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68(1 / 2)

加入书签

怒的崇祯帝追究败战责任时,王朴丢了脑袋,他却安然无恙

此次来山东作战,关宁军倒是一反常态,表现得相当勇猛,但这绝非因为他们改了性子,而是定位不同在他们眼里,内地叛军的战斗力和女真鞑子相比差得太远。面对那么一群鱼腩废物,不正好趁机多杀几个,多刷点功劳么比如吴三桂的老爹吴襄,还指望在这一战中戴罪立功,把上次大凌河之战,弃军逃脱所受到的惩罚补偿回来呢,当然个个踊跃争先了。

只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琼海军在关宁军面前作出保守畏战的姿态后,这立即大大刺激了后者的自尊心天下间还有其他部队敢在咱们面前玩这手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你撤咱也撤祖大弼回去后似乎连命令都没下,那些辽东骑兵便深有默契的哗啦啦一下子都退了个干净。要说这骑兵的速度就是快北纬这边几百步兵还没返回后方阵地呢,关宁军的骑兵们已经远远退到了防线后方,跑黄水河边上饮马休整去了小样儿,想跟咱们辽东军比转进能力差得远呢

于是一场决战性质的大场面就这样虎头蛇尾草草结束,那边死里逃生的一班叛军头子想必会很惊讶当然也有可能见怪不怪了孔有德自己也是辽东军那边出来的,还是属于东江军系统。毕竟关宁军当年在袁崇焕手下好歹还有过敢打敢拼的时候,而作为毛文龙的手下,东江军则从来都是最善于“避实就虚”的,自从建立以来就没打过什么硬仗,一直以恶心女真人为目标,倒也干的挺成功。

现在对面那两支煞神部队都不愿理会他们,这总是好事叛军匆匆整顿了队伍,偃旗息鼓悄悄退回黄县去。虽然竭尽全力拼了一把,却未能打通道路,还是被堵在这里,他们的前途命运依然很不妙,但无论如何,又可以苟延残喘几天了。

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叛军末日将近,只要行营主力一到,彻底平叛之日就近在眼前,黄县这边还会有大把战功可取。因此辽东军虽然远远避开了主战场,却终究没再去执行文官们先前布置给他们的命令:协助防守登州府城。而是找了个地势开阔,视野良好,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可以远飚千里的好位置驻扎下来,开始很有耐心的与琼海军一起等待着山东行营主力的到来。

其实对于已经被打残的叛军,他们完全不必这么谨慎的。算上登州府那回,叛军已经先后三次被近现代火器蹂躏过了,就算孔有德他们尚有敢于拼命之心,打算发起第四次攻击,手下士兵也未必肯再做这种自杀性动作。

但辽东军依然选择了远离官道口防线的位置立下营寨,这样只要有琼海军一直堵住官道,任何脑子正常的军队都不会先去找他们骑兵的麻烦。这也许只是习惯使然永远将己方处在最有力的位置,绝对不去干那些“多余”的工作。在这方面,就连庞雨等人也不得不承认,辽东军的经验确实比他们要强上不少。

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猬

此后的几天相当平静,黄县那边连个斥侯都不敢派过来。不过琼海军内部却丝毫不敢放松大意,因为他们现在要监视两个方向了而且其中一个方向上还是当世最强的骑兵。更有甚者,在对方没有表露出敌意之前他们还不好作出什么过激举动,这些约束让马千山等人都大为不爽要明确是敌人,靠近以前一顿火炮轰过去解决掉就行,若确定是友军,也就不必提防,可偏偏是眼下这种暧昧不清,既不好拿关宁军当敌人看待,又不敢加以信任的情况,最让人两难。

敌我态势不明,这是最郁闷的了。不过北纬在初次见面时便硬邦邦对待辽东军的态度,至少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好处不用再费心思和对方虚与委蛇了。

