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4(2 / 2)

加入书签

终于,在水井开始出水的时候,这压水井的全部配置也都完成了。

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辘轳来提水,而是用压水机呢,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井下的水位太深了之后,怎么往上抽水的一个问题,一桶一桶的提,那可是不成的,如果用水桶能够提出来,跟上打井的话,这井就没有多大的用处了,不要说大旱,一个小旱就没有水了,可这五寸直径的管道,还有大口径的压水机,几个壮劳力一起压水,下面介绍再大的水量,也能够再挖的深一些,不过这水管的设置还是浪费了杨恒很多的精力,在井没有挖成之前,是不可能把水管固定在井壁上的,只有先用别的方法固定,还有上面的压水的井头跟水管是一起起落的,这样,在井下的设施又多了很多的保险设备,甚至挖井的人还要会游泳,至少他要会憋水,否则一旦来了大的泉水量,那么就会被泡进水里的,然后再被上面的人给慢慢拉上来。

“出水了,”观察井下的人在高声的喊着,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在打到下了有近十五节管道的时候,就出现了很旺的水源,井下的人很快就给陷入了井下,就是想往上浮也没有那么的快,幸亏杨恒早有准备,“快,快,赶紧拉绳索,拉他腰中的绳索。”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拉别的绳索已经不知道他有没有抓住了,只能拉他腰中的紧急绳索了,这个绳索是捆在腰中,并在胸部也捆了一道,然后这绳索会以他的脖颈以下半尺左右的地方为着力点往上拉的,这个拉法,他就不会在井下憋屈着,而且不会受什么损伤。

“啊,可憋死我了。”终于,在井下传来了一声高呼,看来他是出来水面了,“拉,继续拉,看来他没有什么事情,来人,给准备姜汤,还有一些衣服以及被子什么的。”为啥准备这些呢,在井下,温度虽然不算很高,可也有十几度,近二十度的样子,一旦出现在上面,此时可是零下二十多度的样子,如果因为挖井,而有人死亡,杨恒绝对会一辈子后悔的,这个井其实是可挖可不挖的,就是直接从外面的河里面引水,那速度会很快,而且很安全,也不会浪费这么多的钱财,杨恒挖这口井的想法是,不会有什么适合酿酒的矿泉水类的水质被挖上来吧,要知道这个时代,在这个地方一些天然的东西都没有破坏,挖出矿泉水的可能是很大的,而且杨恒也观察过周围的山脉了,对于山脉的一些走向来看,在这个下面肯定会有山脉里面的水通过的,这样,这些水尽管不是矿泉水,那水质也是河水不能比的。

果真,从井中的冒水的情形来说,这是山脉下来的水了,是挖在水脉上了。

果然,“我在下面呀,开始挖不动了,而且是有些声音了,看来是遇上石头了,我就这么一用劲,就感觉有一块石头有些松动了,看来这就是水线了,然后,这水就呼一下冒了上来,我就被淹在了水下了,幸亏我会憋水,否则这条小命可就没了”

挖井的人正在边上围着被子,烤着火,在吹着牛,在他的周围则是围了一群的人,听他吹牛呢。

“好了,你们不要聊天了,让人休息一会,你们赶紧把事情给干完。”管家开始上来泼冷水了,于是人们一哄而散了。

此时,水位已经固定在了离井口有六节管子的位置了,只是比远处的河面稍稍下降了一些而已。

“你们,都把这个压水机给收起来,还有管道也给收上来,这个地方用不上了。”为啥要收起来呢,这是专为打井而设计的,而使用的水管跟井头则是小了很多,管道的直径直接给降到了一寸半到二寸左右,而井头也不过跟先前的水管一样粗细,这样,一人压水就可以用了,这个速度可也比用辘轳提水要快的多,同样,管道杨恒并没有给设置在水面下不远的地方,而是让人潜入水井中,经过多次给固定在了井壁上,才算是完成。

第一七五章千年酿

“好水。”虽说有人下水固定过水管什么的,可是杨恒还是忍不住舀了一瓢水来喝了两口,就感觉这水很是甘甜,就跟自己在前世喝过的最好的矿泉水一样,可此时大唐也没有什么仪器来检验这些水的水质,不过凭着这口感,这清澈度,杨恒相信,这水就算不是矿泉水,也差不多少了。

“管家,你现在安排人把这个井口先用木板封死,然后用重物压上,再在上面建一个帐篷,你要监督着做出一个水泥井台来,然后找铁匠打一个盖板,直接用锁锁住,以防有孩子掉进井里。”别的不考虑,这安全是首先要想到的,大家都知道这里有好水,一定会来观看的,而杨恒又不能在这里安排值班的人员,所以就用这个笨法子了,你们来看水可以,用压井压,但不会让你们直接看到井的,一旦有人掉入井中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既然有水了,而且水质还不错,那么酿酒就要开始了,而且现在已经将近年尾了,如果赶得及的话,或许过年会喝上这千年酿新酒的。

虽然说千年酿已经定名了,可这酒坊还没有正式挂牌呢,杨恒想让一个名人来正式挂牌,可再一想,还找什么名人呀,自己身边可就有两个呢,一个是自己的媳妇长乐公主,另一个则是来蹭饭的豫章公主,自从长乐嫁到杨恒家中来之后,不但是长乐很长时间都不会到公主府去,就是连豫章也很少回宫,都是在杨恒的家中玩耍呢。而杨恒家的事情怎么说呢。就是一个字。闹,很是热闹。

真正到酿酒的时候了,杨恒还真不知道这怎么下手,于是就有了两手的准备,一个是准备一些市面上常见的最便宜的酒,这是准备用来蒸酒的,还有,就是让几个酿酒师在一起研究怎么给高粱发酵。什么固态发酵,半熟发酵,全熟发酵的,都用上好了,到底哪种好用,再用哪种,就凭这后世穿越者,还搞不定一个发酵出酒,那不是笑话么。

杨恒用的原料是高粱,也就是红高粱。不过,他可不是酿造红色的酒的。而只是选用了这个粮食而已,其实杨恒最想用的是地瓜干酿酒,可这里也没有什么地瓜一类的东西呀,还好,这几年,大唐的气候还算是宜人,再加上杨恒抄袭来的曲辕犁,太原水车等物,让大唐在干旱的年景不会遭受到干旱的害,没有牲畜的家庭也能够用人拉着来犁地,这样,基本每年的粮食产量还是很可观的,可就是这样,就又出现了一件事情,就是谷贱伤农,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无论是经济规律,还是自然规律都会存在着一种淘汰的机制。

可,无论是经济规律,还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