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4(1 / 2)
的奏报之后自是哭笑不得,有陈涛,钱谦益等一批人在中枢,当今大明朝廷对于短毛的了解倒比地方上还要多些。何况自从登州合作过以后,他们就知道这伙短毛最好个折腾,各种新奇手段层出不穷,地方上少见多怪,却也难免。
只是涉及到皇权风水之说,下面都正儿八经报上来了,上头也不好不加理会。而且还有一点按照当初短毛与大明协商的结果,琼海军在威海卫这里驻兵不能超过六百的。眼下这帮短毛在那里大动干戈,据说连山都炸了好几座你驻个区区六百兵,怎么也用不着炸掉几座小山丘来采石料吧
于是兵部特地派了个侍郎过来询问和查验,不过涉及到这种具体技术问题,琼海军这边应付他的手段太多了那位侍郎坐船过来之后,解席和庞雨二人亲自带他绕基地各处走了一圈,一一指名用途:这里是兵营,那边是伤病疗养院,再那头是物资仓库就仓库用途还有细分:粮库布库可以随意些,武器库肯定要放到紧要之处,火药库危险性太大要藏山坳里另外,咱们这支部队的一切补给都是来自于海上,军营附近一座有足够输送能力的港湾必不可少。海港本身供水手住宿休息的营房,修葺船只的作坊工场,以及贮藏货物的仓库肯定也要修建起来。而为了保证港口运输船的安全,附近少不得还要建几座炮台
如此这般一番指点,只听得那侍郎头大如斗别看他是在大明兵部任职,一样属于那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书呆子,对于军队的了解并不比本时代的其他读书人更多。充其量,也就偶尔去京师旁边早已废弛不堪的三大营看看,对于一支真正的军队究竟需要哪些设施并不了解。像琼海军这种全火器装备的新式军队,更是两眼一摸黑,人家说啥就是啥。
当然,不管怎么说这哥们儿也是中过举上过榜的,智商并不低,被忽悠了一大通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你们这么多设施,仅仅安排六百人怎么照顾得过来呢
解席翻了翻花名册,然后义正词严告诉他:当前威海卫在册士兵总共四百二十七人,分两个连队,尚未达到六百定额呢,而且大部分都出外剿匪去了。至于你所看到那些在这边工作的人群,只是我们的工程队,海员,以及收容下来的农户难民而已,这些人肯定不能算在六百之内。
那侍郎想了半天,又翻看了琼海军当初与大明朝廷签订的文书这些内容都有文书为凭,白纸黑字写下来的,其中确实严格说明:琼海军驻扎在威海的军队不得超过六百人,但却没提及对普通人的限制。
既然没有写,那就是没限制,跟琼海军这种把枪杆子,钱篓子,米袋子,乃至于菜篮子都统统把持在自己手中,同时对于大明王朝的官位子又丝毫不在意的武装力量,无论摆官腔还是亮官威都是毫无意义的。解席在和他交谈中也很坦率的表示咱们又没要你大明一文的军饷,反而帮你们收拢了那么多难民,这里的建设工作也都是我们自己出钱,既没向朝廷要钱也没朝周围府县搞摊派,对你们而言应该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啊,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那位侍郎想想也有道理,这帮短毛爱折腾是他们的事情,只要不骚扰地方,不给朝廷找麻烦,又何必多管闲事况且这次过来,确实也看到短毛真真切切是在搞地方建设,规模虽然大了点,可跟那个上书官员所称短毛正在“移风水建陵寝”的说法毕竟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去。而中枢那帮大佬最关心的也只是这个,他们不想给人送把柄。
于是那位兵部侍郎在“全面,完整,客观”的考察了琼海军威海新基地的建设后,带着一份还算比较翔实的报告回去向京城上司汇报了。周围几家府县的官员在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终于也从北京方面得到他们那位隔壁邻居,解参将阁下对于自家建设的官方说法:
