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93(2 / 2)

加入书签

一般民间可能只是听到一些传闻,但朝廷里越是地位高的官员,对于琼海军那帮人的情况了解越多。尤其是大明朝的头号特务机构锦衣卫,这几年跟琼海军接触最多,对海南岛上那群短毛的能力也最是了解。事实上直到现在,锦衣卫的头头脑脑们还想不通:那群短毛为啥要招安

上司心存顾忌,下面人自然也不敢乱来,最终,关于要找这家店铺麻烦的动议不了了之,锦衣卫衙门里反而派了些人过去帮忙维持秩序。

而陈涛这边,在最初的忙乱之后也渐渐适应过来:不就是人多吗不就是拥挤吗凡是经历过二零一零年上海世博会的,谁还会怕人多呢无非就排长队呗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宣武门的排队长龙成为京城一大景观,而北京城的居民在接待外地亲戚朋友时,往往也会把“明光堂”当作一处很重要的景观介绍给他们,无论如何都应该去看看的。

而那些外地客人们在听说到这处景观的同时,往往也会被提醒:别忘了带小板凳,要排很长时间队呢而且排半天队能看到的内容也很有限到现在没身份的人压根儿就进不了厅堂了,普通人只能在外面隔着栅栏看看。但即使如此,排队的人依然络绎不绝,附近的茶水摊,点心铺等买卖也因此而生意大好,甚至带动了整个宣武门一带的商业。这年头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不快,很多人宁肯花上半天甚至一天时间排长队,也要去看一看那面传说中的大玻璃墙。

这回才真是叫做开业大吉了。

第五百八十章 贵客临门上

“哈哈哈,如何陈小友,亏得老夫当时给你换了个名字吧,否则连招牌都要重新做过,那可太不吉利了。”

当钱谦益从一辆外表普通,内里却完全按照海南岛上最顶级配置制作的四轮马车上慢腾腾跨下来时,他所作的第一件事便是抬头望望厅堂入口门楣处,他本人所提写的那块“明光堂”匾额,很是得意的捋了捋胡子。

京城里人人都知道:如今朝堂上风头正劲的钱阁老乃是短毛在北京城里的最大靠山当然钱谦益自个儿心里有数,不是短毛依靠他,而是他依靠短毛。只不过在大多数人眼中,这家过于标新立异而且又极其招人眼红的奢侈品铺子如果不是有他老钱罩着,早被人吞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但虽然是大靠山,老钱对这处京师里最出名的“短毛产业”却一直表现很平淡这明光堂前后两度开张,他除了让人送上一份贺仪外,却从没亲自来看过。即使在二次装修后,那些新潮东西轰动了整个北京城,钱大阁老也一直保持云淡风清架势,仿佛不知道一样。

只是今天他却不得不过来钱谦益本人在海南岛上参观过正宗“水晶宫”,对于陈涛在北京搞的这处山寨货就不太感兴趣,但他家里人却不一样。这个时代的生活环境非常闭塞,即使是大户人家子弟,平时也多半是被圈在家里,很少有机会出门。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社会上稍微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很容易传得非常广,而且吸引力特强。

现如今短毛所开办的那处“明光堂”的名气这么响,而家里老爷又是跟琼州短毛联系最密切的,这两点结合起来,家眷们请求老爷带她们去开开眼界也就是很合理的要求了。

既然拒绝不了,也不好托大到光让家眷过去虽说那边对外宣扬只是一家商铺,但在钱谦益这头,却是要将其当作与自身对等的一处盟友联络点看待。正好有些事情也需要跟琼海军方面好好谈谈,陈涛本人虽然能力有限,做个传声筒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在今天,钱阁老一家子上门看西洋景来了。

由于事先已经作好预约,今天铺子这边并没有其他客人在,连门前下车之处也都用青布幔子遮掩起来,以免阁老家的太太小姐们被人看了去事实上这也是京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的惯例。权贵人士即使出门看热闹也绝不可能跟泥腿子们挤一块儿,事先都会要求清场。陈涛一开始对此还很有些抵触心理,觉得这不符合他们海南岛上一贯宣扬的平等思想,想要和这种腐朽的封建思想斗争一下,把富人和平民同等对待。

不过茱莉为他聘请的那位总经理陈大雷先生则坚决顶住了这个要求,非但没同意搞什么一视同仁,反而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专门把展览区给分成了两部分:门前露天庭院里的公共部分允许人们免费参观,虽然只设置了一条参观路线,和展品之间距离颇远,中间还用栅栏分隔开,但每天前来排队的人依然络绎不绝。由于在沿途设置了一些诸如哈哈镜之类逗人笑的玩意儿,小孩子是怎么看都看不厌的,就连有些无聊的大人也没事前来反复排队反正带着小板凳慢慢往前挪就是。

至于铺子里面,则除非有预约否则绝不能入内,连门票都不卖。普通人压根儿进不来,纯粹就是专供那些达官贵人的高档消费场所。而且经过陈大雷的精心布置,明光堂内部现在已经不能以普通商铺视之客人进门之后首先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展示厅,而是一个采光良好,装饰精致的休息厅堂。有穿着得体,礼貌周到的仆役们奉上咖啡,奶茶,以及蛋哒之类本朝本地见不到的精致小点心。之后他们可以去模仿海南岛上水晶宫的那处大展示厅里参观各种内藏珍品,也可以进入到小隔间中喝茶吃点心,让仆役把要推介的商品端上来细细挑选已经很有点接近于后世那些高档专卖店的感觉。

陈涛对于这种经营方式是不太熟悉的,毕竟在后世他也只是一个普通平民,大学毕业才没多久就“穿”了,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真正上层社会的生活。但茱莉对于这套东西却是熟门熟路无非就是通过强调等级差异,让客户充分体会到高人一等的快感。在这方面,香港长期的英皇崇拜可远比闹过文革,连国家主席都能打倒在地再踩上一只脚的大陆有优势得多。

而陈大雷作为在西班牙占领区里成长起来的商人,对于殖民地文化也深有体会,很快便吃透了茱莉那些“建议”的奥妙之处。并与当代实际相结合,制定出一整套针对京城富贵人士的服务措施,效果极佳按照一户一天计算,上门预约参观的豪门大户已经足足排到两月之外,这次若非钱阁老面子大,插了个队,还轮不到他这一家子呢。

在钱大老爷之后,钱家的女眷们按照身份地位依次从清油小香车下来。而陈涛这边则掸掸袖子,恭恭敬敬上前拜见在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