后来当琼海军与山东行营所属的其他明军见面,接触以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辽东军在这支联军中的态度一向很跋扈,仗着战斗力强,上司又不得不倚重,他们经常干些欺压友军的事情什么掠夺本属于友军的军需品啦,抢占别人的战功啦,甚至以出兵仓促,草料不足为由逼迫来自其它省份的步兵出去为他们去割草料很是不像个样子。

不过琼海军倒从没体会过这种跋扈,想必是他们的战斗力从一开始就震慑住了关宁军,使其不敢造次。而北纬等人的强硬态度也告诉对方:琼海军不是软柿子。

这其中双方的一次“小小”冲突可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天战斗结束之后,两军各自派人打扫战场。琼海军是照例找活人,把还有口气的伤员抬到边上集中起来,虽然不一定在他们身上耗费药材,但至少会进行一些基本的救护工作。

而辽东军则是专找死人割脑袋抢战功,有些没死的落到他们手里也没好下场。本来双方并无冲突,可偏偏有那么一队辽东军将,大概嫌到处找分散的死人太麻烦,居然把主意打到了琼州军堆放伤员的地方

这边虽然对叛军也没啥好感,却不可能在辛辛苦苦把人搬到一块儿之后给别人拿去混战功。况且这次的伤员中间还真有不少平民百姓,就更不可能允许辽东军胡来了。

最初是三三两两,几个几个的过来,都被赶走了。但之后就慢慢的聚集起来了一大帮子人,那些人眼见软磨硬泡都不顶事,干脆骑到马上,在周围兜了几个圈子,等速度加起来之后,居然恶狠狠朝伤病营这边冲了过来

琼州军虽然习惯救护敌军伤员,但他们通常都是让俘虏或者民夫去干搬运之类的体力活儿,作战部队只负责在旁边看押而已。因为这种救护伤者的行为通常不会受到反抗,看押者也不必太多,倒是军中的大部分卫生员被集中在此,忙着实施紧急救护同时也是让他们练手。

这时候负责看押伤病营的是一名排长,原属于张陵手下的陕西军,第一批从明军里面转化过来的。他以前当兵时便屡屡听闻过辽东军大名,心中一直都很有仰慕之情。此时忽见那帮人杀气腾腾朝自己这边冲来,竟然一时愣住咱们不是招安了么对面那些不是友军么怎么会

不过这愣神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接下来便听到耳旁一声暴喝:

“愣什么愣开火”

却是北纬和庞雨二人正好来到伤病营中询问俘虏,了解情报。一看那些辽东军居然如此猖狂,北纬立即下令开枪,毫不犹豫。

先前严格的纪律训练起到了作用,无论那些士兵心中是否疑惑,此刻都本能执行长官命令,砰砰砰一通排枪过去,那队骑兵顿时人仰马翻。手下留情些的还只是冲着马去,不客气的就直接打人了,经过这些天的激战,琼州军士兵的心理素质都得到极大锻炼,只要进入战斗状态之后便习惯性的瞄准,射击,清膛,装弹,进入下一轮动作沉着冷静,再也不会有最初的那种紧张和慌乱。

枪声震动原野,正在忙碌的双方从将官到士兵都同时惊跳起来,原本就彼此戒备的双方纷纷朝对面举起武器,当然最终并没有打起来双方的指挥官都没有开战的意愿,而且他们对部下军队的掌控能力也很强。

很自然的,双方都要询问缘由,辽东军那几个灰头土脸幸存下来的骑兵被拖到了双方将领面前,当询问他们为何要冲击伤病营时,那些倒霉蛋个个大叫冤枉,说仅仅是想吓唬一下这边,冲到近前时自然会向左右两边分开,没想着要伤人。

这些人也许没说谎,他们以前大概经常这样猫戏耗子一般耍弄大明军中的步兵,只可惜在这里碰上了铁板琼海军可不承认他们有开这种玩笑的资格。

祖大弼和吴三桂都没出头,想必他们很清楚自家军队的德行,早就知道这笔账不好算,出面交涉的一名辽东军副将原先还企图指责这边小题大做,随便杀伤友军,但立刻就被解席冷冰冰顶了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