时专门派人上岸探看过,虽然不是很深入,却也至少有个印象。如果能够以此换到一些消息,那也不错。

不过短毛对这些情报似乎并不感兴趣,郑芝虎几次主动把话题拉到这方面,他们却都轻轻跳开,郑家二爷也是个傲气的人,见状也就闭口不提,反正是你们的事情。

然而就在郑芝虎坐船离开临高的那天,他看见几艘船身狭长,线条优美的多桅帆船正在进入港口。郑家的人对于海船素来最是敏感,郑芝虎一看那船型就想起来自己似乎在山东附近海域也看到过这几条船

只是当时距离很远,那船速度又极快,稍一分神就不见了踪影。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这世上哪儿有那么快的船。然而此刻再次遇见,才知道当时并没有眼花。世上确实有这种快船了不用说,这又是短毛的大手笔,真想不通,他们哪儿来那么多好东西

当郑芝虎的坐船与对方在港口航道相会时,他几乎把整个身体都探出去,贪婪注视着那几条快船真是快,虽说进港之时显不出速度,但仅仅从那如同尖刀一般轻松劈开海浪的船首,以及宛如在水面上滑行般轻盈姿态,就能想象到这船在海上乘风破浪时是如何的惬意。

郑芝虎当即捉摸着是不是要马上停船登陆,去跟短毛谈谈,问能不能向他们买这种快船。不过看看红牌港周边,短毛用的其它船只也都是普通广船,当即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短毛行事谨慎,卖出来的东西虽然千奇百怪,但有可能威胁到他们自身的产品是绝对不会卖的,这一点在武器方面已经表现得非常清楚。既然这种快船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大量装备,那就肯定不会卖给外人短毛又不缺钱。

最后郑芝虎还是决定尽快返回安平,向老大报告这一情况,等待大哥的决断。

“奶奶的,有刀枪不入的大铁船,再加上这种快飞船,今后海上哪还有咱们的活路哦。”

离开海南的时候,郑芝虎望着那愈来愈显得繁华的港口,心头却感到沉甸甸的。他又转回头来看看前路,天还是那么蓝,海仍是那么宽,可在郑芝虎眼里,面前的道路却是越来越窄小了

郑氏二当家心情沉重的离去,临高这边却是一片热热闹闹前往山东的侦察团队回来了。本来光是侦察队返回,也引不起多大波澜,但这回那几艘船没法子不引人注意当初北纬带出去的人并不多,一个精简后的侦察排才三十人不到。分散到三条船上后几乎就看不见人影,然而当这三条侦察船重新进港时,那小赛艇雪风号也就罢了,较大一点的时雨和野分两舰甲板上却都东一堆西一簇的挤满了小萝卜头全是些十来岁甚至更小的孩子,虽然海风凛冽,却依然睁大乌溜溜的眼睛挤在外面,好奇注视着眼前这个陌生的海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