“俺们只不过是在修建驻军的营房而已”
当这个回答被传达到周围府县时,那些官员个个在心中暗骂修建个营房要这么大动干戈,炸平山头盖房子奶奶的你们全都是巨灵神啊不过官面上人家既然有交待了,他们也没资格再多啰嗦,这帮髡匪连朝廷都不鸟,真把他们惹火了自家肯定没好果子吃。
而不久之后,解席又向周边府县行文,说本地治安不靖,道路不宁,本参将既然受朝廷指派镇守此处,自然身负剿灭土匪,维持地方之责我们琼海军将于近期派兵剿灭周边土匪,请各处予以协助云云
可以想象,接到这份文书以后,地方上顿时都是一片混乱,都以为那帮子绿皮终于要出手了出什么手刮地皮啊其中文登县令更是惊恐,因为正是他向上头打了那份短毛有可能是在搞“风水活动”的报告,人家这会不会是想报复那些当兵的可没什么道理好讲,到时候把人一杀,随便给扣个通匪的帽子,有冤都无处申去。
且不说这一班官员连同地方士绅是如何的紧张万状,有些人都已经准备好了钱粮米麦,就等着短毛上门时花钱消灾可他们一等,再等,等来等去,短毛军都一直没上门。倒是不停听说某处的山寨被攻破了,某个积年老匪被抓住了全是绿皮军干的。而人家甚至连粮食补给都没向地方上索要,全部自行解决。
他们当真只是为了剿匪而来不少官员士绅心头的畏惧开始有些松动起来。而在不久之后,发生在某件镇子上的事情,则更是很快传遍了山东各地
第五百三十六章 宣传手段
对于周边地区的紧张情绪,解席等人其实已经有所了解。只是对于那些官绅的情绪他们当前还没太多精力去顾及在山东地面上,琼海军目前的政策是以针对广大平民百姓为主,对于官绅地主,能拉拢则拉拢,拉拢不过来也没办法毕竟这批人相对起点比较高,见识比较广,不象一般穷棒子给点甜头就能糊弄住。
况且那帮人的想法千奇百怪,拉拢他们要付出的精力和代价都太大,除非象海南岛那边,琼海军已经彻底控制住了局势,待一切稳定之后再慢慢花时间收拾人心,那时候的工作重点才会转移到这些大明朝的社会中坚力量上。当前在山东,一切草创的时候,还顾不上他们。
不过作为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传承者,尤其是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熏陶的现代人,庞雨等人都很清楚,所谓“民意”其实是很容易操控的。后世那些宣传手段他们多多少少都通晓一些,要说光依靠舆论宣传一下子就彻底扭转那些官绅地主对他们的误解和畏惧肯定不现实,但用上几个小手段缓解这种情绪,进而继续改变周边地区民众对他们的印象,却也不难做到。
所以在胡凯徐磊等人新押送一批俘虏回来,让部队休整兼补充弹药时,庞雨把他们俩叫过来面授机宜,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说了一通,二人领命而去不久之后,在距离文登县城不太远的某处小镇上,便出现了令当地百姓诧异不已的一幕
那是在一个还颇为清寒的早晨,小镇居民像往常一样准备开始一天生活,然而在他们打开房门或是卸下门板之后,却愕然发现自家屋檐下面,或躺或坐的聚集了很多短毛兵
那些士兵的绿色军衣上面尤有夜霜痕迹,人也冻得缩手缩脚,但没有一个进入民居的,只是不声不响蜷缩在屋檐下面,背靠着墙壁默默休息。见到有人出来,堵在门口的士兵还连忙跳起来,向主人道一声歉,然后便迅速让到一边。
镇子在半夜里过兵了而且还是那南方琼州军的绿皮兵得到下人禀报的镇上各位头面人物无不惊恐万状,纷纷跳起来准备办差既然有军队进了镇子,别的不说,供吃供喝肯定是免不了的,这家家户户养的大小牲口肯定是保不住了若是那些兵老爷更贪一点,少不得还要奉上一笔不菲财货。
若是这样就能破财消灾,那还算好的了,只要家人女眷没事就行如果碰上了那等行事无忌的乱军才叫倒霉,大兵过境之后全镇恐怕会比被土匪洗过还要凄惨先前登州乱起时,文登县城附近虽然没有直接遭受到兵祸,却着实吃过几回“朝廷天兵”的苦头,对于这些丘八实在是怕得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